小米集团(01810)
搜索文档
小米股价大涨9%,雷军宣布,明日首批交付
36氪· 2024-04-03 07:42
股价表现 - 受订单超预期提振小米集团早盘跳涨超16%盘中股价创出两年多新高市值激增约440亿港元收盘股价报16.28港元/股涨幅8.97%市值4061.78亿港元[1] - 最高股价17.34最低16.20昨收14.94成交量5.40亿股成交额89.86亿换手2.65%振幅7.63%市盈率(动)(静)(TTM)均为21.09市净率2.25每股收益0.77每股净资产7.25总股本249.49亿总市值4061.78亿港股市值3323.05亿[2] 投行看好 - 高盛将小米集团目标股价从18.9港元上调至20港元因小米SU7预订量突破行业纪录首发24小时内达8.9万辆且订单分布均衡高盛上调公司2024 - 2026年度营收预测增幅2% - 6%并预计小米汽车2028年盈利[5] - 摩根大通称小米SU7定价吸引力强规格竞争力强电动车业务开端强劲或超市场出货量预期维持超配评级[5] - 国内券商集体看好五矿证券预计小米SU7进入细分市场头部产能充足时有望挑战Model 3地位华泰证券看好小米渠道运营品牌造势优势民生证券指出小米SU7有望成20万 - 30万元纯电热销车型建议关注产业链弹性标的[5] 市场热议 - 投资者将小米汽车与10年前雷军董明珠赌约联系起来如今小米市值是格力近两倍[6] - 有观点认为小米靠整合能力短时间完成SU7且受欢迎体现其能力雷总借新能源车发展大势小米汽车可能像iPhone问世一样[6] - 日本专家称小米汽车如同iPhone问世小米打造智能手机和EV相结合生态系统对特斯拉影响值得关注小米可能成最大威胁[6][7] 交付情况 - 小米SU7发布96小时关注度高与强劲订单量和雷军营销手段有关明天将在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举办首批交付仪式全国28城交付中心同步开启交付[7]
SU7大定超出预期,人车家全生态正式闭环
华安证券· 2024-04-03 00:00
业绩总结 - 小米集团23年第四季度营收为732亿元,同比增长10.9%[1] - 小米2023年全年实现整体毛利率21.2%,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3]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318,081百万元,同比增长17%[8] - 2025年预计经调整净利润将达到17,891百万元,同比增长22%[8]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将达到0.76百万元,市盈率为20[8] 用户数据 - 小米汽车SU7共提供3种配置,市场热度高涨,预计销量将在8万辆左右,有望实现月销1万辆[4] 未来展望 - 小米集团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为402,311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48.6%[9]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19,158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9.6%[9] - 2026年预计净资产收益率为9.01%,较2023年略有增长[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小米智能汽车业务费用增长至67亿元,全年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598.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保持在91%至99%之间[10]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84.53%下降至72.59%[10] - 公司流动比率稳定在1.5至1.7之间[10]
手机高端化奏效,新车预订表现强劲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4-03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3Q4营收为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环比增长3.3%[1] - 公司23Q4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6.2%[1] - 公司23Q4互联网业务收入为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1.6%[1] - 公司23Q4调整后净利润为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1%,环比下降18.0%[1] - 公司2023年营收为27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 - 公司2023年调整后净利润为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3%[1] - 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8%,其中AI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将达到15%[1] - 公司AIoT平台累计连接IoT设备同比增长25.5%至7.4亿部[2] - 公司广告业务收入增至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2]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162/3428/3737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149/161亿元人民币[5] - 2026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373,72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6] - 2024年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42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3%[6] - 2025年毛利率预计为18.5%,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6] - 公司预计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3737.2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38.1%[7] - 公司2026年的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为161.15百万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734.7%[7] - 公司2026年的每股收益预计为0.65元,较2023年增长733.3%[7] 投资评级 - 本报告为海外公司点评报告,包含投资评级说明和信息披露[8][9][10] - 投资建议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无评级、推荐、回避七个等级[9] - 评级标准根据公司股价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来确定[9] -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9]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客户可登录公司网站查询静默期安排和关联公司持股情况[10] - 与多家公司建立了财务权益及商务关系[11] - 合实验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榆神能源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参与海外投资[12] - 海外投资涉及的公司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包括金融、房地产、生物医药等[12] - 本报告提供的风险提示和法律声明由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 -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证券买卖出价或征价邀请[13] - 报告中的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承担风险[13] - 本公司不保证报告中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对使用材料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13] - 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回报,回报预测基于假设,假设变化会影响预测回报[13] - 公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公司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存在利益冲突[14] 研究机构信息 - 上海和北京分别设有兴业证券研究机构[15] - 上海兴业证券研究地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长柳路36号兴业证券大厦15层[15] - 北京兴业证券研究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大街甲6号SK大厦32层01-08单元[15]
小米SU7的“鲶鱼效应”:蔚来、小鹏、吉利、问界降价“迎击”
财联社· 2024-04-02 08:01
小米SU7上市引发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 小米SU7上市前获众多厂商祝贺上市后引发竞争压力 其21.59万起步价公布后多家车企开启降价或补贴活动 线下销售也强调自身优势应对竞争 [1] - 小米SU7公布价格后24小时大定88898辆 显示出小米在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今年一季度降价潮后新能源市场热度高涨 [2] - 比亚迪3月销量30.25万辆同比增长46.06% 1 - 3月累计销售62.63万辆同比上涨13.44% 问界3月全系交付3.17万辆一季度累计交付8.58万辆 理想汽车一季度累计交付8.04万辆 [2] - 小米SU7销售强调人车家生态 认为澎湃OS功能性和互联性更丰富 智驾系统与华为差不多 且SU7驾驶感和操控性更强 [2] - 问界门店销售称问界提车快且历经检验 华为汽车门店销售称问界M7提车快 售前售后完善 不是第一批小白鼠 [1][3] - 问界M7 Plus大五座后驱版售价下调2万至22.98万元 小鹏G9最高补贴2万 蔚来2024款车型油车置换补贴1万 吉利汽车部分车型以旧换新最高优惠5.3万元 [6] 行业人士对小米SU7的看法 - 蔚来创始人李斌称赞小米汽车SU7表现非常猛 表示价格让蔚来乐道汽车不好定价 [5]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评审小米SU7后肯定其细节设计 [6] - 哪吒汽车CEO张勇表示营销要向雷军学习 认为哪吒汽车2023年销量下滑因未深度参与价格战 [6] - 贾跃亭认为小米汽车首次发布体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熟和中国制造体价比优势 但批判其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 [6][7]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态势 -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头部新能源车企增速面临压力 价格战将在10 - 2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继续延续 电池成本下降使车企有降价空间 [8] -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4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关键年 竞争激烈 [8]
Xiaomi EV SU7’s pricing and pre-order above expectations; Raise TP to HK$22.19
招银国际· 2024-04-02 00:00
产品信息 - 小米电动车SU7系列的定价和预订超出预期,预期目标价提升至22.19港币[1] - SU7系列车型的定价分别为215.9k/245.9k/299.9k人民币,首次预订量超过市场预期,为5万/8.9万辆[1] - 小米SU7系列的价格在29.99万人民币到21.59万人民币之间,与市场竞争对手相比较高[4] - 小米SU7系列的0-100km/h加速时间在2.78秒到5.7秒之间,性能较为出色[4] - 小米SU7系列的电池续航里程在606公里到830公里之间,表现优异[4] - 小米SU7系列采用了800V的SiC电压系统,具有较高的电力传输效率[4] - 小米SU7系列配备了25个扬声器和2个屏幕,音响和显示效果较为出色[4] - 小米SU7系列搭载了Xiaomi Pilot Max系统,具备较高的自动驾驶能力[4] - 小米SU7系列的计算能力达到了508TOPS,性能强劲[4] - 小米SU7系列配备了11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具备较高的感知能力[4] - 小米SU7系列的售价在20.99万人民币到34.98万人民币之间,相对较高[4] - 小米SU7系列采用了LFP/NMC电池类型,具有较好的电池性能[4] 财务数据 - CMBIGM对2024年至2026年的营收预期较之前预测增长率分别为6%、9%和11%[8] - CMBIGM对2024年至2026年的调整后净利润预期较之前预测下降率分别为12%、15%和5%[8] - CMBIGM对2024年至2026年的每股调整后盈利预期较之前预测下降率分别为12%、15%和5%[8] - 报告显示,小米的智能手机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21%的年同比增长,收入达到44232百万元[9] - AIoT和生活方式产品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5%的年同比增长,收入为20347百万元[9] - 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10%的年同比增长,收入为7880百万元[9] - EV业务预计在2024年将实现78%的年同比增长,收入为31350百万元[9] - 小米的总收入在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11%的年同比增长,达到73244百万元[9] - 小米的智能手机毛利率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16.4%[9] - AIoT和生活方式产品的毛利率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13.9%[9] - 互联网服务的毛利率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75.7%[9] - EV业务的毛利率预计在2024年为5.0%[9] - 小米整体的毛利率在2023年第四季度为21.3%[9] 公司展望 - 2024年预计公司营收将达到321,495百万元,2025年和2026年分别预计为363,516百万元和399,909百万元[1] - 2024年公司净利润预计为13,066百万元,2025年和2026年分别预计为13,636百万元和18,359百万元[1] - 公司资产总额预计在2024年达到348,235百万元,2025年和2026年分别预计为369,551百万元和393,948百万元[1] - 2023年公司的税前利润为22,011百万人民币,2024年预计为17,421百万人民币[1] - 2023年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1,300百万人民币,2024年预计为-13,508百万人民币[1] - 2023年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为-35,169百万人民币,2024年预计为-6,430百万人民币[1]
发布小米SU7:“人车家”生态完成闭环,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东吴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展望 - 小米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 - 小米集团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21169.22百万元[2] - 2025年ROIC预计为7.15%[2] - 2024年每股净资产预计为7.24元[2] - 2023年销售净利率为6.45%[2] - 2026年资产负债率预计为45.08%[2] 新产品和技术研发 - 小米集团发布首款车型小米SU7,预定火热,产品号召力强[1] - 小米SU7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具有高速加速、长续航等优势[1] - 小米“人车家”生态闭环完成,协同效应值得期待[1] 其他策略 - 公司投资评级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和卖出五个等级,根据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的预期进行评定[5] - 行业投资评级分为增持、中性和减持三个等级,根据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基准的预期进行评定[6]
小米汽车自动辅助导航将于8月全国开通 智能驾驶或迎全新投资机遇
财联社· 2024-04-01 07:58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上表示,小米智驾方案XiaomiPilotMax城市NOA将在4月开启用户测试,5月正式开通10城,8月全国开通。 城市辅助驾驶NOA是指可以在复杂城市场景中实现点到点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华西证券指出,智能驾驶行业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发展路径,特斯拉FSD拐点显现、城市NOA加速落地、政策法规逐步健全,智能驾驶行业正逐步迎来技术、法规、用户接受度三重拐点。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万安科技与合作方共同研发4D毫米波雷达,公司负责该项目在智能驾驶中的应用研究,目前该项目处于产品测试阶段。 德赛西威已自主掌握智能座舱设计、智能驾驶全栈设计等能力,积极为客户实现车载智能网联车型落地赋能。公司在智能驾驶车载领域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
小米汽车发布超预期,向生态链要价值
国盛证券· 2024-04-01 00:00
业绩总结 - 小米集团2023Q4收入732亿元,同比增长11%[1] - 2023年全年收入2710亿元,同比下降3.2%[1] - 小米集团2023Q4经调整净利润为49亿元,同比增长236%[1] - 全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93亿元,同比增长126%[1] - 小米集团2023年全年核心业务经调整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增长131%[1] - 小米集团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将增长18.1%[3] - 2023年营业利润增长幅度高达660.1%[3]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下降24.6%[3] - 2023年净利率达到6.4%[3] - 2023年ROE为10.7%[3] 用户数据 - 小米集团2023年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ASP同比提升超过19%[1] - 小米集团2023Q4手机出货量约为4050万台,同比增长24%[1] - 全年出货量达1.46亿,同比下降3%[1] - 中国高端智能手机(3000元以上)占出货量比例超过20%[1] - 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的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数达7.4亿,同比增长25.5%[2] - 小米集团2024年预计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69亿部,其中海外市场销量占比逐年增加[4] - 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40.2百万台,其中大陆市场占比10.5百万台[5] 未来展望 - 小米集团最新战略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旨在提升交互体验和业务价值[2] - 预计2024-2026年小米集团的收入将分别为3200/3664/4159亿元,同比增长18%/14%/13%[2] - 预计2024年小米集团的non-GAAP净利润为145/155/199亿元,同比变化为-25%/+7%/28%[2] - 小米集团的P/E比率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23倍,2026年降至17倍[2] - 小米集团的P/B比率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1.8倍,2026年降至1.5倍[2] - 小米集团2024年预计汽车业务收入将达到174亿元,增速达到120%[4] - 小米集团2024年预计核心业务经调整净利润率将达到7.6%,较前一年有所增长[4] - 小米集团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收入为728亿元,同比增长31%[5] - 2024年第一季度互联网服务收入为79亿元,同比增长12%[5]
“大定不能退”,小米到底有没有问题?
36氪· 2024-03-31 08:56
小米汽车线下热度 - 小米汽车线下人流量大盛况空前国产车历史上未曾有过[1] 小米汽车试驾事故 - 小米SU7试驾车3月29日在福建厦门撞到马路牙子后爆胎轮毂变形[3][4][6] - 小米汽车交付中心称是试驾车最近试驾接待量大道路情况复杂正在调查[4][6] - 这不是唯一撞车事件有博主发出小米SU7首撞引发对AEB质疑[8] 小米汽车退定风波 - 3月29日上午多位小米汽车预订用户称5000元定金无法退款与7天内无理由退款不符[9] - 小米汽车表示7日内支持无理由退款超过7日车辆配置自动锁定或主动锁定配置后定金不退[10] - 车主表示小米汽车App未特别提醒锁定配置便不能退定流程设计和宣传词易使消费者产生误会[10] - 小米汽车App中锁定页面叫“锁定配置”与其他提示不一致存在歧义[11] - 8万多大定中有469个想退这个比例正常[12] - 大定逼近9万辆但88898台大定里目前只有5000台创始人版可确定为真正大定其余为“小定”[13] 小米汽车发布会成果 - 小米SU7系列21.59万元至29.99万元28日晚10点开始订购反响好[12] - 上市当晚4分钟大定破万7分钟大定破2万27分钟大定50000台24小时大定88898台[12] 小米汽车的行业意义 - 小米入局汽车赛道对小米和车圈有一定意义[13] - 小米汽车入局产生鲶鱼效应促使车企竞争提高行业水平[14]
订单火爆之后,小米汽车还要过三关
《财经》新媒体· 2024-03-30 19:11
小米汽车定价和订单情况 -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小米SU7上市,售价分别为21.59万元、24.59万元和29.99万元,符合市场预期[1] - 小米汽车入门款价格比特斯拉Model3便宜3万元,顶配车型价格亏损[2] - 小米汽车成功激发消费者订购热情,订单火爆,4分钟订单破万,27分钟破五万[3] 小米汽车面临的挑战 - 小米汽车面临产能爬坡关、销售交付关、口碑维护关的挑战[5] - 小米汽车工厂全新,产能爬坡难度大,需要整个供应链密切配合[8] - 小米汽车销售能力建设需要时间,销售网络和销售能力的建设无法短期内完成[13] 小米汽车交付和口碑维护 - 交付新车服务成本高,验车流程需更细致,以避免交付后车主发现问题导致额外时间和成本消耗[16] - 小米汽车需应对订单压力,确保销售人员承压能力,稳定交付团队,以应对交付压力[17] - 小米汽车在口碑维护中需弥合熟悉和不熟悉汽车用户之间的认知差,统一对车辆功能、配置的判断标准[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