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新型电池发布会
2024-05-19 19:2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电池技术创新 - 公司自研10年电气架构,采用3800VDC耐压、高低压分离等技术 [1] - 5C超级快充热管理解决方案,提升电池散热效率 [2] - 大倍率、长寿命、高安全的电池化学体系,包括LFP、NCM等 [5][6][7] - 采用多项创新材料技术,如梯度正极、多元石墨负极、锁液保湿隔膜等 [6][7][8] - 低粘复合电解液提升离子电导率,优化SEI膜 [9][10] - 复合端子、焊接工艺等结构设计提升机械性能 [10] 电池系统集成创新 - 1.3*2.0m超大无模组设计,零部件数量减少30% [3] - 系统Z向超薄设计,轿跑车型110mm以下 [3] - BMS+FDC直连,线束减少80%,提升整包EMC性能 [3] - 多级安全防护,电芯间"0"热扩散 [4] 全固态电池技术 - 微纳化电解质分散技术,制备大尺寸无缺陷固态膜 [30][31] - 电芯致密化技术,保证电芯高效运行 [30][31] - 电解质膜转印技术,构筑无缺陷正负极绝缘层 [30][31] - 创新层叠工艺,制造车规级全固态电芯 [30][31] - 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800Wh/L [44] - 循环寿命可达3000圈,工作温域-40℃~100℃ [45][46] - 6分钟快充补能60% [47] 电池系统集成创新 - 轻量化合金箱体减重30%,模块化内串设计减少80%低压线束 [36] - 压力监测调节、纳米限热材料等技术确保全域温差<2℃ [36] - 800V高压架构,宽工作温域设计,智能热管理策略 [37] - 系统能量密度280Wh/kg,单次充电续航1000km [38] - 400kW全时快充,热-电-气-力全面解耦 [3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电池的安全性如何保证?[50]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采用多级安全防护措施,如电芯间"0"热扩散、陶瓷复合绝缘等,确保电池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持安全性。[4]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全固态电池的成本优势在哪里?[27] **Jiazhen Zhao 回答** 全固态电池可在-40℃~100℃宽温域下工作,大幅提升了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降低了整体使用成本。[27]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公司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有何创新?[30][31] **Lei Chen 回答** 公司在微纳化电解质分散、电芯致密化、电解质膜转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实现了从0到1的车规级全固态电池制造。[30][31]
合成生物-证券-医药健康:合成生物学深度报告:紧跟下游重磅品种突破,兼顾上游技术进步
国金证券· 2024-05-19 18:24
产业发展 -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异军突起的交叉学科,有目标的改造、设计合成生命体[1] - 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价值,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2] - 政府积极推进合成生物学发展,国内政策红利助力产业发展[3] -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是底盘细胞的构建和生产规模的放大[4] - 合成生物学是设计和建造新的生物部件、设备和系统,以及重新设计现有的自然生物系统,以达到特定实用目的的学科[11] -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融合医学、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等学科,采用工程科学的核心研究理念[11] -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1960-1980年代实现蛋白质和核酸的人工合成,2000年后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合成生物学逐步成型,2010年后随着基因编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3] -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环节包括基因合成技术、基因编辑技术、高通量筛选和基因测序技术、蛋白质设计技术、生物信息学、合成基因回路、代谢工程和途径重构、细胞工厂构建、生物反应器和发酵技术[14][15][16][17] -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涵盖基因合成编辑测序、生物体设计开发、产品生产应用等领域,国内代表性企业包括华大智造、蓝晶微生物、川宁生物等[18][19][20] - 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化工、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可提供高效、低成本的生产路径,替代传统合成路线,减少对石油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被列为科技前沿领域之一[21] 投资建议 - 投资建议关注上游技术的开发和进步,以及下游拥有高成长性的合成生物学品种和产业化能力的标的[6] - 重点标的包括川宁生物、华恒生物、华东医药、凯赛生物、华熙生物等[6] - 风险提示包括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波动、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7] 技术发展 - 合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是底盘细胞的构建和生产规模的放大[44] - 基因测序、基因合成和基因编辑技术是推动合成生物学进步的核心[45] - 合成生物学产业化成功关键在于菌种改造和高效工业化大生产工程能力[47] - DNA测序成本随着技术升级大幅下降,2022年每兆碱基测序成本仅为0.01美元[50] - 华大智造的BGISEQ在测序长度、通量等方面与国外典型二代测序平台相当[52] - CRISPR-Cas9相比前两代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开发难度低等优势[54] - 真迈生物的三代技术平台具有优秀的测序准确率,如Sequel II测序长度超过200bp[52] 公司业绩 - 凯赛生物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14亿元,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其中长链二元酸系列实现营业收入19.08亿元,生物基聚酰胺系列实现1.54亿元[111] - 华熙生物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15.22%[115] - 花园生物围绕“打造完整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基本完成了维生素D3全产业链的布局[117]
电力设备-证券-电力设备行业跟踪周报:电力设备海外需求持续旺盛,逆变器二季度出货拐点确认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美国光伏组件进口金额和进口量持续增长,2024年有望达到37+GWh,同比增长50%以上 [1][2][3][4] - 德国储能新增装机量在2024年上半年有望去库存,新兴市场已率先好转,2024年预计户用储能装机增长30%以上 [5][6][10] - 国内储能系统报价已降至0.7-0.8元/Wh,光储平价时代来临,2024年1-4月储能招标27.7GWh,同比增49%,全年新增储能装机有望达70GWh,同比增45% [4][7][8] - 2024年4月国内电动车销量85万辆,同比增34%,渗透率提升至36%,预计5月起销量环比改善,全年维持25%增长至1180万辆 [9][16][20] - 美国FEOC细则放宽了对电池使用中国石墨的限制,利好中国相关供应商 [19] - 2024年1-3月光伏新增并网容量45.74GW,同比增36%;2023年12月风电新增装机28.5GW,同比增89% [31][32] - 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硅片价格也在下行,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33][34][35][36] - 国内风电招标和开/中标情况良好,2024年国内海上风电有望大幅增长 [25][26] - 氢能领域新增多个项目,涉及制氢、储运等环节 [27][28][29] - 2024年4月制造业PMI为50.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较好增长 [27][28][2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美国电动车销量增长情况如何?对中国电池企业有什么影响? [19] **Jiazhen Zhao 回答** 美国电动车销量预计2024年将增长20%左右,达到170-180万辆。美国FEOC细则放宽了对电池使用中国石墨的限制,这利好了中国相关供应商,如宁德时代等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发展。 [19]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国内光伏和风电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对设备制造企业有什么影响? [31][32] **Jiazhen Zhao 回答** 2024年1-3月,国内光伏新增并网容量达45.74GW,同比增36%;2023年12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28.5GW,同比增89%。这些都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特别是逆变器、塔筒等零部件企业带来了较好的需求增长机会。 [31][32]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国内储能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对相关企业有什么影响? [4][7][8] **Lei Chen 回答** 国内储能系统报价已降至0.7-0.8元/Wh,光储平价时代来临。2024年1-4月储能招标27.7GWh,同比增49%,全年新增储能装机有望达70GWh,同比增45%。这为储能系统、逆变器等相关企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4][7][8]
汽车智能-证券-+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四:FSD入华或加速车企淘汰赛进程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汽车与零部件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四—— FSD入华或加速车企淘汰赛进程 证券分析师:黄细里 执业证书编号:S0600520010001 联系邮箱: huangxl@dwzq.com.cn 联系电话:021-60199793 2024年5月13日 投资要点 ...
铜矿-证券-有色金属行业研究:DC,铜的新机遇
国金证券· 2024-05-19 18:2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未提及 []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未提及 []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未提及 []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人工智能计算迅速崛起,拉动铜需求快速提升 [1][2][3] - 数据中心的智算化和基站的5G化转型对铜材料提出更高要求 [3][13] - 国内产能逐步满足铜板带箔需求,高端产品有待技术突破 [2] - 数据中心用铜需求持续提升,AI及5G促进PCB产值提升及电子电路铜箔产业升级 [5] - 5G基站爆发式增长,衍生新增用铜需求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未提及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其他重要信息 - 全球铜矿供给增长受限,铜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 [7] - 生成式AI带来的算力增长从供给端和传输端增加长期用铜需求 [7] - 预计2024-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5G基站PCB+GB200 NVL72用铜量较高情况下将分别达到89/108/129万吨 [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提及
光伏胶膜-证券-光伏胶膜行业深度报告:光伏产业链磨底企稳,胶膜行业盈利拐点初现
浙商期货· 2024-05-19 18:23
全球光伏市场趋势 - 2024E-2026E的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保持高增速,CAGR约17%[2] - 2023年光伏主要环节价格下跌,带动光伏产业链价格趋势向下[13] - 2023-2025年全球光伏胶膜市场CAGR约19%[4] 光伏胶膜市场 - 光伏胶膜是封装的关键辅材,成本占比约为5%-7%[20] - EVA胶膜具有高透光率、抗紫外湿热黄变性、黏结性好等特点,是主流胶膜材料;POE胶膜具有更高的水汽阻隔率、耐候性能和更强的抗PID性能[25] - EVA粒子价格上升,胶膜价格有望上行[26] - 预计主要胶膜厂商产能约67亿平,可供应组件579GW[30] - 2025年全球POE粒子需求约89万吨,国内主要POE树脂公司规划产能为165万吨[33] 光伏市场发展 - 2022年双面双玻组件市场占比达到40.4%,预计到2030年有望超过60%[38] - N型电池逐步取代P型电池,2023年n型电池市场份额占比约26.5%[39] - 光伏电池栅线银浆价格昂贵,成本约占光伏电池非硅成本的50%-60%[41] 公司业绩 - 福斯特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25.89亿元,同比增长19.66%,毛利率14.64%[44] - 海优新材公司2023年胶膜业务收入占比为98.53%,毛利率3.35%[49] - 赛伍技术公司2023年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约86.96%,毛利率10.74%[51] - 公司光伏胶膜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28%增长至2023年的51%[53][55] - 公司光伏胶膜产能将由年产1.6亿平拓展至6亿平(2024年底),市占率有望大幅提高,盈利能力显著提升[53] - 公司光伏胶膜产品已通过天合、晶澳认证,实现小批量供货,后续供货量有望提升[54]
人形机器人-甬券-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一):六维力传感器:人形机器人带来广阔市场,国内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5-19 18:2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六维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应变效应,通过弹性体的微小变形来检测力和力矩信息 [10][11] - 六维力传感器的核心是弹性体结构设计,不同结构如十字梁、筒式等具有不同特性 [13][14][15][16][17][18][19][20] - 六维力传感器的关键参数包括串扰、精度和准度,需要通过硬件解耦和软件解耦来消除维间耦合问题 [22][23][24][25][26][27][28][29][30][31] - 六维力传感器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工业制造、科研实验、医疗等,行业保持较高增速 [33][34][35][36][37][38] - 六维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有望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41][42][43][4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壁垒有哪些? [28][29][30][31][32] **Jiazhen Zhao 回答** 六维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壁垒包括: 1) 需要采用六维联合加载的方式进行标定,样本空间复杂度高 2) 需要解决硬件和软件层面的维间耦合问题,才能实现六维力/力矩的精确测量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有什么应用? [41][42][43][44] **Jiazhen Zhao 回答** 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主要有以下应用: 1) 安装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机械臂之间,用于检测机器人与环境的多维交互力/力矩 2) 相比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手部受力方向更复杂,需要使用六维力传感器进行精确感知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哪些公司在六维力传感器领域有布局? [46][47][48][49][50][51][52] **Lei Chen 回答** 国内几家主要公司在六维力传感器领域有布局: 1) 柯力传感:作为力传感器龙头企业,正在开发六维力传感器产品 2) 东华测试:具备传感器完整生产能力,可为六维力传感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 高华科技:专注于高可靠性传感器,包括六维力传感器在内 4) 万讯自控:积极布局高端传感器等新兴领域 5) 四方光电:在气体传感器领域领先,正在打造传感器产业生态链
大飞机-证券-大飞机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从1到100大提速,C919产业链迈入黄金爆发期
信达证券· 2024-05-19 18:23
业绩总结 - C919集齐三大航300余架订单[1] - 东航已接收5架C919飞机,执行商业航班655班[2] - C919对应座级飞机有望占据中国市场67.7%[3] - C919规划未来五年年产能将达到150架[4] - C919生产交付能力有望逐步提升[4] - 东航计划在2024-2031年间分批交付105架C919大型客机[10] - 国航与中国商飞签订协议,拟购买100架C919飞机,总价108亿美元[11] - 南航也与中国商飞签订协议,拟购买100架C919飞机,总价99亿美元[12] - C919订单已超过1200架,包括来自全球领先飞机租赁公司的海外订单[13] - 西藏航空在新加坡航展采购40架C919高原型飞机[14] - 民航局将推动C919走出国门,列为2024重点工作[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商飞投入百亿启动C919批产能力建设,目标年产量达150架以上[18] - 航空工业规划总院中标C919大型客机批生产条件能力(二期)建设项目[21] - 全球民用航空需求旺盛,中国市场空间超万亿美元[31] - C919对应座级的飞机或将占据中国市场空间的一半以上[32] - ARJ21、C919 在手订单价值量约为9709.97亿元,订单数量分别达到1061架、775架[35] - C929飞机预计交付1000架,价值量达7491-7775亿[36] 投资建议 - C919主题选股建议关注中航重机、三角防务、中航高科、润贝航科、广联航空[41] - 机体结构受益标的包括大部段(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直股份/中航电测)、零部件加工(中航重机/三角防务)、钛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碳纤维(中航高科/光威复材/中复神鹰/楚江新材)[42] - 机载系统受益标的包括系统供应商(中航机载/江航装备/航新科技)、元器件(中航光电/航天电器/全信股份)、刹车盘/系统(北摩高科/博云新材)[43] - 航空发动机受益标的包括主机厂(航发动力)、核心配套(航发控制/航发科技)、高温合金(抚顺特钢/钢研高纳)、零部件制造(航宇科技/航亚科技)[44] - 航空器材受益标的包括润贝航科,工装设备受益标的包括广联航空、航天环宇、威海广泰等[45]
低空经济-证券-机械设备低空经济专题:eVTOL星辰大海,低空经济方兴未艾
天风证券· 2024-05-19 18:23
未来展望 - 2026年eVTOL或开始规模化商业运营[3] -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5万亿元[38] - 到2030年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eVTOL数量预计将达5千架[38] - 中国eVTOL市场份额预计到2030年将占全球市场的25%至30%[3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电池的技术水平与各项指标直接关系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性能[43] - 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44] - 7km范围内多旋翼构型所需能量最少,30km和100km的运行场景中,复合翼和推力矢量构型在所需能量和时间方面的优势逐渐发挥[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市场扩大和产业拓展[86] 负面信息 - eVTOL研发及认证进度不及预期存在风险[87]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eVTOL的发展[88]
房地产-证券-房地产行业研究:四问去库存,再ll地产股底部已现
国金证券· 2024-05-19 18:2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1) 去库存模式与路径 [1][6][7][8][9][10] - 代售模式是目前落地最多的模式,但成功率较低 [1][7] - 发放补贴模式可以降低购房成本,但补贴金额有限 [1][9] - 旧房换购模式规模较小,需要稳步推进 [1][11][12] - 回购收储模式去库存力度大,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1][14][15] - "旧转保"模式正在肇庆试点,效果有待检验 [1][15] 2) 去库存落地资金来源 [16][17][18][19] - 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需要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 [16][17] - 中央政府杠杆率较低,可能通过PSL、专项债等提供资金支持 [18][19] 3) 去库存需要的配套政策 [20][21][22][23][24] - 需求端限制性措施应逐步放开,一线城市有望动态调整 [20][21][22] - 信贷端房贷利率有望持续下调,减轻购房者负担 [23][24] 4) 去库存标志着地产股底部出现 [25][26][27] - 地产股价反应预期变化,早于基本面修复 [25][26] - 地产估值底部已现,行情有持续性支撑 [26][27] 投资建议 1) 首推具备持续拿地能力、布局核心城市、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如建发国际集团、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 [28] 2) 稳健选择头部央国企,如招商蛇口等,未来业绩恢复可带动估值提升 [28] 3) 推荐受益于存量房流动性增加的中介平台,如贝壳 [28] 风险提示 1)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 [30] 2) 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 [30] 3) 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