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化债举措出台,对市场起到什么作用
市场易· 2024-11-19 15:58
一、涉及行业与公司 - 未明确提及特定公司,主要涉及金融投资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 1. **经济、流动性与投资者认知** - 经济方面要看国内经济修复情况和政策基调,流动性国内较宽松,国外看美联储态度。投资者认知多集中在经济和流动性方面。经济再出发需要未来收入端向好预期和摆脱过去债务包袱[5]。 2. **重大事件影响** - **化债规模**:化债规模达十万亿甚至有提到十二万亿(存在差异需解释),化债有助于摆脱债务负担,对经济再出发有帮助,但化债后化债主体是否加杠杆影响经济再循环动力[3][8]。 - **美国大选**:若特朗普当选,经济上可能对中国加征关税,影响巨大,因为中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流动性方面,特朗普的经济政策纲领可能推动美国再次通胀,干扰美联储降息通道,总体对中国在流动性方面利空更多,但长期还需观察其对盟国态度等因素[6][7]。 (二)市场现状与投资者心态 1. **市场状态与投资者情绪** - 9月24 - 10月8日市场上涨,之后进入震荡调整阶段,投资者心态从亢奋到迷茫。之前市场上涨时投资者情绪高涨,出现不理性投资行为,如卖房炒股、只追求财富密码等,现在市场调整投资者信心受磨,投资难度增加[11][14]。 2. **市场调整的合理性** - 从政策、经济、美联储、美国大选等因素看,当前市场调整在逻辑之内。如政策部分已在前期市场上涨中体现,美国大选结果超出市场预期负面因素考虑少,小作文影响市场预期等[27][28]。 (三)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 1. **高股息方向** - 中国走向存量经济时代,增速换挡使资产上涨幅度预期降低,存款利率下行且刚性兑付需求虽被打破但需求仍在,高股息收益吸引投资者。同时高股息是新国旧条支持方向,在市场风险偏好波动时会被关注[18][19]。 2. **优质龙头资产** - 从全球资产上涨逻辑看,如大宗商行、各国权益市场、黄金、比特币上涨背后有逆全球化和美元超发等逻辑,但中国核心资产缺席。中国核心资产成长不易,有稀缺性,若政策转弯、经济修复,将是全球稀缺资产。且在经济资产负债表受损时,风险偏好抬升时投资者会观望,但中国核心资产未来可能受益于政策等因素而抓住机会发展[20][21][22][23]。 3. **科技板块** - 从长期看产业变迁是资本市场核心驱动力量,科技领域建议关注数字经济如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时代操作系统,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进步使其未来可期,对其他产业重塑刚开始,市场空间巨大,但应用落地需要信心和耐心。短期或中期若中国经济修复动能需时间,科技板块可能更受关注[24]。 (四)A500指数相关 1. **A500指数编制背景与特点** - **编制背景**:传统宽基指数按市值筛选在代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方面有不足,A500指数为从新维度重新编制指数[34]。 - **特点**: - 样本行业分布均衡,能更好反映A股市场市值结构变迁,与中证全指一级行业覆盖接近,覆盖11个中证一级行业、35个中证二级行业、91个中证三级行业[35]。 - 可纳入更多新兴行业龙头公司,新兴产业如工业、新兴技术、医药卫生、通信服务权重合计近50%,优先选取中证三级行业龙头公司为样本[35]。 - 市值覆盖度较高,样本权重分布分散,2024年8月底总市值中位数300多亿,自由流动市值中位数180多亿,覆盖度55% - 56%,略高于中证300指数[36]。 - 样本公司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好,ROE普遍较高,平均营收增速近5年处于12%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36]。 2. **A500指数与其他指数比较及投资价值** - **业绩比较**:自2007年以来,中证A500累计收益率135%,同期中证800收益率117%,沪深300收益率94%,上证指数收益率26%。2024年中报其样本股净资产收益率5.27,领先于中证全值、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在经济复苏慢、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环境下,中证A500样本股收入和净利润受影响小,显示出盈利能力韧性。近10年ROE持续显著优于A股整体,盈利质量更高,未来盈利预期也较好[38][39]。 - **估值与股息率**:截至9月底市盈率14.86倍,处于过去10年60%水平,与中位值14.23倍相比估值适中。股息率2.64%,相较于中证500、中证1000更高[40][41]。 - **配置建议**:A500指数每年6月中旬和12月中旬调仓两次,作为中国核心资产指数有诸多优势,可能被投资者作为底仓配置,建议逢低布局[53]。 三、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理念与心态调整**:投资者应建立科学投资框架和理念,避免贪婪,理性对待市场涨跌,不要被情绪左右。如9月24日前市场无人问津,之后上涨时投资者情绪极端,这些都是不理性的,投资应经得起长期考验[12]。 - **李俊总个人投资情况**:李俊总两年前投资银行基金(从高股息方面考虑,低风险配置)和人工智能基金(从弹性方面考虑),目前银行基金涨了不少,人工智能基金在9月24日前跌了很多,投资结果与当时投资理念有较大转换[31][32]。
A股接连调整!市场在担心什么?机会还是风险
市场易· 2024-11-19 15:58
一、涉及行业 - 整体金融市场(包含A股、港股等)、电池行业(特别是固态电池)、光伏行业、铜铝等金属行业、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包括新能源车)、家纺行业等[1][2][3]...[66]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市场整体走势及影响因素 - **核心观点**:近期市场呈现震荡格局,下方有支撑但上方存在担忧因素。 - **论据**: - 外部因素扰动加强,如特朗普交易主线回归,他即将上任且所选团队成员曾有对国内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引发市场对其可能采取限制中国发展手段的警惕,导致外资流动影响市场,港股因外资占比高(接近20%,而A股外资占比远小于20%甚至小于10%)受影响更大[9][12][13][14][15]。 - 内部处于政策真空期且缺乏强劲基本面兑现,如消费层面总量政策表述不足,地产相关政策未达预期(如一线城市普宅非普宅限制未取消),不过市场对12月会议有政策期待[10][32][33]。 - 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关键位置,过度贬值影响进口,过度升值影响出口,高层引导汇率双向波动,目前汇率贬值压力下可能后续有政策干预[28][29]。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 **核心观点**:出口退税政策(如光伏电池组件、铜铝出口退税调整)是为了提前对冲海外可能的政策变化,对相关企业业绩影响有限且有助于国内风险偏好释放。 - **论据**: - 铜材铝材出口退税取消,铜材出口量占总产量不到3%,对铜企业绩影响有限,企业可通过产业链价格传导缓解压力,且政策目的是提升中端产品价格,应对美国可能的加征关税举措[22][23][24]。 - 光伏电池组件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到9%,12月1日实施,是为了在特朗普可能对出口加征关税前先提升产品价格,让美国考虑本土企业成本[18][19][20][21]。 (三)市值管理 - **核心观点**:市值管理的核心是让上市公司关注自身价值发展,提高公司质量,从而让投资者获利,使资本市场更优质。 - **论据**: - 市值管理不是资金炒作股价,而是让公司通过提升财报业绩、主营业务等自身价值,如创新研发、有效营销打造有竞争力产品,吸引投资者陪伴公司成长,进而让资本市场成为创造价值的市场[35][36][37]。 (四)固态电池行业 - **核心观点**:固态电池是电池产业未来重要方向,发展潜力大。 - **论据**: - 技术层面,液态电解质电池存在安全性、充电能力、能量密度等问题,固态电池可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包括头部和新型企业)致力于固态电池研发,技术不断有突破,半固态电池已开始测试,商业化可期[40][41][42][43]。 - 政策层面,有高层意愿支持,创新企业可获补贴扶持[43]。 - 市场层面,下游应用空间广阔,如新能源车、低空经济等领域,行业进入壁垒高,先进入企业可享红利,行业景气度不错[44][45][46][47][48]。 - 对消费者影响,固态电池若量产商用,可提高新能源车安全性和续航里程,刺激未购买新能源车者购买以及新能源车车主换机潮[51][52]。 三、其他重要内容 - 市场资金布局逻辑为高低切换,关注低位防守性板块(如纺织、建材、房地产、银行、煤炭、钢铁建筑、家纺等)或有政策落地且对后续政策有期待的板块,追高风险大[59][60][61][62][63]。 - 不同板块受政策影响表现不同,如家纺类因双11销量、消费补贴及之前滞涨,近期表现不错[62]。 - 在外部事件难预测时,国内政策对A股和港股市场的支撑和流动性支持显得格外重要,如红利类资产在应对海外扰动和内部政策未超预期时可能获得阶段性关注[64]。
华为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联合解读
华为· 2024-11-19 15:58
一、涉及行业 机器人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汽车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1. **美国引领工业自动化变革** - 特朗普上台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底层逻辑是让美国贸易回流,加强工业自动化。且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密切,未来几年人形机械将进入快车道,全球人形机械行业会随之发展[1]。 2. **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潜力** - 华为有造硬件能力且在算力和算法布局,与特斯拉基因相似更像英伟达。中国工人数量多,训练模型的大数据充足,在小脑运动控制算法方面,国内高校表现优秀。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与机器人硬件产业链相通,有成本规模效应等长板,虽在芯片和算法方面有短板,但华为若布局机器人产业前端,国内机器人综合实力将提升。同时国家也在重点扶持人工智能芯片等相关产业[2][3]。 (二)特斯拉和华为在机器人领域的进展 1. **特斯拉的发展路径及进展** - 特斯拉走先硬件后软件的逆向工程思路。2022 - 2023年先设计好硬件(A样到B样过程),再做小脑运动控制(B样到C样阶段)。从10月10号的robot猜猜会来看,其机器人扭矩密度和动作丝滑度提升,有效性堪比甚至超过人类。目前特斯拉机器人处于开始拿到四项图纸后,有几千台到几万台机器人的生产计划,明年到后年其大脑和智能部分将有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年中左右每周能生产1000台左右,一个月大概四五千台的量级[4][5][6][12][13]。 2. **华为的发展进展** - 9月20号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全球巨声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揭牌,1月15号启动运营并进行了16家优选合作伙伴签约。华为想构建巨声模型技术底座,相关合作方以项目制运作,盘古巨声智能大模型除人形机器人外还会赋能多种形态机器人,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其在人形机器人2B端的应用可能在明后年落地[13][14]。 (三)机器人硬件相关情况 1. **硬件要求及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多为消费品,对硬件要求相对较低。例如能量密度不够可换电,电机扭矩密度不够可多做几个电机,传感器传动结构进步可用软件算法补偿,降低硬件门槛。推荐关注视觉传感器、MIMO传感器和高能量密度电池这三个硬件方向,目前市场关注度低,但未来投资预期差距大[7][8][9]。 2. **相关产业链公司情况** - **三花机控**:是特斯拉链上重要公司,机器人属性强,部分业务自己做,部分做总成。公司考虑涨股发行上市为海外机器人产业链生产做准备,目前主要集中在特斯拉业务,国内接触少。家电业务今年增长超10%,汽炼业务今年比年初预期差,营收下滑0.5%,利润下滑18%,但汽炼业务明年预计有20%出头增长,家电业务保持10%左右增长[19][20][21]。 - **明天气**:在科普拉链上,电机业务75%出口,2021 - 2024年下游客户在拘库损阶段,部分业务如半导体相关、绿电储能、智能医生领域发展较好,传统业务如公控等较弱,三季度情况稍有好转,明年可能逐步恢复[23]。 - **伪创**:合营公司,主要做电瓶、专机等通用产品,以前以电瓶机为主,现在自动化产品逐步完善。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有20%出头增长,利润有34%左右增长,Q3增速达50%,海外占比和增速均上升,俄罗斯产品业务下降后,非俄罗斯区域如土耳其、摩洛哥、北非等增速较快,其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有工艺类产品,在医疗领域应用较多且有合作企业[25]。 - **材料相关公司** - **稀土永磁材料方面**:人形机器人发展为稀土永磁材料提供新增长期,事务电机占工业机器人成本近22%,是人形机器人关键组成部分。人形机器人对电机材料性能要求高,预计到2023年高性能机器人钕铁硼需求超2万吨,氧化镨钕消耗接近7000吨,占2022年同类需求7 - 8个点。推荐精灵永磁和正海系台,精灵永磁在人形机器人发展可能先行一步[27][28]。 - **精密切割丝方面**:与斜波减速器密切相关,是其加工耗材,斜波减速器钢轮内齿加工工艺需求增长会带动精密切割丝需求增长。预计2023年人形机器人对精密切割丝需求增量达3.5万吨。博威旗下贝孔伯夫在曼陀斯用电锯丝材料表现优异[29][30]。 - **轻量化材料方面**:推荐保护美业和先研装备,这两家公司在镁合金加工产品中可能发展更快[31]。 (四)投资相关观点 1. **产业链投资机会** - 特斯拉和华为的产业链(TH链)值得重视,汽车和机器人很多供应链相通,会产生共振。看好特斯拉产业链(T链)中的拓扑、双环传动和星辰股份,华为产业链(H链)中的赛里斯等标的。2024 -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值得重视,是关键元年[12][17][18]。 2. **行业发展阶段与投资时机** - 机器人行业目前处于大量投入阶段,2020 - 2023年类似机械行业的洗牌和价值验证阶段,看公司是否有能力做。2023年初美国和国内很多企业和资本纷纷投资机器人板块,国家也有政策扶持,现在是企业加筹码阶段,投资要有前瞻性眼光,2024年底到2025年是人工智能投资元年[10][11][12]。 (五)软件层面相关情况 1. **仿生平台的重要性及特点** - 机器人软件层面的仿生平台值得高度关注,包括苏维达、华为、特斯拉的仿生平台。仿生平台有精确性(要与现实一比一对应,符合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通过实机反馈提高精确性)、设施性(有多级训练同时响应,与外部设备响应要求高)、复杂性(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等特点[38]。 2. **相关公司布局** - **海康威视**:布局明确,旗下有海康机器人、民生网络、海康威影等创新业务。海康机器人走自动驾驶路径,先落地物流、叉车等机器人场景,再逐步向人形机器人发展。从C端入口和输出口角度看,银石网络弹性最大,公司推出了看护、儿童教育等相关小足迹产品[39][40][41]。 - **科大讯飞**:很早做出机械狗实体载体,近期和智源机器人深度战略合作。其AIBOT机器人创造平台接入讯飞星火大模型,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和智能运动模型训练,讯飞在教育、重度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方面有布局,更着重于语音方面,与海康威视在技术上有差别,目前银石网络和科大讯飞在软件硬件结合方面比较稀缺[42][43]。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特斯拉汽车业务相关情况** - 特斯拉今年汽车销量180万台左右,预计明年有20% - 30%的销量指引,Cybercap将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目标年产量200 - 400万辆。之前市场对T链公司有两方面担忧,一是特斯拉明年汽车销量增长的不确定性,二是特朗普上任加征关税对估值的压制,但马斯克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T链的估值压制因素可能解除,T链在EPS端业绩确定性和成长斜率在变好[15]。 2. **华为汽车业务相关情况** - 在广州车展上,华为的四界有新款车型发布,华为江淮的尊介初次亮相,问界、奇瑞的相关车型有0 - 1的量产,成长属性强,且华为机器人供应链与汽车在丝杠、减速器等方面相通,H链产业链公司值得重视[16]。
风光板块更新:光伏下调出口退税率,海风项目密集启动
2024-11-19 15:58
一、涉及行业 光伏和海上风电行业。[1][13] 二、光伏行业关键要点 (一)核心观点 1. **全球竞争力** - 光伏是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供应了全球70% - 80%的需求。[1] 2. **政策影响** - 11月15日财政部与事务总监发布政策调整,对于光伏组件价格有影响。国内方面,10月18日中国光伏协会呼吁不要低于成本价送标,国内组件含税生态成本(不含运达税)约为六毛八分钱每瓦,后续组件报价有望不低于此价格,这对国内市场组件价格有支撑作用。海外方面,中国企业在海外竞争激烈,出口关税调整有望提升行业竞争格局。[1][3] 3. **企业影响** - 对于小企业有促进加速作用,头部厂商优势更明显,中长期影响不大且市场份额可能更好。[4] 4. **需求情况** - 短期来看,光伏产品价格便宜,全球部分区域进入光储平价状态,但全球需求依旧偏低,海外客户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导致短期采购需求极端。随着产业链价格上升,海外客户会重新进入补库周期。[4][5] 5. **产业链价格波动** - 产业链中上游(矽料、碑片、电池等环节)价格波动取决于各环节扩增情况和组件端需求排产弹性。短期(11月、12月、1月)组件端排产可能偏低,明年春节前后或春节过后(2月之后)排产可能提升。从库存端看,电池片环节库存已消化到较正常水平,M10尺寸电池已小涨,矽片专案环境库存迅速下降,目前矽片库存已降到约30G瓦,随着11月和12月组件去库,之后矽片库存可能进入低库存状态。光伏玻璃方面,11月中旬过半冷修玻璃窑炉已超4000吨容量,今年以来累积冷修产品达20210吨,目前光伏玻璃的临界产能推算已低于10万容量(约99200多每日的水平),玻璃冷修加速,库存开始好转,对后续价格弹性有很大帮助。[6][7][8][9] 6. **新技术升级** - 新技术升级是这一轮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速度之一。上一轮技术变革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成本差异小,这是行业现状的核心原因。今年10月以来,企业积极布局新技术,如隆基发布HPVC2.0技术,金科发布相关技术,11月20 - 20号爱旭在珠海的BC光复国际峰会上,BC技术产业的合作、专利等方面会有发展,除BC和出光3.0技术外,其他头部厂商短期可能布局异质结技术,异质结组件全成本相比托庞组件高约五六分,但售价高约一毛钱朝上,目前盈利水平相对不错。[10][11][12] (二)其他重要内容 1. 从去年开始光伏行业面临较激烈的竞争,产业价值从较高的每瓦每月两块钱一路跌到低点时的约六毛钱,导致产业链亏损度加大,厂商进入亏欠金状态。[2] 三、海上风电行业关键要点 (一)核心观点 1. **项目进展与节奏** - 清周期项目EPC招标明确了塔统交付时间(2025年3月20号之前交付少于22台塔统,2025年5月30号之前完成全部交付),释放了广东用海问题可能解决、清州五期落地速度将加速的信号,清州五期采用集中送出,流停板招标可能大幅落地。广东的3.11、3.12项目海揽招标有明确交付时间,3.11海揽由东方电脑中标,82项目今年年底前开工,81项目明年上半年开工。江门参岛一、扬州乡参岛五、上位鸿海湾三站等项目主级招标明确要在2025年6月份之前实现主级招募,预计明年一季度开工。江苏2065计划在2014年12月或2025年1月陆续开工,明年第二季度实现单交通交付。整体海上风电项目当前进入加速节奏,主机招标加速,很多项目明年一二季度实质性交付。[14][15][16] 2. **未来展望** - 福建第二批竞配(2049项目)释放了政府端积极信号,能加速海上风电建设,其他省份如江苏、浙江、河北等的海上风电规划获批,后续还会有更多项目释放。2025 - 2026年海上风电将迎来比较清晰且高分数的发展节奏。2022 - 2024年海上风电招标并网量约14.8G瓦,已招标未并网量约15G瓦,可覆盖今年8G瓦和明年12G瓦的并网需求。2024年海上风电核准量为18.6G瓦,2020和2023年分别为6.7G瓦和12.3G瓦。目前海上风电推进节奏加快,已核准未招标量约20多万瓦,按节奏可能2025年招标,2026年开通并网,支撑2026年海上风电15 - 20G瓦建设需求。2025 - 2026年国内海上风电量增速可达50%,海外(欧洲、南美、亚洲除中国地区等)也将高速增长,欧洲地区2025 - 2026年年均增速达50%。[17][18][19][20] 3. **企业情况** - 国内的单供企业(如大兵重工、海浪企业、东方电影城科技等)已陆续获得欧洲高价格订单,2025年很多国内企业(机舱造并转组等企业)获得欧洲主机厂海上风电订单(大多10兆元以上),海外价格和盈利性好于国内,国内产业链通过直接出口可提升盈利,2025年国内陆上风电生产量较大,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风电产业链核心盈利。[21][23] (二)其他重要内容 1.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企业估值情况,之前对2025年海峰估值为90倍,在国内外需求增速高且国内企业能拿到海外订单的情况下,估值可上升到25倍。[22]
如何理解锂电当前的库存周期与产能周期?
2024-11-19 15:58
一、涉及行业 锂电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政策相关 1. **出口退税政策影响有限** - 国际贸易冲突背景下,国内出口导向鼓励政策受海外关税影响,出口退税政策有效性大幅削弱,必要性也大幅降低[4]。 - 国内锂电产业具备全产业配套能力,出口的中端产品(如光伏组件、电池片、锂电池等)在海外有足够溢价权,能传导成本和波动,所以出口退税政策对行业盈利能力、溢价权和供需趋势不构成影响[5]。 - 对于行政板块处于周期性拐点过程中,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非常有限,只会强化周期趋势,不会扭转[6]。 2. **其他政策影响** - 预期更多政策基于中央法会提交的财政体制改革,限制地方引擎债务,将高能耗行业(如硅料、负极材料等)纳入能耗考评,通过地方政府约束信贷扭曲投资程度,还有优惠电价、政府代建设备补贴等政策,消除地方政府在电站开发等方面的壁垒[2]。 (二)锂电行业周期 1. **锂电行业周期与光伏对比** - 锂电行业相比光伏更早进入周期上行过程。锂电将进入新能资本开启的多个大周期,锂电材料即将进入新的库存周期[7]。 - 光伏行业23年四季度资本开始建立后有下行再上行过程,可能还需两到三年,且基金周期在今年年底处于被动加库存状况,年初到年底硅片和电池片库存消化压力大[7]。 2. **锂电池周期** - 锂电池在20年四季度进入资本开支顶峰,之后全行业资本开支大幅减少,但2022 - 2024年行业增速负荷在40 - 50点水平,需求能快速消化存量产能[8]。 - 锂电池竞争力差异大,资产负债表差距明显,除宁德时代外的电池厂商在上一轮扩产后未实现经济流通,资产质量枯竭,而宁德时代全球受益占比40%多,更早开启资本开支周期,带动行业进入朱格拉周期[9][10]。 - 八九月份时宁德时代产能供不应求,内部拉线和超产基地显示产能缺口大,这将带动25年产能扩张相比于23 - 24年有明显恢复[11]。 3. **锂电材料周期** - 锂电材料目前处于库存周期尾声,23年开始从被动去库存到主动去库存,到24年底因下游需求(如储能等)开始进入被动去库存[12]。 - 由于前两年锂电材料行业资本开支严重不足(锂电材料缩水80 - 90%,锂电池缩水50%),20 - 25年没有新增产能释放,若明年延续增长态势且无新资本开支,明年全年无新增产能,将倒逼锂电材料明年一季度后提前备货[13]。 - 今年三月份已体现主动补库过程,若行业资本开支仍不上升,明年主动补库会更早,明年一季度锂电材料排产会比锂电制造排产和终端消费更强烈[14]。 - 目前有更多企业(从四五家到六七家甚至七八家)明年一季度满负荷生产,体现出锂电材料从今年年底被动去库存到明年年初主动补库存的周期上行过程,盈利修复势能开始显现[15]。 - 锂电材料真正的扩展周期在25年之内不可能开始,未来两年盈利能力单边上行,目前年底价格上涨只是预演,明年产能未释放且不受疫情供给压制,不同环节供需阶段差异大,涨价有排序(如磷酸铁锂为先等)[19][20]。 (三)投资建议 1. **推荐标的** - 首选磷酸铁锂材料,这轮涨价周期的高度和持续性远超市场想象[21]。 - 科技材料也是重要选择,目前估值15倍左右,价格弹性虽不如磷酸铁锂但也有吸引力[21]。 - 推荐标的如空量预能、货币进攻、外汇新能等,即便股价在高点基础上,明年仍有翻倍空间(如20倍盈利弹性修复),附属材料在盈利修复后有15倍到30 - 40点的空间[21][22]。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市场预期脆弱性** - 市场对锂电材料行业预期非常脆弱,一方面是过去加工期价格波动会引起行业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市场仍用供需平衡表简单评估行业趋势,而目前各家企业资金链枯竭,明年无资本开支条件[16]。 - 锂电材料价格上涨不仅要快速修复到可持续盈余水平(很多公司面临资本抵债、资金链枯竭、负债率高的风险),还要持续足够长时间让收益流入资产负债表,才能具备扩产能力(如ROE达到15 - 20个点,回收期七八年以内),例如03G产业材料单吨盈利要从一千五快速修正到三千到四千且持续一年才会启动资本开支,扩展周期需要一年[17]。 2. **市场预期风险提示** - 市场可能存在预期混乱风险,如短期预期各厂都能涨价甚至缺货都能涨价,可能会进入回销阶段,之后需重新确认政策等情况[21]。
哪些受益于“市值管理”
市值风云· 2024-11-19 15:58
一、涉及行业 - 包含金融(银行、保险)、房地产、建筑、交通运输、钢铁、医药、半导体、固态电池、汽车、商业航天等多个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市场走势相关 - **市场周期转换** - 从9月24日反转后,上周到上周四处于赚钱周期,周五开始进入亏钱效应周期。市场广度持续向下,应降低仓位、去除杠杆[1][2]。 - 目前资金量为1.7万亿,若降到1.3万亿以下则市场格局可能改变,1.3万以上可按牛市格局看待[3]。 - **指数与市场广度** - 北证指数虽上午飘红,但拉涨的是银行、地产、建筑等高股息板块,整体市场广度不佳。全A市场广度已早跌破中轴线,北证相对强度较强,到中轴线位置可能有抵抗[3][4]。 (二)行业相关 - **央国企市值管理** - 924相关指引调整了央国企市值管理,放宽长期迫境估值提升要求并扩大范围,如中正A500、创业板中盘200成分股纳入。上周数据显示,长期迫境企业主要分布在银行、房地产、交通运输、钢铁等传统行业[5]。 - 监管层此举可能是为改变近期游资、散户主导的妖股行情风格,但机构操作习惯制约赚钱效应[6]。 - **固态电池行业** - 固态电池处于导入前期,产业界和卖方基本认同2026年量产,目前是半固态电池较多。其中硫化物路线壁垒最高、成本最高,是日韩主导的顶流路线,宁德等企业投入较大,离湖与高能时代有业务战略合作,该路线未来最具成长性[12]。 - 固态电池板块前排表现稳定,情绪龙头未丢,今日有缩容现象,负极缩容明显但不意味着结束,调整时可能有卡位情况[11][17]。 - **医药行业** - 某医药公司做体外诊断试剂、仪器且有创造新药逻辑(投资三家专业药公司涉及阿尔茨海默症相关抗体、神经性疾病、单抗且部分已报批),目前股价30元低于45元的回购价,有内在价值[10]。 - **半导体行业** - 近期风险偏好下降,半导体行业走势较差,AI算力和应用炒作周期基本结束,相关板块走弱,明天到支撑位可能有抵抗[14][17]。 - **商业航天行业** - 科技湖涉及低谷卫星商业航天,做相控制雷达,个股连跌五天,到主要支撑位可能有抵抗,若有微电子注入预期修正,有仓位可做高抛[18]。 - **汽车行业** - 上海汽车上级机房今日高开,整体处于大盘行情下,有较大下跌可能性[19]。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长期迫境企业中,银行、房地产、房地产链、建筑相关企业接近60家[5][6]。 - 迫近股的市值分布大多在200亿以内,除银行、地产有大盘股外,其他行业大多在200亿以内,牛市前小市值股流动性折价严重[8]。 - 提到某做石墨产品(为宁德、贝特瑞等做配套)的企业,在北证中市盈率相对较低,因走固态电池、石墨负极路线有估值修复逻辑,位于湖北宜昌[9]。 - 提到可向小面积破镜行业寻找有逾节差的企业[9]。 - 提到有相关资料可通过添加hktf机器或扫码索取[11]。 - 提到某企业与华为相关的刘华5正极材料,目前未破慢线,处于收敛范围,若破云层线则不好,关注能否在慢线支撑位撑住[15][16]。 - 提到AI应用每次在行情末期炒作,今日大跌后明日修复仍可减仓[19]。
隆盛科技20241117
2024-11-19 15:58
一、涉及公司 龙盛科技[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业务发展历程与主业情况 1. 公司最初做商用车一甲油业务在越南领先,18年并购威严定义开拓新辽车电机铁芯市场,2020年后电机铁芯业务随新辽车快速增长而发展[1]。 2. 传统电机铁芯业务开拓众多新势力和传统自主新能源品牌客户,实现稳健快速增长,一加二业务开拓乘用车混动一加二产品市场,混动增长是近两年重要拉动因素,公司布局良好[2]。 (二)业绩与估值 1. 今年业绩有50%以上增长,达2.3亿,2025年规模有望达3亿以上,增速超30%,对应2025年估值20倍出头,后续估值扩张空间广阔[2]。 (三)战略合作与新业务布局 1. **与重庆茂茂汽车驱动公司合作(11月1日公告)** - 合作公司龙盛占股51%,目的包括加强与塞里斯配套深度广度。之前做电机铁芯单车价值量五六百块,将向半总成领域拓展,半总成单车价值量在1500 - 20000之间,还将加强在川渝地区布局和对塞里斯客户合作[3]。 2. **与银河航天战略合作(3月公告)** - 银河航天致力于低轨通讯卫星开发等,是国内卫星互联网和商用航天领先的独角兽公司,威廉精密具备精密加工等能力。两者合作有望拓宽龙盛核心能力,打开成长天花板[4][5]。 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6月18日公司表示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做重点应用研制工作,优势在于精密加工制造knowhow理解和有应用场景。7月31日无锡当地报道公司未来人形机器人开发重点在快速精密定位等领域,计划三年内在生产现场应用20 - 30个人形机器人,未来产线端抓取精度优于0.1毫米,搬运重量超20公斤[6]。 4. **商业航天业务** - 公司在商业航天主要产品是卫星姿态控制机构产品,这是卫星在轨运行成功的核心部件,产品包括卫星太阳翼铰链等,已有较多产品落地。公司有长时间布局和产业knowhow积累,威廉中甲三系航空航天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基建部分,与航天合作将在卫星多个模块精密加工深入合作,三期厂房投资满足产能需求提高业务能力[7][8]。 (四)公司能力与发展前景 1. 公司传统业务转型成功,主业扎实,业绩快速增长,具备估值扩张空间[9]。 2. 新兴业务布局多,底层能力是精密加工平台性公司,能将精密加工能力复用到不同下游领域,在汽车车轨级业务积累的生产管控能力可复用到其他业务,如人形机器人、卫星通信等[9][10]。 3. 近两年业绩增速快,在人形机器人和卫星业务扎实推进产业进度与合作,值得持续看好推荐[11]。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银河航天已成功发射多颗低轨宽带通讯卫星,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讯卫星实验星座叫小赤柱网[5]。 2.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业务不仅有设想,已经有具体布局、生产场景应用、制造探索和优化提升[6]。
如何看待A股和几类资产的背离
2024-11-19 15:58
一、涉及行业与公司 未明确提及特定公司,涉及行业包括金融(证券相关)、科技(AI、新能源、半导体等)、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卫星和商业航天)等多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市场调整相关 1. **A股调整原因** - 本轮A股调整与多种资产背离有关,如A股和汇率、港股、商品等存在背离情况。其中A股和汇率背离指数达到最高点,历史上这种背离到极值时不稳定,通常不会超过30个交易日就会修复。[1][2][3][4][5] - 从汇率角度,人民币汇率自9月30日高点后一直在贬值,而A股此前在汇率贬值时上涨,这种背离背后有多种因素,如美元指数影响汇率,A股受自身因素影响。[2] - 从港股角度,港股与美元走势同源,10月8日以后美元表现强,港股偏弱,与A股走势也存在对比关系。[6] - 从商品角度,商品反映当下基本面情况,股市反映中期预期和短期流动性,两者表现偏割裂。[7] 2. **市场近期表现及原因** - 本周市场较11月以来有明显降温,沪指本周下跌四个点,日均成交量缩量两千亿左右,重要指数出现周四和周五连续两根阴线。[10] - 从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来看,有明显回落,如涨停加数从上周的200家上下骤降到本周二的115家,随后回落到100家之内;两融余额周四开始回落;上涨股数周四和周五红盘股数在千值以内。[11] - 市场降温原因包括全球特朗普交易可能导致势力上升和通胀,全球资金流动受影响,人民币贬值,港股率先走落,美股反馈稍慢;监管层倡导资金回归理性投资规范部分投机行为;指数在当前位置历史上积累较多成交量有整理需求;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虽制造端和消费有改善迹象但还未达到大规模资金入场条件。[12][13][14] 3. **后市展望** - 中长线对9 - 14日以来的趋势充满信心,中短期处于政策偏空阶段,但考虑到11月底到12月中上旬是重要政策观察时间点,不排除小修复。[15] - 周五美元指数小幅度回落、美元人民币汇率有变化、恒指有止跌迹象,若维持到周一,A股可能有小修复;A股尾盘破盘现象可能是短线调整尾声信号;量能维持在1.8万亿左右或更多时,产业趋势或成长方向题材有交易机会。[15][16] (二)行业板块相关 1. **AI行业** - **软件类**:海外AI应用进入变现期,如F1的Q3净利润同比增长300%,Palantir的Q3业绩和全年指引超预期;未来一段时间AI模型供给动态丰富,如OpenAI可能计划推出新模型,字节可能发布视频生存大模型等;海内外AI agent取得突破性进展,如10月23日Quality 3.5上线新功能,国内智智推出智能体等,这可能提高AI信息连接效率并改变连接交互模式,除软件层面外,AI智能硬件方面可能有关注机会,下周有国内AI演训可能发布新品,11月21日英伟达公布业绩等。[16][17][18] - **延伸方向**:AI产品出货可能使人生机器人产业化,关注产业链增加,国内以华为为首的人性智器产业链在政策支持下会有突破进展,如华为全球智商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即将启动;还可关注11月份上线的FSE v13版本等。[19] 2. **新能源行业** - 本周新技术方向如DC电池和固态电池表现强,此前行业压制因素包括供需关系相对弱和特朗普上台可能带来的RN法案相关风险,但目前公司格局价格进入底部区间,行业供给侧有改变信号,公司盈利有好转迹象,市场对特朗普上台的利空可能已充分考虑,美国新能源贸易及政策对行情影响相对有限,资金对新能源板块的关注和流入有提升,建议关注有成长逻辑的企业,如光复机器电池等;11月5日财政部公布关税调整,部分光伙旅店出口税下调,对基本面影响可参考东吴电机团队意见。[20][21][22] 3. **自主可控国产化相关** - 这是偏中长期逻辑,特朗普胜算强化自主可控产业逻辑,此前美国对中兴、华为等科技公司打压,拜登任期内也延续打压政策,近期有封锁加码信号,如台积电可能暂停对中国大陆AI芯片企业代工供应。我国决策层坚定引导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实现自主可控是国家战略方向,相关产业如半导体(光刻机、零部件、EDA软件、光刻胶等)、AI方面(先进功能、HDM等)、计算机中间链、工业软件、高端触控机床、核心医疗器材、电子测量仪器、信创等有望享受估值提升。信创产业链受宏观经济压力增速放缓,10月8日人大常委会议通过政策有望改善党政信创业务。[23][24][25] 4. **航空航天相关** - **低空经济**:虽有回调但有产业层面变化,国家层面要成立专属司局,地方政府如深圳、上海等有成立产业基建或国资平台的计划,低空基建可能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压力缓解。[26] - **卫星和商业航天**:此前市场分歧在于星座组网后的应用和变现,现在卫星出海成为产业趋势,如巴西希望引入上海恒星卫星,11月18 - 19日巴西G20峰会可关注是否有合作披露;发射端技术问题逐步解决,10月13日火箭试飞有成果,可关注下周火箭第六次试飞情况。[27] (三)政策相关 1.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事实指引(事实管理14条),正式文件与征求意见稿相比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表述被删除,虽不是取消异动公告(交易所已有规格),但表述删除可能对市场和活跃资金风险信号有提振,下周PB比较低的国企体可能获资金额外关注。[28] 2. 并购重组方面,九月以来有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终止情况,投资选择上要去伪存真,可更重视央企的重组公告和预计。[29]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A股大小盘分化明显,之前做的大小盘轮动指标显示本轮小票表现更好,大票相对偏弱,分化到高位后可能向中大盘市值股票切换,到年底这种修复或中途回归可能有偏确定性收益。[7][8] 2. 蓝筹及大盘风格本周有回升,红利股有防御属性在市场降温时抗跌,成长方向中AI软件类、新能源新技术分支有超额收益。[12] 3. 周末政策方面除证监会发布文件外,还有深圳计划鼓励病毒重组,相关文件不断落实,这方面也可关注。[29]
化债落地,轻装前行
2024-11-19 15:57
一、涉及行业 - 财政相关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化债相关 - **化债规模** - 2023年年底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1][5]。 - 化债方案为“6 + 4+ 2”,其中6万亿是提高专项债限额空间分三年实施(如2024年年底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从29.52万亿增加6万亿达到35.52万亿,每年2万亿),4万亿是从未来新增专项债中连续五年每年安排8千亿用于化债(今年已发8400亿完成目标),2万亿是棚户区改造的隐性债务偿还(2029年后按原合同偿还,此次未给出具体解决方案,所以常以“6 + 4”表述)[16][17][20][26]。 - **化债效果** - 化债本质是低息专项债置换高息隐性债务,估算五年能节省利息支出6000亿元左右[1]。 - 11月8日会议的化债方案整体符合预期,10月12日会议已给出暗示,只是节奏略超预期(如专项债限额提高今年开始实施,会使年底两个月专项债发行放量)[23]。 (二)财政收支平衡相关 - **收支缺口** -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年初预算22.4万亿收入、28.5万亿支出,中间缺口靠往年节转结余和4.06万亿预算内财政赤字(中央3.34万亿国债、地方7200亿财政赤字)填补;前九个月财政收入增速 - 2.2%,与年初预估全年增速3.3%差5.5个百分点,若按 - 2%增速线性外推,第一本账可能有1.2万亿左右收支缺口[7][8]。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7.1万亿收入、12万亿支出,中间缺口靠3.9万亿专项债和1万亿特别国债填补;7.1万亿收入中85%来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土地财政),过去三四年土地市场成交冷清,今年前九个月降幅达20.2%,若按全年 - 20%增速推断,第二本账将产生1.4万亿左右财政收支缺口,两本账加起来约2.6万亿缺口[9]。 - **应对方式** - 增发国债未在此次人大常委会用到,历史上共做过四次(98 - 00年、去年),增发属于超常规工具,去年增发不代表今年增发,虽然中央财政赤字率有提升空间,但不意味着马上提高[10][11][12]。 - 存在限额空间,如2023年年底国债还有8300亿限额空间、地方一般债6800亿、地方专项债7500亿,但限额空间在地区间分布不均匀,且23年年底地方一般债和专项债限额空间较22年年底明显下滑,国债相对稳定[13]。 - 可利用央行利润上缴(1.6 - 1.7万亿)和往年节转结余(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0亿左右、地方1.3万亿左右),总量3 - 3.2万亿,足以应对财政收支缺口[20][21]。 (三)对经济影响相关 - **地方政府** - 化债方案帮助地方政府缓和压力,但只是中央认定口径下的压力缓解,还有其他债务(如按城投平台有息债务60万亿,扣掉14.3万亿后还有40多万亿),且地方政府债务根源是财权事权不匹配(如2023年财政预算收支中,收入中央46%、地方54%,支出中央14%、地方86%),化债未从根本解决问题,后续前行速度还需观察[25][26][27]。 - 地方政府面临财权事权不匹配,土地财政和债务融资成为重要收入来源,现在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和税收有拖累,土地财政也受影响,后续需要从财税改革等方面解决发展模式问题,如财权下放或事权上收等[27][28][29]。 - **宏观经济** - 现阶段企业部门资本回报率下行、居民部门面临房价下行且房贷率相较于理财收益率偏高、地方政府严控新增杠杆,只有中央政府具备加杠杆潜力,10月12日会议提到中央财政杠杆率还有上升空间,明确中央加杠杆是宽信用主要抓手,这对稳增长和逆周期调节信号意义显著[31]。 - 11月8日会议未给出明年经济目标、财政赤字等答案,12月的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会给出明确的方向性和程度判断,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加码必要性大,宽信用财政发力后央行会做宽货币配合,这将使市场流动性充裕,对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是利好[32][33][34] 三、其他重要内容 - 在隐性债务规模统计上,官方口径(纳入政府监测平台)和市场估算(按城投平台有息债务)存在差异,如按市场估算18年到23年隐性债务规模翻倍,按官方口径则是减半[4][5]。 - 在专项债理论发行规模上,如2024年理论上若把7500亿限额空间全部用完,地方专项债能发到4.65万亿,但限额空间存在地区分布不均匀问题,中央会进行一定的调节操作[15]。 - 在化债操作历史方面,过去通过发行特殊债融资债化解接近4万亿隐性债务,其额度主要从地方一般债和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拿出,如2020年国债限额空间因超发国债出现明显下降(超发指超过当年新增额度使用了存量限额空间)[14]。
连线AI产品榜
AIRPO· 2024-11-19 15:57
一、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人工智能(AI)行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 提到的公司有豆包、海螺、皮卡、智杰、海易、微软、Salesforce、抖音等[14][15][16][12][24][13][1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国内AI模型发展情况 - **增长迅速且出海表现强势** - 国内的一些国产AI模型如海螺、皮卡等增长速度很快,海螺9月份增长率为827%,10月份为2700%(华南海外数据)[4]。 - 部分国产模型出海后在海外接触度很高,增长速度和绝对体量比在国内大,如在海外AI网站的流量增长比国内快[5]。 - 以豆包为例,其APP端月活量增长迅速,理论上有很高的上限,因为它拥有庞大的海内外客户群体[14]。 - 智杰在海外搞教育的产品,其APP的MAU增长了69.2%,新增用户占比达80%,主要是因为推广、投放广告力度大[15]。 - **国内网站流量生态影响** - 国内网站流量生态较弱,百度掌握大量流量,国内厂商不太在乎网站流量,更多关注APP或客户端,这导致国内AI应用在网站上的发展受限[5]。 - 例如海螺的产品在微信传播后,从传播到实际使用存在断层,因为从微信到网站使用体验不好,影响了实际使用人数[7]。 (二)海外AI发展情况 - **与国内发展逻辑不同** - 海外很多是QB端产品,数据表现与国内是另一条线,如Edwin Lovett等公司靠AI提升业绩[18]。 - 在海外,AI在广告领域有重要作用,能让广告更好匹配,提高广告素材管理调整效率,如在Google Play上架应用时AI可生成详情页,提高转化率[19]。 - 海外有像AdMob这样的广告中介,AI在其中发挥作用,如帮助生成广告素材、提高广告效果等[19][20][21][22]。 (三)AI在其他方面的影响 - **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 在传统行业应用中,如医疗、供应链优化等方面,AI的介入更多是提升效率,对收入的直接贡献不大[23]。 - 但Salesforce推出的客服相关工具是个例外,它能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借助AI处理客服问题,提升效率[24]。 - **关于AI数据增长的可持续性** - AI数据(包括海外可发动机数据)暴涨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产品所属公司的资源和渠道,如果资源和渠道可持续,那么数据增长就有可持续性,如Copaline产品[33]。 - 目前有观点认为虽然AI应用还未达到特别爆炸的层面,但由于情绪因素导致数据和关注度较高,并且现在的产品形态(如APP)在当前硬件生态下可能是最佳的,新的硬件产品形态(如Meta的眼镜、百度的耳机等)出现可能会带来新的爆发点[34][35]。 三、其他重要内容 - 提到了一些公司产品增长背后的运营因素,如皮卡增长是因为新功能(可对人物进行变形等操作)推出,加上在这个时间点有运营和投放[17]。 - 提到了AI在微信中的渗透率提高,如微信搜索、图片识别、输入法等都融入了AI能力,这对其他独立产品可能产生影响,如搜索功能在微信中的强化可能会使一些第三方搜索的用户群体减少,有流量和渠道优势的品牌会更加明显[28][29]。 - 提到了大厂在AI发展中的路径,如微软将扩发量调到3.5%左右做UPS提升,Salesforce把AgentForce加到以前的CRM场景里做赋能提UPS,这种做法比较常见,而像ICP、Loading这样的做法比较少见[25]。 - 还提到了关于程序员使用AI提升效率的例子,通过计算得出如果程序员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写代码时间)效率提升10%,整体效率提升约30%,并探讨了这种效率提升对公司人力成本的影响[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