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60048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600482) - 2024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4-07-09 17:42
证券代码:600482 证券简称:中国动力 公告编号:2024-043 债券代码:110807 债券简称:动力定 01 债券代码:110808 债券简称:动力定 0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业绩预告的具体适用情形 实现盈利,且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 50%以上。 ●业绩预告相关的主要财务数据情况 经初步测算,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预计 2024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5,907 万元到 51,645 万元,与上年 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17,221 万元到 22,960 万元,同比增加 60%到 80%。 与上年同期(重述后财务数据)相比,将增加 17,215 万元到 22,954 万元,同比增加 60%到 80%。 预计 2024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8,274 万元到 43,741 万元,与上 ...
动力深度汇报
广发银行· 2024-06-25 09:0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柴油发动机、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等多种动力系统,产品应用领域广泛 [1] - 2023年全球船舶总订单量增长约28%,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均呈正增长 [2] - 公司业务与整个船舶行业景气周期同步,受益于老旧船舶更新换代、双燃料动力技术变革、民船大型化趋势 [3][4] - 公司原材料成本下降、自主品牌建设加快、专利授权费用下降,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5][6] - 公司产能供给紧张,有望带来持续的价格弹性和盈利上行 [6][7] - 公司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包括产能建设、规模经济、产能释放周期等方面 [7][8] - 公司军品业务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化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9][1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 对公司未来3年的营收预测是多少 [11] **回答** 公司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营收分别为13.91亿、22.80亿、29.17亿元 [11] 问题2 **提问** 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如何 [11] **回答** 公司当前的PB估值为1.12倍,整体估值较低 [11] 问题3 **提问** 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 [12] **回答** 需要关注行业景气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应用产业化和军品业务发展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12]
中国动力:国内动力系统龙头,柴油动力迎量价齐升
国金证券· 2024-06-03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目前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6.13/605.19/698.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65%/15.03%/15.44%;归母净利润为11.50/19.38/27.80亿元,同比增长47.5%/68.6%/43.4%,对应PE为38/23/16倍。[1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国内动力系统龙头,柴油动力贡献主要营收[1][2][3] 2. 受益船舶周期景气上行,船用柴油机需求旺盛[21][22][23] 3. 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量价齐升,看好未来盈利持续提升[65][66][6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 分类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动力系统龙头企业,产品应用领域广泛[1][8][9][10][11][12][13][14][15][16][17][18] - 公司通过多次资产重组整合动力业务资产,巩固了在行业的龙头地位[26][27][28][29][30][31][32] 行业分析 - 全球造船大周期景气复苏,船用柴油机需求旺盛[21][22][23][24][25][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 航运业碳减排政策趋严,双燃料船舶为大势所趋[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 公司竞争力 - 背靠中国船舶集团,订单确定性强[104][105][106][107] - 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持续突破,订单高增[102][103][109][110][111][112][113][114][115] - 低速柴油机产量及订单持续增长[65][66][115][116][117] 盈利预测 - 柴油动力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125][126] - 化学动力、海工平台及港机设备等业务保持稳健增长[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 期间费用率有望维持稳定[141] 风险提示 - 可转债转股风险[146]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47] - 船舶行业周期上行不及预期风险[148]
中国动力:船用动力系统龙头,业绩弹性可期
长江证券· 2024-05-28 13: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给予"买入"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船用动力系统龙头,柴油机业务业绩弹性显著 - 公司是国内船用动力系统龙头,主营业务涵盖七大动力系统。[10][11] - 公司背靠中国船舶集团,在渠道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12][13] - 公司柴油机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业绩弹性可期。[18][19][20] 造船板块长周期景气向上,全球货船绿色化有望加速 - 造船行业景气上行,供给瓶颈下船价有望继续走高。[24][25][26][27] - 环保政策趋严,可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比持续提升。[46][47][48][49][50][51] - 造船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国船舶集团是全球龙头。[53][54][64][65] 背靠中船集团竞争优势突出,盈利能力有望向上 - 公司背靠中船集团,在船用低速机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62][63] -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专利费用有望下行。[65][66] - 公司加强研发,双燃料主机占比提升。[69][70][71][72] 风险提示 1. 船舶行业需求波动风险[81] 2.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82][83] 3. 业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84][85]
船用动力系统龙头,低速柴油机量价齐升
广发证券· 2024-05-07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合理价值24.12元/股,对应24年38倍PE估值。[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03亿元(YOY+17.82%),实现归母净利润7.79亿元(YOY+132.18%)。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02亿元(YOY+24.42%),实现归母净利润0.88亿元(YOY+167.82%)。[1] 2) 船用低速机产量及新接合同创历史新高,绿色低碳主机渗透率持续提升。2023年新签合同275.98亿元(YoY+47.32%),完成工业总产值182.44亿元(YoY+36.49%)。公司生产船用低速机403台(YoY+10.71%),新接船用低速机560台(YoY+42.49%)。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国内市占率达78%,全球市占率达39%。[1] 3) 2023年新签合同267.37亿元(YoY+13.10%),完成工业总产值216.49亿元(YoY+16.12%)。公司双燃料主机产销再创新高,批量承接133台LNG双燃料主机,34台甲醇双燃料主机,新签台数分别同比增长79.73%和41.67%,乙烷双燃料主机实现零的突破。[1] 4) 2023年毛利率同比增长0.44pcts至13.28%,主要受柴油机主要零部件供应竞争影响,原材料综合成本涨幅超过20%。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10.65%,环比2023年四季度下降6.90pcts,主要系防务、应用产业等交付节奏影响。[1] 5) 2023年期间费用率为11.11%,同比增加0.05pct;2024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8.87%,同比下降1.18pcts。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45.98亿元,同比增长48.41%。[1] 6)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64、1.04、1.33元/股。[2]
柴油机订单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国投证券· 2024-04-29 2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评级为"增持-A"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51.03亿元,同比增长17.82%;归母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增长132.18% [1] - 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114.02亿元,同比增长24.42%;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167.82% [1][5] - 公司作为国内船舶动力系统科研生产的核心力量,在供需错配、环保减排政策推行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1][6] 公司各板块业务情况 船海产业 - 2023年新签合同275.98亿元,同比增长47.32%;完成工业总产值182.44亿元,同比增长36.49% [1] - 公司船用低速柴油机国内市场份额上升至78%,国际市场份额上升至39% [1] 应用产业 - 2023年新签合同267.37亿元,同比增长13.10%;完成工业总产值216.49亿元,同比增长16.12% [1] 新兴产业 - 绿色能源装备风电主增速箱及偏航变桨齿轮箱新签合同分别增长61%和64% [2] - 绿色船舶装备承接LNG双燃料主机和甲醇双燃料主机新签台数分别增长79.73%和41.67% [2] - 新能源储能新签合同17.72亿元,同比增长622% [2] 行业发展情况 - 全球造船行业正处于此轮周期景气上行阶段,量升和价涨趋势不变 [5] - 根据中国船舶报数据,2024年1-2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70.4%/311.1%/38.5% [5] - 2024年2月,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0.58%,实现连续36个月正增长 [5]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40.2、640.2、748.8亿元,同比增长19.8%、18.5%、17.0% [6][9-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2.8、21.0、30.7亿元,同比增长64.2%、64.0%、46.2% [6] - 给予公司2024年40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23.60元 [6][15]
中国动力(600482)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6 20:41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00482 证券简称:中国动力 债券代码:110807 债券简称:动力定01 债券代码:110808 债券简称:动力定0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 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
2024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出海布局分析 中国厂商进军欧洲市场【组图】
前瞻网· 2024-02-29 15:33
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增长 - 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市占率达到63.7%[1] 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领先 - 宁德时代在海外车企配套能力领先全球,与特斯拉、通用、福特等海外领先车企合作[2] 中国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全球竞争力 - 中国动力锂电池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正极材料全球产能占比90%,负极材料全球产能占比86%[3] 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进军欧洲市场 - 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纷纷进军欧洲市场,加速建设工厂,预计未来在欧洲市场竞争力将快速增强[6]
造船景气传导至上游,柴油机板块量价齐升
西南证券· 2024-02-23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新签低速机订单金额为69.9亿元,同比增长30.6%[1] - 公司柴油机业务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加95.4%-146.5%[1] - 公司2022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32.69万元,2023年预计将增长137.70%至790.79万元[3]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24.5亿元,同比增长25%,毛利率为11.6%,预计净利润将增加95.4%-146.5%[4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核动力设备等七大动力及相关辅机配套[7] -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应用于发电、舰船和机车动力、管道增压等能源、国防、交通领域[8] - 公司主营业务中柴油动力业务占比较高,上半年实现营收88.2亿元,占比达到41.4%[17] 未来展望 - 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持续关注[2] - 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4.3亿元、539.3亿元和62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亿元、12.9亿元、22.3亿元[2] - 公司2023-2025年柴油动力业务收入将分别增长60.9%、26.6%、28.0%[44] - 公司2023-2025年化学动力业务收入将分别增长5%、5%、5%[44] 市场趋势 - 随着航运市场复苏,集运船东盈利增加,资产负债表优化,21年爆发大量集装箱船订单[32] - 全球航运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到船厂制造再到航运公司应用[33] - 2023年下半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实施,全球造船市场向绿色船舶加速变革[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