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20241119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香飘飘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销售情况 1. **冲泡业务** - 由于渠道终端备货消化与预期有落差,Q2 - Q3重点在去库存,Q3冲泡出货量同比下降近15个百分点,库存到8月左右基本结束。Q4(10月、11月追踪情况)出货端仍有压力,同比去年有下降,主要是渠道备货偏谨慎,受外部消费形势影响,不敢大力备货[2]。 - 若Q4冲泡有一定下降,年度冲泡收入可能会微降,预估下降四五个点或五六个点[3]。 2. **饮料业务** - 三季度饮料增速不错,果茶有贡献。Q4饮料预计会实现12个点左右的增长[3]。 - 今年饮料收入预计9亿 - 10亿左右,接近2019年水平,增长主要来源于果茶(果茶预计能增长15个点左右,能做到7亿 - 8亿左右),动物饮茶可能会在去年基础上下降一点[24]。 (二)利润情况 1. **利润展望** - 今年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内部经济生产改善,毛利率提高,利润预计在3亿左右。去年利润2.8亿[3][4]。 - 冲泡部分利润估计跟去年差不多(5.4 - 5.5亿左右),虽收入下降但原物料价格使毛利改善;饮料部分去年亏2.8亿左右,今年因毛利率提升和收入增长,亏损会减少,两者综合预计利润3亿左右[9]。 2. **成本因素** - Q3冲泡毛利提升1个百分点左右,饮料提高5 - 6个百分点,其中70 - 80%是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的,20%左右是内部审考率管控、经济生产方面(如自动化改造等)带来的[4]。 - 冲泡收入大头中,原材料大头是植枝末,占成本结构的17%左右,内容物和包材占成本结构50 - 50%左右,纸张占比较大,白糖、吸管、杯盖塑料等占比小一点[5]。 (三)管理相关 1. **股权激励** - 前三季度管理费率有提升,有股权激励费用影响。若四季度未达到期权解锁目标,贪保费用会冲回,预估对利润影响1千多万,会使全年利润总量增加一部分[6]。 2. **管理层变动** - 年初聘任的总裁杨总辞职,董事长重新接任总经理,目前销售部门和职能部门同事各司其职,整体变化和影响不大,公司仍会沿着现有战略推进[10][11]。 (四)产品相关 1. **电商新品** - 1 - 9月电商数据下降,但10 - 11月可能比去年有增长。重点推广两个新品,如元夜现包青乳茶在抖音、天猫合作销售,抖音渠道该产品转化率比去年的如仙更好,消费者对产品口感、形态评价较好[7]。 - 青乳茶(诺诺红豆与黑糖珍珠)线下在市销,初步验证有机会,在学校里动销数据有上升趋势,但市销网点数量少且可能有消费者尝鲜因素;8元左右定价的产品目前以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量少,线上销售数据反馈转化积极,消费者评价较好,大方向有机会,未来会先线上种草、线下推广[16][17]。 2. **果茶相关** - 今年果茶库存销售周期不到一个月,库存良性,货龄新鲜[27]。 - 明年会推出1 - 2个新口味果茶,着重推出青果茶系列,茶味更重、果汁含量和甜度会调整,杯型采用PET杯,更贴近现时茶饮形态,大概春节后(2月左右)上市[27]。 - 果茶在春节礼品市场有机会,部分经销商同比去年增长70 - 80%的增速,15杯标箱75元一箱,12杯的60元左右[29][30]。 3. **代工环节** - 公司一直对代工环节比较开放,但之前因杯中的贯通生产线独特性,成本高(PP杯子一个八九毛钱),合作品牌价值链跑不通。现在内部材料更新有进展,初步验证用PET替代PP,每个杯子能节省两毛钱到三毛钱,为新产品研发、性价比产品开创和外部合作代工提供更多空间[12]。 - 工艺和设备改造大概在明年春秋后部分呈现,未来对外加工报价有优惠空间,自己也能开发更多性价比产品供应零食料方、餐饮渠道等[13]。 (五)渠道相关 1. **零食量贩渠道** - 零食量贩渠道有两万多家直营门店,主要是万成和另一个系统,冲泡在该渠道同比有近150%的增长,饮料有近300%的增长,但在整个业务中占比相对偏小,未来有提升空间[18]。 - 零食量贩渠道对公司利润贡献比KA好,费用相对少,但零售价低对公司价格体系有挑战[19]。 2. **其他渠道** - 除饮料增加自动量换机、餐饮区有探测外,传统线下渠道变化不大,果茶覆盖网点数相对稳定,三十多万家,目前处于叙事阶段,没有大规模扩大[20]。 - 冲泡市场有数十万家(大概十万家),饮料业务未来会逐步增加冰箱投入,目前已投两万多台,与业务体量、产品丰富度有关[22]。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并购相关** - 公司对未来发展有两种路径考虑,内涵式(自己产品研发建设)和外延式(并购兼并重组)。对外兼并收购一直持开放态度,目前痛点在饮料业务板块,期望饮料标的收入10亿以上且利润合理、渠道或经营模式偏线下且能与公司协同,但目前还没有明确合适的标的业务,若有进展会按监管规则披露[14]。 2. **分红政策** - 正常情况下会保持30%的分红下限,是否更多增加要综合考虑监管要求、公司盈利等因素,目前还不能确定,公司认为把业务做好才是根本[33]。 3. **未来规划** - 对明年难以做确定预估,不确定因素多(国家政策刺激力度、大宗原物料价格走势等)。公司战略上会继续双能驱动,包方面做健康化升级等;饮料板块会继续把果茶作为重点培育,冻营茶策略会微调聚焦部分市场,其他品类创新也会继续做,希望收入能进入正常增长节奏,原物料价格能基本稳定[8]。 - 今年饮料业务亏损,未来几年大方向是持续减亏,明年是重要节点,要看果茶样板礼品市场趋势和PET杯型新产品反馈,公司期望通过收入提高、毛利改善逐步减亏最终盈利。未来大规模资本开支不会有,会持有一定现金流应对潜在风险[32]。
新华保险20241119
新华网数智新消费工作组·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新华保险[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业务价值率相关 1. **2023年价值率改善明显** - 原因包括负债成本下降、公司降本增效、产品结构和年期结构优化等多方面因素共振,使得价值率增长[3]。 - 银保渠道价值率增长更显著,短交业务收缩,细交业务在前三季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业务价值出现接近三倍的增长[3]。 2. **2024 - 2025年价值率预期** - 2024年有政策和业务风口,基数相对较高。2025年公司希望维持CFO价值率稳定,计划调整产品结构,如降低增额终身寿险占比、提高分红型产品占比、增加健康险业务销售。虽然分红型业务价值率略低,但通过综合调整来维持价值率稳定[4]。 - 银保渠道的报行合一在2023年对价值率提升贡献较大,但未来其对价值率增长的贡献空间有限,公司将更多通过年期结构优化来稳定或提高银保渠道对公司的贡献[5]。 (二)负债成本相关 1. **存量负债成本** - 得益于去年余年利率下调和分红实现率下降,存量负债成本有小双位数BP的下降,拉长五年来看下降更明显[7]。 - 存量保险资金负债成本目前在3%以上,公司有接近一半(6000多亿)的浮动收费法下的保险合同负债,这部分业务虽有一定负债成本下调,但整体公司业务负债成本相对较高,不过也有更多利差空间[8]。 2. **新增负债成本** - 新增产品负债成本比存量明显更低,在9月份进一步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后,未来新业务的保险资金负债成本预期进一步下降,会逐渐拉动存量整体负债成本下降[7][8]。 (三)分红险相关 1. **2023年分红险情况** - 2023年公司分红险占比非常低,9月份产品切换后有起色但在新单中占比仍低。主要是因为2023年主打其他产品,分红险处于储备和试水阶段[11]。 - 公司为分红险做了多方面准备,如重新调整和梳理分红账户,形成专项团队;对代理人进行培训;但2023年受投资收益、监管引导等影响,分红实现率相对低,与同业有差距[12][13]。 2. **2024年分红险展望** - 希望2024年分红险新单占比达到少两位数,有几个有利因素:传统险预定利率下调后部分客户可能转向分红险;2024年资本市场表现优化能为分红险提供更高收益基础;公司对分红险业务的规划、考核、支持等与以往不同;公司希望在分红实现率上进一步提升,让客户分享公司业绩[14][15]。 (四)渠道相关 1. **人力指标及队伍情况** - 公司目前重点关注绩优人力和万非人力指标,注重队伍质量。新增态势有所改善,三季度新增约三千人,三季度月均新增较上半年转向价值达成[17]。 - 总公司统一运作部署,聚焦首年,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主、分红险为辅开展备创工作,同时下发工作指引、制定备战督导检查方案,2025年相关政策会逐步到位[17]。 - 公司会挖掘重点渠道和增量渠道市场机会,如对重点渠道一行一策差异化管理,强化私行代销,尝试推动非银金融机构代销;以制度优化为核心促进队伍发展,打造精兵队伍[18]。 2. **个险渠道报行合一** - 公司对个险报行合一的详细目标还在讨论中,已参照银保渠道规则提前准备,相关产品正在开发。个险报行合一是有助于行业规范、改善渠道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好处[19]。 (五)投资相关 1. **投资收益率假设** - 目前行业对2024年年报是否进一步下调投资收益率假设没有统一共识。2023年已经下调过50个BP的投资收益率和风险贴现率(基本按照200左右下调),投资收益率假设是长期假设,与产品设计、价值计算等相关[21][22]。 2. **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及配置** - 资产负债久期缺口为6左右,近几年相对稳定且久期在拉长,资产端久期目前为8左右,负债端久期为14左右[25]。 - 对于不同计量模型下的业务,资产配置有所不同。传统型业务(BBA模型计量)主要配置固定收益类长久期资产,也有权益等多样化投资;分红型账户(浮动收益法计量)权益类资产占比更高[26]。 - 债券配置思路是哑铃型结构,长端配利率债,短端配信用债,未来希望增加OCI类资产配置、降低AC类配置;权益端占比目前处于高位,未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目前对国寿基金的投资已到位一百多亿,主要投资A股和港股基本面较好的股票,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28][29]。 - 对于高股息资产,2023年增加了配置,未来2025年也会继续重点关注这一策略,并且会在权益资产内部做调整,还会进行多元化配置,如举牌医药类公司,未来希望将其转为长期股权投资等[40][41]。 (六)偿付能力与分红相关 1. **偿付能力** - 2023年发行了100亿规模的资本补充债,夯实了偿付能力,虽然偿付能力有下降但仍高于监管要求,三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122提高到130,综合偿付能力维持在220左右[31]。 - 目前权益投资规模相对高配,未来会加强偿付能力监测,有较多管理工具和空间,希望通过增加内生资本稳定偿付能力水平[32]。 2. **分红** - 2013年切换新准则后,分红率维持在30%左右,2024年分红方案将在明年3月左右准备,会考虑市场预期和公司业务规划确定分红水平,2023年首次进行中期分红,全年分红会考虑中期分红情况[32]。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合同服务边际与新业务价值背离** - 合同服务边际和新业务价值是两套不同计算体系,指标逻辑和计算方法有区别。2023年合同服务边际有下降是因为行业转型和公司业务下滑导致存量合同服务边际积累转落,但新签发的合同服务边际当期有49%的增长,与新业务价值增长趋势一致[23]。 2. **对报行合一影响的预期** - 个险渠道报行合一目前还在准备阶段,与银保渠道不同,个险渠道整体情况复杂,费用假设等还需要进一步确定,目前来看对价值率提升的空间相对有限,但公司通过优化费用结构等方式对报行合一和价值率优化有正向贡献[35][36]。 3. **利率下行下的资产端考量** -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负债成本下降可更替降低存量负债成本,避免利差损风险。资产端配置结构大致为二八分,固定收益类占80% - 90%,净投资收益率2023年为3.2%,较2022年略有下降。利率下行过程中有机会进行卖出回购操作增厚收益,短期会配置高收益信用债,权益端会博资本市场风险收益,2023年增加了高股息类资产配置,未来也会继续关注这一策略并做内部调整[38][39][40]。
赤子城科技20241119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智晟科技[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业绩情况 1. **全年指引** - 收入预计为45亿,规模经营约4.5亿[1]。 2. **三季度业绩亮点** - 收入保持高速成长。犯人群社交业务的两款产品(与苏格尔相关)增长强劲,蓝城(去年8月定表)有正向因素,个人人群社交业务中的蓝城海外业务健康推进[1]。 - 创新业务中的游戏业务,iLive Stream今年5月月流水接近1000万美金,下半年进入回收周期,预期四季度单产品扭亏为盈[2]。 (二)各业务情况 1. **社交业务** - 社交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约90%,分为三人群社交和多人群社交[2]。 - 三人群社交业务今年上半年增速同比在35%以上,主要因为后发产品TopTop和Sugo快速增长,且下半年这两款产品爆发性增长仍在持续,三季度有加速趋势,收入占比不断扩大且影响在扩大,有一定可持续性[3]。 - 多人群业务(篮球兄弟业务),去年做了较多整合工作,今年在海外做品宣和建立生态工作,希望海外业务保持20%或更多的增速[3]。 2. **游戏业务** - 2022年6月推出第一款自研手游,过去两年月流水攀升达预期,今年5月接近千万美金月流水水平[4]。 - 希望游戏产品生命周期能做到3 - 5年甚至更长期,像头部游戏接近10年,公司招募了长周期运营人才[5]。 - 明年希望创新业务达到盈亏平衡甚至小盈利,今年创新业务整体有一定亏损[9]。 - 游戏买量方面,成本会慢慢提升,但公司内部不断改变买量策略以达到内部预期,按照RY模型买量,回收周期不正就不会无效加量[6]。 - 买量平台较多,包括Apple Loving、Facebook和Google等,不同平台ROI差异要看区域,公司每周会进行布盘,ROI标准是动态的[6]。 (三)股东回报相关 1. **回购情况** - 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回购了将近1800万港币,彰显对公司基本面的信心,且认为当前股价有吸引力[7]。 2. **分红政策** - 内部在积极讨论正式的分红政策,但希望投资者多些耐心[7]。 3. **原始PE减持** - 有一家原始PE持股约8%,2017年投资至今已10年进入退出阶段,目前可能还有5%以上股份,处于慢慢减持情况[10]。 (四)公司市场相关 1. **海外市场排名情况** - 公司是做娱乐社交的,经过10年海外出海过程,有四款经验产品在各自垂直赛道是头部玩家。在直播品类赛道排名前三,多人语音房赛道排名前二,游戏社交品类排名前二或前三,爆款产品苏格排名第一[11]。 2. **员工人数及组织架构** - 国内有产业团队和职能部门人员,共1200 - 1300人左右,海外约600多人,海外较大团队在埃及开罗,中东北非收入占比较大[12]。 3. **市场拓展计划** - 公司是全球定位的娱乐社交公司,目前在中东北非和东南亚有优势。在东南亚、柬埔寨、缅甸等国家有业务拓展,日韩、欧美等发达市场还有成长空间可以拓展[13]。 4. **政策风险** - 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政策和监管要求,目前碰到的政策风险情况还好,但会密切关注,像部分中国公司在印度曾有业务下架情况,公司会对监管变化做出应对[14]。 5. **业务领域拓展** - 公司定位娱乐社交,按人群覆盖半人群社交和同性交友领域,子赛道在不断拓展,会设计覆盖不同人群的产品以覆盖所有人群,目前没有进军其他行业的明确计划[15]。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公司在海外出海已经有10年历程[11]。 2. 公司在2022年8月9号完成一块国内业务,除此外没有国内业务[12]。
大秦铁路20241119
2024-11-20 21:36
一、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大秦铁路[1][2][3][4][5][6][7][8][9][10][11][12][13] - 行业:铁路运输行业[1][2][3][4][5][6][7][8][9][10][11][12][13]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运量与业绩情况 - 今年一季度到三季度大秦铁路运量同比逐季下滑,一季度下滑6个百分点,二季度下滑8个百分点,三季度下滑13个百分点,由于固定成本占比高,业绩波动幅度超过货运量,这期间业绩有压力[1]。 - 九月底到十月中下旬、十一月中下旬运量相对稳定恢复正常[2]。 - 根据目前运量,大秦铁路一年可能发到4亿吨以上煤炭,按固定模型预测,如果发运量一直在120万以上,今年盈余期可能达96亿,半年业绩可能做到近110 - 120亿[6][7]。 (二)运量变化原因 - 大秦铁路运量低迷核心原因是山西煤炭减产,国家铁路发运煤炭中85%是长期煤,15%是市场煤,长期煤与煤炭市场波动关联性不大,市场煤由贸易商发运,贸易商需盈利才发运[3]。 - 用鲜花岛煤价减大城煤价再减大型电运费的指标在六月底七月初变成负数,港口和坑口煤价倒挂,贸易商无利可图,导致市场煤发运量基本为零,直到九月北方港口涨价,坑口和港口煤价倒挂现象扭转,运量回升[4][5]。 - 最核心影响大秦铁路运量的因素是山西煤炭生产情况,只要港口和坑口煤价倒挂,大秦铁路作为全国煤炭发运成本最低线路,运量会维持较高水平,除非山西煤炭减产导致坑口煤价高没必要运出[7]。 (三)投资看点 - 基本面看点主要是大秦铁路的运量,其他指标如成本、价格相对稳定[6]。 - 从投资角度,今年国家出台政策与大秦铁路潜在相关,一是低PB公司有市值管理制度,大秦铁路PB仅0.8倍,铁路公司整体是低PB赛道;二是低PB公司提升PB水平的方式,铁路公司资产负债率低约30%,有条件通过股价上涨或分红等方式提升,且有对外并购潜力,若并购资产ROIC高于自身WACC会增厚上市公司业绩[8][9]。 - 相较于2024年,2025年大秦铁路的股息方面收益值得重视,2024年红利资产上半年表现好,但大秦铁路今年表现不佳,年初有300亿转债,运量和业绩下滑,股息率下降除股价上涨外,股本扩大和业绩下滑也有影响,不过按目前运量明年业绩可做到110亿以上,按三年股东回报计划,以目前1200亿左右市值计算,股息收益率将近5个百分点[11][12]。 三、其他重要内容 - 大秦铁路主要投资于神华集团旗下顺华铁路和北煤南运的浩集铁路,这两条是中国最重要的煤运通道,其投资性收益与去年相比相对稳定[2]。 - 后续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山西明年煤炭减产情况,按目前生产量,大秦铁路运量会维持高水平;二是大秦铁路是否提升长期煤发运比例,若提升受煤炭市场波动影响会更小[8]。 - 大秦铁路市场煤发运量与煤价差有密切关系,目前仍有一定敞口[13]。
通宝能源20241119
能源基金会·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 公司于1992年成立,1996年上市,主要从事电力业务[1]。 - 总股本11.47亿股,控股股东占6.6亿股,占比57.57%,间接控股股东为晶能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郭志伟[2]。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经营情况 - **基本经营数据** - 去年营收108亿,净利润6.8亿,每股收益5.9,净资产收益率9.73%;到三季度营业收入78亿,净利润3.84亿,每股收益3.3,净资产收益率5.16%,总资产101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73亿[2]。 - 自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23亿,其中募集现金8亿左右,现金分红13.8亿[3]。 - 前三季度发电量44亿度,上网电量40亿度,同比电量和电价均下降8%左右;前三季度上网定价均价较之前增加8.88,为五分七[28]。 - **传统业务板块** - **发电资产**: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有四台三十二万千瓦的燃煤发电机组,承担热电联产任务,承担阳泉城区和平定县70%以上采暖工程任务,工人能力占比大,有优先发电权,工人面积达2500平米,环保达到国家超低排放要求,去年发电量64亿,上网电量58亿,上网电价三毛二[3]。 - **配电企业**:负责山西省吕梁市、临汾市和朔州市三个市12个县区的配电业务,是地方性省属电网企业,有完善独立的220千伏电网结构,综合电量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能达99%以上,去年售电量188亿,综合电价五毛四[4]。 - **煤炭投资收益**:持股23%的煤炭企业去年带来投资收益2.88亿[4]。 - **转型情况** - 在晶能控股集团战略重组背景下,作为集团清洁能源资产上市平台重新定位,围绕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方向推进战略实施,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5]。 - 2022年10月参与全国采煤沉陷区风光水火一体化基地建设,参股33%;今年已披露六个共70万千瓦指标的项目且已通过当地政府核准备案,上个月对其中四个项目增资并投资建设,另还有五个两期的火电发电业务,总投资约33亿;取得2023 - 2024年新能源微电和新能源一体化项目指标共72万千瓦,目前共142万千瓦时,正在积极推动风光发电项目建设[6]。 - 2024年经营计划:发电量约完成61亿,售电量完成192亿,营业收入实现113亿,营业成本控制在104亿左右[7]。 (二)其他业务相关 - **电价相关** - 火电收入占公司不到20%,对公司影响不大;根据山西省能源领域工作计划推动转型,到2025年底争取装机达到50%,发电量达到30%;中长期签约竞争会更激烈,年度长期电价不太确定;目前电力企业按月度和旬日时段分担交易均价进行年度合约分约调整,预计2025年和2024年长期电价变化不大[8]。 - 中长期电量占比相对较大,能占到40%左右,月度分时段和国网代购电大致能占到50%左右,两者合起来能占到95%左右,剩下为现货和外送电[13]。 - **煤炭采购** - 间接控股股东晶能控股集团是山西第一大煤炭集团,去年产煤四亿吨,在采购煤炭方面有优势,2023年以后采取内部长期模式,采购煤量价格按国家发改委350 - 550之间的长期煤价格机制执行[9]。 - 前三季度入炉标煤单价约为680(入煤单价约730,高煤单价约680),2023年综合标煤单价为646,今年单价较去年全年有微微提高是因为燃煤采购热值不同[10][11]。 - **潜在资产注入** - 间接控股股东晶能控股集团下有近500多万的清洁能源发电资产,主要在山西北部,风电和光伏都有;目前没有资产注入计划,若有会及时披露[12]。 - **新能源项目相关** - 已披露新能源发电资产70万千瓦装机,后续还有72万千瓦指标;其中70万千瓦中的前45万千瓦正在准备开工建设,具体完工时间受开工条件和天气影响不好确定[14]。 - 没有倾向性要求新能源项目是风电还是光伏,根据地域环境、资源情况和省能源局指标情况考虑;新能源项目没有强制配储要求,未考虑配储成本[15][17]。 - 光伏发电项目造价基本在四块多钱,风电在六块钱左右[28]。 - **投资收益相关** - 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煤炭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较同期下降40%左右,主要受制于煤炭企业产能影响,目前不清楚是主动减产还是其他原因[18]。 - 参股的大基地项目正在开展建设,离投产运营还有一段时间,目前只能根据可研报告看预期收益,现在还不能分享可研报告相关数据,项目总投资约500多亿,未来资本金还会增加[19]。 - **配电业务相关** - 2024年售电量预计192亿较2023年的188亿有所提高,是因为区域内用户用电量正常增长[20]。 - 区域内配电网工程经过多年完善,近两年开支很少,主要开支在新项目建设和参股企业投资方面[21]。 - 配电业务毛利率受市场化交易电价影响不好说,工商业用户电量占配电企业约80%,工商业用电是市场化电价,居民和农业用户是趸售电价,趸售电价是固定的[22][23]。 - **煤电相关** - 公司机组已完成脱硫脱硝和超低排放改造,达到低碳水平,生产过程中会掺烧低热值煤和煤泥降低成本[23]。 - 参与侨风等辅助服务,有气、热、水相关业务,主要业务是供热,供热业务占比相对较高,没有单独调负荷创收,负荷调整与市场化交易电价有关[24][25]。 - 32万千瓦机组有容量电费政策,山西执行100元/千瓦/年,未实现全国330元的价格,回收比例由国网测算,考核因素复杂,目前没有相关数据[25][26]。 - **其他财务相关** - 目前公司没有融资,后续融资成本还未得到财务测算消息[27]。 - 市值管理积极跟踪政策,考虑国资监管思路;分红严格按照证监会标准进行[27]。 - 公司碳配额排放额度比较充裕,不存在短缺情况[16]。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下设11个100%持股的子公司和7个参股公司,11个子公司中有1个发电企业、1个配电企业,其余9个为转型新能源发电业务新设立的公司,其中5个已完成市场公告,4个正在注册[2]。 - 公司在国网购电有一部分是趸售电价,一部分是市场化电价,对工商业用户以市场化交易电价加上输配电价销售给终端用户,对居民和农业用户采取趸售电价模式购电后按目录电价销售[22]。
丸美股份20241119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完美股份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业绩表现 1. **过去业绩增长**:从2023年1月1日 - 2024年3月1日这4个月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约30%左右的增长,兑现了之前的预判[2]。 2. **双11表现** - 在双11期间,不管是天猫还是抖音平台,从数据上看完美股份取得了比行业大盘更亮眼的表现,增长势能持续保持,如小红笔等产品表现较好[1][2]。 - 天猫旗舰店能保持较好增长,抖音自播有30%左右的增长表现,达播自播前三季度接近55 - 56的水平,预估全年达播自播比例可能为46(具体要看全年财务端情况)[4][11]。 3. **未来业绩展望** - 对于主品牌,今年有机会达到二三十的增速,明年有望持续该增速。从规模发展空间来看,与部分友商相比还有三四倍差距,有较大上升空间[13]。 - 对于PL品牌,目前收入规模接近十亿左右,也有较大上升空间,可以往上走三四倍[13]。 (二)产品相关 1. **大单品情况** - 小红笔等大单品表现较好,小红笔3.0版本在8月上新后,通过代言人官宣、主题活动宣传等,有希望达到公司年初设定的目标,去年其GMV将近2亿,今年有翻番增长的机会[3]。 - 小金针表现不错,今年有机会做到三四亿的规模,明年小金针会形成大单品矩阵,基于精华、面霜等,还可能上新SKU形成小金针系列单品矩阵[4][5][14]。 - 对于PL品牌,过亿的单品至少有五个以上,目前主要是夯实底妆两大系列(针对油皮的看不掉和针对干湿的看不见),每个系列有粉底液、粉霜、气垫、粉饼等产品可形成组合拳[24]。 2. **新品储备与研发** - 9月上新小金针面霜,其采用的虫子胶蛋白成分受市场关注、发展空间广、接受度高,是公司想要破圈的品类,在9月底发布时表现良好,目前处于持续种草过程,可能明年全面爆发[4][5][6]。 - 公司有双百的研发团队(内部近百名工程师,外部百名专家学者等),有完整的胶原蛋白业务链(从自研自产到商品化到销售),还有多种胶原蛋白制备技术,研发的胶原蛋白与人体的DNA序列相同、三维旋结构和活性一致,还有相关保障技术[17][19]。 - 公司有80多款天然原料,20多款可用于生产,如今年上线的产品用到SVG劣褶菌多糖(舒缓、保湿、环保)和藏龄菇吸取物(含氮和银鲜成分)等自研自产成分[20][21]。 (三)组织情况 1. 不论是完美品牌还是PL品牌,目前组织团队具有战斗力,有正常的人员自然流动,但核心人员仍在。采用网络状组织交叉模式,协同效率更高,能聚焦市场发力[8]。 2. 公司给予各方面政策支持,激励方式灵活多样,结合现代年轻人职场需求,让员工有干劲和获得感,组织是动态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9]。 (四)渠道策略 1. 在双11期间,在几个大的超头那边发力,带动了公司销售和市场向上,这种运营策略在明年可延续,包括产品矩阵安排和策略上的延续与发力[7]。 2. 对于渠道趋势,抖音平台算法逻辑难以预判,公司的策略是做好自己,应对平台流量变化。对于明年各渠道(抖音、天猫、线下等)的占比和增速,可能与今年水平大致相同[10][28]。 (五)品牌相关 1. **主品牌情况** - 完美主品牌目前势能向上,明年小红笔、小金针等有四个亿的目标,整体有新品有大单品潜质[12]。 - 线上转型后,线上复购率不如线下,如猫旗的复购率不到30%,但在行业内不算差,上半年1 - 6月猫旗老客占比能达到一半以上[15][16]。 2. **PL品牌情况** - 目前在底妆品类国内排名较靠前,对于未来增速规划可锚定公司平均水平,希望能跑快一点带动公司发展[27]。 - 在品牌出海方面还在探索当中,虽然有投资者认为适合出海到日本、东南亚等地,但目前还需要更多了解和布局谋划[27]。 (六)双美格局布局 1.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是形成双美格局(生活内容 + 医疗内容),通过自我孵化(如将现有技术延伸到三类注射等领域)和外部合作(已投资几个业内前沿技术的英美标的)来实现,可能三五年内看到成果,内部可能拿到相关证件,外部也有三五张证或者更多,构建业务链和生态协同[29][30][31]。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简简速速修容盘是一个全功能牌产品,一盘可满足面部多种妆容需求,但不是公司战略重点,公司战略重点仍在PL品牌的两大底妆系列[25][26]。 2. 对于胶原蛋白护肤赛道,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头部中拥有完整业务链能力的企业较少,完美是其中之一,除胶原蛋白外公司还有其他研发技术储备,因为公司有完整的研发团队和业务链研发安排,还有自己的原料工厂(按制药级标准设置)[17][18][19]。
移卡20241119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 未明确提及公司名称,但从内容可知是一家从事东南亚市场业务,有支付业务、SaaS业务,布局AI且涉及多种业务如客服、内容生成、直播、编程等方面应用的公司[1][2][3][4][5][6][7][8] 二、核心观点和论据 (一)业务市场方面 - **东南亚市场及拓展** - 主要做东南亚市场,最初服务新加坡星巴克,现因产品体验好将服务拓展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星巴克,认为市场空间大[1] - **支付业务** - 做当地收单服务,面向当地消费者和本地商户,接受融入当地支付习惯的Visa、Mastercard等支付方式,也有扫码支付等[1] (二)AI布局方面 - **内部应用** - 六七年前成立AI工作室,创始人出身技术(腾讯前100号员工),目前AI工具初步更多用于内部流程,如客服自助回应率达80%以上,大地铁商业的内容生成由AI辅助完成[2] - 在内部技术和运营方面有广泛运用,如24小时滚动直播间的数字人主播由AI辅助,编程助手应用率达20%以上(或80%以上,文档表述不太明确)[3] - **对外探索** - 在探索用AI对外变现,考虑将AI作为增值模块加入商户解决方案,针对大型商户,今年有很多KA商户加入[3] (三)KA商户相关方面 - **获客成本** - 在支付板块,KA商户多通过SaaS平台合作伙伴拓展,付费模式主要是费率分成,通过不同渠道获客成本差异不大[4] - 在商户解决方案方面,过去服务中小商户投入大(如21年在道电电商有超亿元亏损,因大量BD员工投入),现在关注KA商户后BD人员大幅减少,虽KA商户谈判和人员专业度要求更高,但整体销售费用大幅减少,单月亏损级别降到几十万,单个BD产出(收入、毛利、利润)Q3环比有20% - 30%提升,整体获客成本降低[4][5] (四)支付下游行业需求及研发费用方面 - **支付下游行业需求** - Q3来看,餐饮和酒旅的支付商户行业复苏比较明显,可能有寒暑假等季节性因素[6][7] - **研发费用趋势** - 整体研发费用不会有特别大波动,虽有AI和海外投入,但国内SaaS成熟,更多是落地和本地化问题,研发费用应稳中有升,可能略微提升几个点,会控制得比较平稳,因为AI应用使人员成本减少[7][8]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未发现明显其他重要但易被忽略内容
破冰寻锂——盐湖股份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盐湖股份[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业务板块 1. 钾肥业务 - 公司钾肥业务依托青海察尔汗盐湖,拥有全国最大的业务体量,产能达500万吨/年,全球排名第六左右[2]。 - 中国钾肥高度依赖进口,约60%需要进口,国内年消耗约1600万吨,国内产量约700万吨[2]。 - 俄乌战争影响钾肥出口,2022年钾肥价格达10年最高(约4480元/吨),目前均价在2000 - 2400元/吨且呈下降趋势,不过大合同价格(273美元/吨,加上相关费用约2200元/吨)对价格有支撑[2]。 - 公司钾肥完全成本约1200元/吨,生产经营成本约700 - 800元/吨,2022年有超产情况,前三季度产350万吨、销316.56万吨,公司目标是消耗500万吨产能[2]。 2. 碳酸锂业务 - 碳酸锂业务主要依托子公司蓝科锂业,盐湖股份持股约51% - 52%,科达制造为另一股东[3]。 - 蓝科锂业产能情况:之前为3万吨,2023年达3.6万吨,2024年目标为4万吨,盐湖股份权益量约2万吨[3]。 - 成本方面,完全成本接近4万不到,经营成本更低,尽管察尔汗盐湖资源禀赋相比智利喀麦盐湖有差距,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回收率和工艺优化降低成本,在锂价7万以下仍有较好经营性收益,锂价若上升到8 - 9万将带来很好的现金流[4]。 - 未来增长方面,公司可能有海外项目(未公告具体情况),五矿集团入股后可能赋能,且蓝科锂业独立的4万吨项目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2023年底基本建好)[4][5]。 (二)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与五矿集团战略合作,实际控制人变更,由青海省国资委、青海国投和五矿组建中国盐湖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五矿持股53%,青海国资委18.73%,国投28.27%,公司控股股东从青海国投变为五矿集团[5][6]。 - 五矿集团旗下有铜矿、铁矿石、新能源项目,在青海有一里坪盐湖(碳酸锂产能一万多吨、氯化钾30万吨),未来有望与盐湖股份协同整合[6]。 (三)财务情况 - 前三季度营收104.5亿,同比下降34%;归母净利润1.4亿,同比减少44%;扣非净利润3.7亿,同比减少44%;单季度Q3营收9.29亿,同比增长84.9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8%,环比减29%[7]。 - 目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未来可能会在股权落地后谋划股东回报事项,如利用新公司法实施后资本公积抵扣未分配利润[7]。 - 长期来看,2025年后若锂价反弹到9万,公司权益碳酸锂产能6万吨、氯化钾500万吨,按单吨利润计算,碳酸锂业务可赚20多亿,钾肥业务按价格锚在2000出头及成本1200 - 1300元/吨计算可赚30亿左右,目前市值1000亿左右,若投资减少,50亿左右利润对应的20倍市盈率不算贵,且业务为现金奶牛业务,投资价值可能凸显[7]。 三、其他重要内容 - 蓝科锂业采用膜加吸附工艺,吸附剂为俄罗斯传统铝吸附剂,盐湖股份已拥有相关专利[3]。 - 公司今年有与五矿集团的战略合作、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大事,目前股权交割、收购对价等细节公告较少,未来主要看二者如何共同打造盐湖整合,五矿可能为青海盐湖发展带来技术专家、助力海外项目谈判等[7]。
硅碳负极-硅宝科技
-· 2024-11-20 21:36
一、涉及公司 硅宝科技[1][2][3][4]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公司硅碳负极业务布局与进展 1. **研发历程与成果** - 公司自2015年开始自主研究硅碳负极业务,拥有独立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形成多种产品,如沙漠硅碳、普通硅氧、玉美硅氧、新型硅碳等,拥有国家发明专利6项。2018年成立硅宝新能源材料研发中心,建设11个实验室。2019年建成50吨硅碳负极材料中式生产线,其高比容量锂电池用硅碳复集材料经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获省级和市级多项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支持[2][3]。 2. **产业化进程** - 2022年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设立硅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6亿元,占地160亩建设5万吨锂电使用硅碳复集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2023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进行辅助工程建设、产线安装和调试。2023年利用自有厂房建设1000吨/年硅碳复基中式生产线,2014年一季度投入使用,今年产品已逐步实现销售。其中硅氧类产品满足3C电池客户需求,新型硅碳产品用于动力电池客户[3][4]。 - 目前5万吨产线一期部分投产,包括3000吨硅碳复集材料、5000吨聚氨酯密封胶和1万吨有机硅密封胶,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明年一季度根据客户需求投产放量;二期还有7000吨硅碳负极等产品将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安装投产[4]。 (二)硅碳负极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情况 1. **不同电池类型的应用差异** - 在3C电池中硅氧使用相对较高,新型硅碳主要用于动力电池,但目前动力电池尚未大规模启用,受制于产能和成本价格较高。不过硅碳负极电池是一项好技术,过去几年电池厂为竞争导入硅碳材料,促使硅碳材料量增加且越来越成熟,同时原材料价格下降、技术进步[7][8]。 2. **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情况** - 国内主流动力电池汽车厂商有硅碳负极应用于动力电池的储备,但未大规模使用,主要基于成本和安全考虑。目前其在液体电池中的添加量为5% - 8%(如420、450液体电池),1680电池可能达10%左右。国内硅碳复基发展速度和广度快于国外,国外多使用最早的硅氧类型硅碳复基,国内已大规模将第三代硅碳复基(基于多孔碳)导入动力电池,3C电池或工具类电池中硅氧、硅碳等都有使用[9][10]。 (三)硅碳负极材料的降本空间 1. **成本制约因素** - 目前硅碳复基材料理论上技术突破,但受原材料成本、工艺和设备配套制约。原材料方面,硅烷气产能充裕、成本占比低,多孔碳产能不足导致其在硅碳负极成本中占比较高。设备投资高且未大突破,工艺需优化以解决材料批次放量和稳定性问题,否则难以进入大动力电池厂商应用[12][13]。 2. **降本潜力** - 多孔碳目前在千吨级规模扩产(如树子类),会带来成本大幅下降;硅烷气过剩基本满足使用;大的规模设备研发(十倍扩产)也可大幅降低成本,整个硅碳负极结构材料降本空间幅度大,这是很多动力汽车企业考虑采用硅碳负极的重要因素[13]。 (四)其他相关技术问题 1. **多孔碳产能与品质** - 目前多孔碳没有产能过剩情况。生物质碳和树质碳性能差别大,用于动力电池时生物质碳无法满足要求,树质碳的孔性大小对负极影响较大,技术和工艺需突破以实现较好的多孔碳产业化。目前多孔碳处于试验和定性阶段,合成和治理工艺放大不难,但因未大量使用产品未定性,企业不敢大规模投资[15][16]。 2. **硅碳负极与4680电池关系** - 4680电池诞生逻辑是能量密度更高,硅碳负极在4680电池中使用的最重要联系是其在抑制膨胀方面效果好,硅碳负极在1865、RGB等电池中的循环性能高于其他类型电池,在4680电池中应用有优势。但4680运行难度大,主要是制造工艺和电源模式问题导致成品率有待提高。目前市面上多家硅碳腹肌满足4680应用性能,但因产量不大和成本贵,应用还不多[18][19]。 3. **固态电池中硅碳添加量问题** - 固态和半固态客户的硅碳添加量可达30%以上,负极容量可做到650、800。固态电池受极片和电解质界面接触问题影响,内阻、循环方面弱于液态电池,但高硅碳添加量的解决手段涉及电池结构设计,这是各公司秘密。半固态电池推出解决电流传导问题,正负极能量匹配影响硅碳添加量,材料端更多是匹配电池需求[21][22][23]。 4. **硅碳添加量提高的技术问题** - 硅碳添加量不完全取决于负极,与正极有关,取决于电池要达到的性能、成本控制、材料用量等,不是越高越好,与电池厂整体需求有关。随着硅碳负极成本降低,电池厂需求和电池类型、正极使用情况将更多影响添加量,材料端技术问题不是主要限制因素,更多是电池内部结构设计和适配问题[25][26]。 5. **硅氧和硅碳的关系及取代问题** - 目前产业化以硅氧为主,硅碳尚未大规模产业化。3C电池对材料膨胀要求不高,仍会使用硅氧产品;动力电池对安全和能量密度要求高,可能使用新型硅碳。两者不是完全取代关系,硅碳大规模取代硅氧需在产能、原材料和工艺成本上有所突破,目前硅碳产品价格贵影响其大规模应用[31]。 6. **硅碳与碳纳米管关系** - 使用碳纳米管是为了增加硅的导电性,随着硅用量提升,碳纳米管用量可能同向提升,硅氧和硅碳在碳纳米管添加量上有某种程度差异,目前碳纳米管用量随电池能量密度增加已不再大量增加[33][34]。 7. **包覆情况** - 硅态复在自过程中的包覆与石墨的包覆不是同一概念,包覆机选择、工艺条件优化等都不同[35]。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公司业绩增长预期** - 公司围绕战略目标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传统有机硅密封胶、新并购业务(锐龙胶加号股份)、未来锂电池复记材料和工业领域(包括电子电池等)新兴产品都将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做出贡献,希望投资者持续关注并支持硅宝科技,欢迎到成都调研[36]。
锂矿- 解读拉涨原因
-· 2024-11-20 21:36
一、涉及行业 锂矿行业[1][3][4][5][6][7][8] 二、核心观点和论据 (一)市场现状与价格走势 1. 现货库存紧张,碳酸锂库存极低,宁德时代等企业因需求旺盛转向期货市场采购,市场趋向紧平衡,需求超预期时价格可能快速上涨[3] 2. 锂矿价格低迷使上游矿企减产或停产,供给侧收缩短期难逆转,海外锂矿公司有合并现象,高成本项目1 - 2个季度可能继续减产或关停,加剧供给收缩[3] 3. 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均价10万,三季度均价8万,此价格下上游矿端减产或停产,短期价格维持8 - 9万难以改变其预期[7] (二)需求端预期与市场机会 1. 需求端增长预期乐观,欧洲市场和美国储能订单增长将推动需求,中国市场新能源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下需求增速可维持20%左右,美国即将征收关税将使储能有抢出口订单超预期[3] 2. 明年一季度锂矿价格可能稳定在8 - 9万元水平,库存持续下降会使明年中期可能供需紧张,政策支持或需求超预期时价格可能突破预期上涨[3] 3. 12月环比大概率不降,明年1月需求旺盛,2、3月虽不明朗但宁德紧张备库显示需求乐观,假设明年一季度价格稳在8 - 9万,库存降至7 - 8万吨仅能维持半月库存,政策支持新能源车或美国储能订单增加时库存会迅速消耗[8] (三)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1. 锂矿板块上涨有合理性,供给端收缩和需求端增长支撑价格,投资者应抓住机会关注锂矿板块配置,价格中枢可能从7 - 8万元上升到8 - 9万元,局部价格甚至可能突破10万元[3] 2. 尽管市场预期差大,但供给端和需求端情况为锂矿板块提供投资机会,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调整策略[4] 3. 市场很多人认为明年供给过剩等待一季度最后一跌,但库存已足够无需过度悲观,海外企业行为使供给端情况足以支撑明年供需紧平衡甚至局部紧张,锂矿板块缺乏下跌理由,现在是研究或买入的合适时机[8]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广西储备库有4 - 5万吨碳酸锂库存但质量堪忧,交割品标准低,与一线厂商比质量有问题导致库存难消化[6] 2. 过去两年陆续减产或停产的项目已超过30万吨的碳酸锂当量,可将公司配方表调整至140万吨量级[7] 3. 海外企业如LG和SK的磷酸铁锂产能无法绕开中国供应链,供给不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