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60048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2024081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目前覆盖了机类动力业务和机电配套业务,包括柴油动力、燃气动力、蒸汽动力、综合电力、化学动力、热气机动力和核动力等7大动力业务 [1][5][6] - 公司的柴油动力业务占收入和毛利的比重较大,利用率较高 [5] - 公司的柴油动力业务经历了复杂的资产重组,逐步整合了多家子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布局 [6] 公司发动机业务优势 - 公司作为中国船舶集团的子公司,能获得较多的订单资源,订单确定性较高 [2][20] - 公司在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2][21] - 公司近年来低速柴油机产量和新接订单持续增长,在手订单充足 [23][24] 行业需求分析 - 发动机需求主要跟随造船需求,造船需求受宏观经济、更新计划和短期运输效率等因素影响 [8][9][10][11] - 从长周期来看,造船需求与全球经济增长相关,当前处于弱复苏阶段 [9][10] - 从中期来看,造船需求受更新计划驱动,预计未来几年将进入高峰期 [10][11] - 从短期来看,地缘政治和环保政策变化也会对造船需求产生影响 [1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发动机制造市场主要由韩国、中国和日本几家头部企业主导 [13][14][15][16][17] - 这些头部企业普遍与母公司造船厂关系密切,与专利商合作时间较长,重视双燃料发动机研发 [16][17][18][19] - 这些企业也通过并购等方式不断扩大自身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 [16][17][18][19] 公司发展前景 - 公司发动机价格有望受益于整个产业链涨价和双燃料渗透率提升 [25][26] - 公司成本端有望受益于钢材价格下滑,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26] - 未来几年公司收入和利润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估值具有较大上行空间 [26][27][28]
国投证券:中国动力:船舶的“心脏”,产业链的核心-20240812
国投证券· 2024-08-12 15:46
公司概况 - 中国动力是中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唯一上市船用动力平台[4] - 公司在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研发、设计、制造、配套等领域居领先地位,2023年实现营收451.03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34.30%[4] 行业分析 - 全球造船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处于上升阶段,本轮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3] - 造船产业链已从日、韩逐步转移至中国,目前船舶行业量价齐升趋势不变,我国产业链将持续受益[3] - 全球造船周期呈现跨度长、变化大的特点,长度一般集中在5~15年,各周期造船量从高峰到低谷的平均降幅为52%,从低谷到高峰的平均涨幅为332%[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增持-A,维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3.60元[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403台,同比增长10.71%;接单量560台,同比增长42.49%;其国内市场份额提高至78%,国际市场份额提高至39%[4] 行业周期分析 - 目前船舶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催生运力需求[5] - 长周期: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对中国采取制裁、脱钩、遏制等一系列打压手段,试图推进全球产业链重构"去中国化",这导致了全球产业链的碎片化,推动了全球贸易量上升[6] - 中周期:全球航运减碳政策推行,加速旧船更新[7] - 短周期:由于红海冲突等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航程增加,苏—亚航线绕行南非好望角将使航运里程增加约30%,新加坡港—荷兰鹿特丹港航线绕行南非好望角将使航运里程增加约40%,进一步推动运力需求上升[7] 公司投资建议 - 目前船舶行业正处于此轮周期景气上行阶段,订单有望随船价保持量价齐升趋势,产业链将持续受益[14] - 公司作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核心力量,在供需错配以及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的背景下,未来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14] - 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540.2、640.2、748.8亿元,同比增长19.8%、18.5%、17.0%;2024年-202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8、21.0、30.7亿元,同比增长64.2%、64.0%、46.2%,6个月目标价为23.60元,对应2024年40xPE,给予"增持-A"评级[14]
中国动力:船舶的“心脏”,产业链的核心
国投证券· 2024-08-12 15:32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中国动力的投资评级为“增持-A”,维持评级 [序号][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造船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处于上升阶段,本轮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 [序号][3] - 造船产业链已从日、韩逐步转移至中国,目前船舶行业量价齐升趋势不变,我国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序号][3] - 动力系统是船舶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公司作为动力系统核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序号][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下属唯一上市船用动力平台,在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研发、设计、制造、配套等领域居领先地位 [序号][4]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51.03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34.30% [序号][4] - 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和接单量持续增长,国内市场份额提高至78%,国际市场份额提高至39% [序号][4] 行业周期分析 - 全球造船周期呈现跨度长、变化大的特点,长度一般集中在5~15年,各周期造船量从高峰到低谷的平均降幅为52%,从低谷到高峰的平均涨幅为332% [序号][5] - 目前船舶行业受益于长、中、短三重周期共振,催生运力需求 [序号][5] 长周期因素 - 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对中国采取制裁、脱钩、遏制等一系列打压手段,导致全球产业链的碎片化,推动了全球贸易量上升 [序号][6] 中周期因素 - 全球航运减碳政策推行,加速旧船更新 [序号][7] - 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环保减排政策,催生运力需求,加快旧船换新 [序号][7] 短周期因素 -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航程增加,催生运力需求 [序号][7] 本轮周期特点 - 本轮造船周期整体需求强劲,但产能较上轮周期出现较大下滑,造船厂数量从2007年的约700家下降至2022年的约300家 [序号][12] - 目前船舶市场处于供需错配阶段,量价齐升趋势持续 [序号][12] - 本轮造船周期持续性较强,上升周期或将长于上一轮 [序号][12] 动力系统重要性 - 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重要组成部分,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公司作为动力系统核心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序号][13] - 价格拐点向上:全球新船价格从2020年末开始快速提升 [序号][13] - 成本拐点向下:钢材价格从2021年的最高点至2023年末已下降28.41%,因此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 [序号][13] 投资建议 - 目前船舶行业正处于此轮周期景气上行阶段,订单有望随船价保持量价齐升趋势,产业链将持续受益 [序号][14] - 公司作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核心力量,在供需错配以及价格与成本出现剪刀差的背景下,未来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序号][14] - 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540.2、640.2、748.8亿元,同比增长19.8%、18.5%、17.0%;2024年-202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2.8、21.0、30.7亿元,同比增长64.2%、64.0%、46.2% [序号][14] - 给予公司“增持-A”评级 [序号][14]
研选:唯一在福建拥有完整海缆产线的厂商,有望显著受益于闽沪海风建设;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老船更替,公司有望凭借动力系统龙头地位率先受益;随着近期财政、货币政策逐步发力支持经济回升,有望带动市场预期转好
财联社· 2024-07-28 14:09
海缆业务 - 起帆电缆是国内领先的电线电缆行业龙头,拥有完整的海缆产线,有望显著受益于闽沪海风建设[1] - 公司海缆在手订单约10亿元,新增多个大型海缆项目,后续各地方潜在业务订单空间巨大[1] - 按照福建省十四五期间剩余10GW风电规划量测算,海缆总需求量约在120-130亿元,公司有望获得50%份额[1] 船舶动力系统 - 中国动力背靠船舶集团,是国内船用动力系统龙头[2] - 最新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老船更替,公司有望凭借动力系统龙头地位率先受益[2] - 公司产品涵盖民船用中速机、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等,针对内河船及沿海船的动力更新需求有望提升[6] 军工电子 - 随着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推进,航空、航天等新型号陆续放量,2024年下半年行业需求有望加速恢复[7][8] - 军工电子龙头公司如鸿远电子有望率先实现业绩兑现[7][8] 其他行业 - 维力医疗重点产品进院顺利,海外大客户需求持续恢复,新客户持续开拓[11] - 振华重工五大板块布局,岸桥产品优势明显,航运景气度持续向上有望带动业务增长[12] - 内蒙华电煤电一体化优势显著,新能源转型稳步推进[9] - 信维通信受益大客户AI硬件升级趋势,有望深度参与大客户核心零部件环节创新[10]
中国动力: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老船更替,船舶动力龙头有望受益
广发证券· 2024-07-26 18:01
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老船更替,内河及沿海船舶新能源化加速推进 [5] - 针对内河船及沿海船,公司产品涵盖民船用中速机、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等,近海航行船舶动力更新有望提上日程,看好江、海直达船和近海航行船舶等新船市场 [5] - 此次补贴政策有望刺激内河与沿海老船更替及新能源化需求,公司有望凭借动力系统龙头地位率先受益,牵引绿色主机渗透率扩张 [5]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54/0.77/1.17元/股 [6] - 公司维持合理价值24.41元/股的判断不变,对应2024年45倍PE估值 [6]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4%/17.8%/8.6%/10.4%/13.3% [3]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7.1%/132.2%/52.4%/42.4%/51.8% [3] - 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13.0%/13.3%/14.7%/15.9%/17.8% [3] - 2022-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1.0%/2.3%/3.5%/4.4%/6.4% [3] - 2022-2026年ROE分别为0.9%/2.1%/3.1%/4.3%/6.1% [3]
风口研报·公司: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这家公司的美国工厂有望显著受益本轮顺周期,盈利水平或远高于国内企业;另有行业上半年高景气度持续且中国企业表现亮眼
财联社· 2024-07-22 20:33
①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这家公司的美国工厂有望显著受益本轮顺周期,盈利水平或远高于国内企业; ②船舶行业上半年高景气度持续且中国船厂表现亮眼,分析师预计供需紧张或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这 些企业"马太效应"明显有望优先受益。 《风口研报》今日导读 1、濮耐股份(002225):①"特朗普"上台后的施政纲领或维持扩张的财政政策,美国钢铁年消耗将增 长5%,公司的本土及海外工厂有望受益于价值重估;②公司美国工厂一期设计产能2万吨镁碳砖,24 年或有万吨级出货,塞尔维亚工厂一期设计产能3万吨镁碳砖、1万吨不定形材料逐步放量,或可享受 海外耐材的高定价策略红利;③光大证券孙伟风维持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85/3.40/3.97亿元, 对应PE为12/10/9倍;④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 2、船舶行业(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国动力):①船舶行业上半年完工/新接/手持订单分别同比增 长18.4%/43.9%/38.6%,且中国船厂在此轮行情中表现亮眼,高景气度持续;②供需紧张或驱动船价 持续创新高,叠加新船订单向大型化、高端化、双燃料方向发展,龙头公司建造大型船舶技术全球领 先,未来优质高价订单竞争力强,"马太 ...
中国动力24H1业绩预告点评:船用发动机量价齐升,业绩超预期
长江证券· 2024-07-12 1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业绩超预期,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利润4.59-5.16亿元,同比增长60%-80%;扣非净利润3.83-4.37亿元,同比增长180%-220% [6] - 公司主机订单增长较快,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6] - 公司柴油机板块2024年上半年销售规模继续扩大,主要产品船用低速发动机价格和毛利率同步增长,高毛利机型销售量同比增加,全年发动机产量有望超过此前规划 [6][11][12] - 造船板块景气上行,船用发动机价格跟随船价上行,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12] - 双燃料主机占比提升,环保趋势加速公司头部优势更加突出 [13]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2024-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89亿元及24.43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倍及20倍 [14]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5103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52062百万元,同比增长15.4% [24]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79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1589百万元,同比增长104% [24] - 公司2023年每股收益为0.36元,2024年预计为0.73元,2025年预计为1.11元 [24] - 公司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52.3%,2024年预计为51.2%,2025年预计为50.9% [24]
动力2024071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中国动力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增60%-80%,单季度Q2预计增长46.63%-69.3% [1] - 全球船舶市场景气度持续高涨,中国造船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2][3] - 船舶行业进入老龄船舶更新周期,带动发动机需求增长 [3][4] - 碳减排政策推动船舶行业向绿色转型,双燃料发动机需求快速增长 [5] - 公司双燃料发动机销量创新高,甲醇发动机销量也有大幅增长 [5] - 公司产能处于满负荷状态,未来产能将进一步扩张 [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分析师提问** 公司未来几年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逻辑是什么 [7][8][9] **公司回答** 1) 船舶价格和发动机价格上涨带动收入增长 2) 原材料成本下降提升毛利率 3) 自主品牌建设加快,专利费用下降提升盈利能力 问题2 **分析师提问** 公司防务和应用产业业务的发展前景如何 [10][11] **公司回答** 1) 防务业务将受益于海军装备大型化发展趋势 2) 应用产业有望随着行业复苏而逐步改善 问题3 **分析师提问** 公司未来的估值水平如何预测 [12][13] **公司回答** 1) 预计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为11.88亿元,2026年为25.69亿元 2) 2024年PE预计为39倍,2027年为27倍 3) PB预计为1.26倍 4) 主要风险包括行业周期判断、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动等
动力原文2024071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规模净利润4.59亿元到5.16亿元,同比增长60%到80% [2]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扣费规模利润3.83亿元到4.37亿元,同比增长180%到220% [2] - 公司预计2024年Q2单季度规模净利润3.7亿元到4.28亿元,同比增长46.63%到69.3%,环比增长321.01%到386.13% [3] - 公司预计2024年Q2单季度扣费净利润3.29亿元到3.84亿元,同比增长177.86%到224%,环比增长较高 [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燃气动力、柴油机动力等,涵盖面广 [8] - 公司双燃料主机销量再创新高,2023年新接133台LNG双燃料主机,同比增长7.73%;新接34台甲醇双燃料主机,同比增长41.67% [12] - 公司2023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数同比正增长,完工量增长11.8%,新接订单量增长56.4%,首次增长32% [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完工量占全球53.8%,新接订单量占69.6%,手持订单占56.7%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全球船舶总接单量1.0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近28% [4] - 2023年1-12月中国船舶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50.2%、60.6%和55% [5] - 2024年6月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为191.51点,环比增长0.43%,同比增长9.54%,接近历史高点 [7] - 2024年6月散货船、集装箱船、VLGC等主要船型价格均创历史新高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作为中国船舶集团下属的动力装备上市公司,业务涵盖面广,有望充分受益船舶行业景气周期 [8][20] - 公司双燃料主机技术壁垒高,有望成为引导船舶需求的关键因素 [12][13] - 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公司大功率柴油机需求有望增加 [13] - 公司正积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有望降低专利授权成本 [17][18] - 公司防务和应用产业业务也有望保持稳健发展 [19][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管理层认为,船舶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老龄船舶更新换代将带来持续的需求 [8][9] - 全球减排政策推动,双燃料主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10][11] - 公司产能扩张计划有望满足未来几年的订单需求 [14] - 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提升公司毛利率 [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规模净利润分别为11.88亿元、16.92亿元和25.69亿元 [23] - 公司2024年PE预计为39倍,2025年为27倍 [23] - 需关注股权架构变化、行业周期波动、原材料价格和汇率波动等风险 [23]
动力2024070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扣非后的利润同比增长约1.2倍,单位净利润同比和环比都有明显增长,公司在经营效率上的提升非常显著 [1] - 二季度柴油机利润率有明显提升,接近10%,长期来看随着发动机价格上涨,整体利润率和交付情况会非常不错,历史上上轮周期的净利润率最高超过40% [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传统柴油发动机业务占公司收入的40%以上,毛利率高于军工防务和应用产业,盈利能力较强 [1] - 军工防务业务占公司收入的10%左右,应用产业占比约45%,包括汽车铅蓄电池、船舶和光伏相关业务,盈利增长主要来自船用低速机领域 [1] - 船用低速机受益于船舶行业的景气度上行,订单增长显著,是未来盈利弹性的主要来源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船舶行业整体处于上行阶段,根据最新行业报告,6月份船舶行业订单增长明显,新签订单同比增长接近25%,尤其是集装箱船订单增长接近三倍 [2] - 虽然散货船新订单有所下降,但整体订单量仍在增加,预计到2030年行业仍将保持景气上行状态 [2][3] - 船舶生产价格持续上涨,主要由于供给端产能紧张,新扩船厂建设周期长,未来三年内产能增加有限,目前船厂订单排产期已排至2027年甚至2028年 [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在传统低速机上占据国内78%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份额接近40%,未来公司在全球竞争力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高价值储存方面 [5] - 公司不仅局限于发动机制造环节,还会向研发和售后服务等微笑曲线两端发展 [5] - 公司在产能弹性上有更大的空间,通过技术改造和增加试验平台等方法,预计将提升产能,产能有望提升20%以上,超越船舶行业的整体水平 [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订单交付、产品结构优化和发动机涨价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营业能力弹性,全年盈利有望超预期 [1] - 发动机价格涨幅高于船舶价格,公司通过结构优化提升了运营能力,特别是双燃料发动机的占比提升,目前双燃料发动机的价格比普通发动机高出20%-30% [3][4] - 高价格订单的交付和双燃料发动机交付比重的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净利率 [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目前在全球竞争力传播方面有提升的趋势,传统行业的集中度也在提升 [5] - 公司的主要业绩贡献来自中产财务,后续随着解决少数股东权益问题的推进,报表上的专项也会逐渐显现 [5] - 公司相对船舶行业涨幅较小,但随着盈利弹性的释放,其盈利空间值得看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