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粤开宏观】经济恢复继续承压,亟需增量政策支持
粤开证券· 2024-09-14 20:01
经济恢复承压,需增量政策支持 - 8月生产、消费、投资数据同步走弱,出口数据走强[12] - 需求不足制约生产,产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低迷[12,13] - 消费仍较低迷,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和暑期出游需求带动耐用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小幅回暖[12] - 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但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同比降幅略有收窄,中央和地方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支撑基建投资[12,15] 行业景气分化 - 需求分化导致不同行业间景气分化,如交通出行行业和汽车电气机械制造业表现迥异[17,18,19] - 新旧动能转换导致同一行业内景气分化,如汽车行业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表现迥异[20,22] - 设备投资高增,但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生产未显著上升,受房地产和地方基建投资低迷拖累[21,23] 政策建议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如追加赤字增发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24] - 支持性的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如降准降息、加大结构性政策支持[24] - 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尽快扭转房地产价格下行预期[25]
【粤开宏观】逆周期政策仍需发力,增量货币政策“箭在弦上”——8月金融数据点评
粤开证券· 2024-09-14 18:30
总需求仍不足,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 - 8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1%,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2] - 新增社融3.0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81亿元[2] - 政府债券净融资1.6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4371亿元[2] - 8月以来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新增专项债规模为7964.9亿元[2] 经济活力较低 - M1同比下降7.3%,连续5个月负增长,且降幅进一步扩大[6] - M1-M2剪刀差为-13.6%,较7月末的-12.9%进一步下降[6] - 居民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企业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均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2] 需求不足问题从居民扩散至企业 - 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持续低迷,折射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9] - 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开始走弱,中枢明显下移[9] 物价持续低迷 - 8月PPI同比下降1.8%,连续23个月下滑[12] - 核心CPI同比增速仅为0.3%,是近三年最低值[11] 货币政策可能方向 - 将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14] - 可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14] - 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14]
【粤开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研究(一):当前国内资产的宏观交易主线及未来价格走势
粤开证券· 2024-09-09 11:41
股票市场分析 - 银行、公用事业等高息股板块持续强势,资金抱团[2][3] - 保险资金和ETF被动基金是推动银行股上涨的重要增量资金[4][5] - 银行股具有价格波动小、业绩和分红稳定的特点,适合在当前低风险偏好环境下配置[6][7][8][9][10][11] - 预计高息股抱团行情将持续演绎,国有大行具有较高配置价值[26][27] 债券市场分析 - 债市整体走牛,收益率持续下行,主要由于经济弱复苏和债券供需失衡引发"资产荒"[30][31][32][33] - 8月中下旬债市出现调整,主要受央行监管、成交量萎缩、信用债调整等因素影响[31][32][33] - 预计收益率将维持低位震荡,建议等待调整结束后的配置机会[32][33]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 国内大宗商品整体表现弱于国际,主要由于国内经济基本面较弱[36][37][41] - 螺纹钢、铜等品种在经历前期大跌后有所反弹,但整体反弹空间有限[41][42] 汇率分析 - 8月以来人民币快速升值,主要受美元指数偏弱和出口企业集中结汇影响[42][43][44][45][46] - 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仍可能保持上行,但单边大幅升值可能性较低[46]
【粤开宏观】如何理解城投“退平台”与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
粤开证券· 2024-09-05 22:00
城投"退平台"特征 - 自2023年7月以来,城投"退平台"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24年9月5日达到643家[2] - "退平台"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和重庆等地区,占比64.9%[3] - "退平台"企业以区县级为主,占比75.0%[4] - "退平台"企业主体评级以AA、AA+和无评级为主,占比分别为31.9%、31.1%和28.5%[5] 城投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特征 - 自2023年10月以来,城投公司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声明"本企业为市场化经营主体"的现象不断增多[6] - 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城投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区[7] - 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城投企业以地市级和区县级为主,占比分别为54.2%和44.8%[8] - 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城投企业主体评级以AA+级为主,AAA、AA+、AA级占比分别为15.8%、55.2%和28.2%[9] 城投转型的影响 - 城投"退平台"和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有助于缓解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名单内外企业定价将逐步分化[23] - 城投公司需从内部改革、业务拓展、融资创新、风险防控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着手实现实质性转型[25] - 监管部门需关注和引导"退平台"及声明市场化经营主体企业的后续发展,防止出现"一退即死"、"一转即死"的局面[26]
2024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分析:【粤开医药】医药行业业绩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粤开证券· 2024-09-03 22:30
1. 2024H1 医药运行情况分析:整体承压与局部分化,创新药、血液制品、医疗耗材等板块表现较好 (一) 2024 上半年医药哪些板块业绩表现较好? 1. 从行业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医药制造业增速放缓,中成药、西成药、一次性耗材、口腔设备与材料等出口业绩较好 [20][21][22][23] 2. 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整体承压前行,化学制剂、血液制品、医疗耗材等板块表现较好 [25][26] (二) 2024 上半年影响医药行业业绩因素有哪些? 1. 技术升级、出海掘金、政策护航等三大积极因素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29][30][31][32] 2. 价格持续走低、投融资低迷、产业链"去中国化"等三大负面因素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 [34][35][37] (三) 2024 下半年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1. 创新药面临较大的增长空间,患者基数、渗透率、治疗费用是决定因素 [39] 2. 血液制品刚需属性较强,供给侧改善推动行业迈入高景气阶段 [40][41] 3. 品牌中药具有量价优势,业绩相对稳健可持续 [42] 4. 医疗耗材业绩改善信号明显,关注一次性耗材、集采耗材和创新耗材 [43][44] 2. 行情回顾 (一) 市场表现 8月医药生物指数收跌3.28%,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1位,跑赢沪深300指数0.22个百分点 [44][45][46] (二) 资金流向 资金成交额方面,8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10872.06亿元,占全部A股8.28%,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2位 [50][51] (三) 行业估值 截至8月30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25.95X,环比上月下降3.10% [53][54] 3. 行业要闻:美国医保谈判落地对创新药行业影响几何? 美国医保谈判落地,10种Medicare Part D涵盖的药品降价幅度为38-79%,降价幅度中位数为66% [55] 短期来看,制药企业及相关方的利润依然有所保证;中期来看,制药企业与商业保险、PBM将就新的价格体系进行重新博弈与分配;长期来看,全球创新药支付趋紧,IRA法案将对全球创新药开发策略、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55]
【粤开宏观】出口系列研究之二:如何看待产业外迁与企业出海?
粤开证券· 2024-09-03 10:32
产业外迁趋势及应对 - 近四分之一的商品分项出口份额回落超1个百分点[14] - 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外迁至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国家[17] -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外迁至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17,20] - 电子信息制造业下游装配组装环节主要迁入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21,23] 新一轮企业出海特征 - 企业主体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汽车、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等行业[29] - 出海动力从跟随外资转向主动开拓新市场、应对贸易壁垒[32] - 出海目的地从东南亚扩展至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发达经济体[33] - 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依赖国内供应链体系[35] 产业外迁风险及应对 - 警惕产业"空心化"风险,制造业占GDP比重过快下滑[55,56] - 关注新旧动能转换期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57,58] - 重视相关行业的就业压力风险[59,61] -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出海、打造新的比较优势[62,63,64]
出口系列研究之二:【粤开宏观】如何看待产业外迁与企业出海?
粤开证券· 2024-09-03 10:03
产业外迁趋势及影响 - 近四分之一的商品分项出口份额回落超1个百分点[14] - 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外迁至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国家[17] -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外迁至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17,20] - 电子信息制造业下游装配组装环节主要迁入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21,23] 新一轮企业出海特征 - 企业主体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汽车、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等行业[29] - 出海动力从跟随外资转向主动开拓新市场、应对贸易壁垒[32] - 出海目的地从东南亚扩展至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发达经济体[33] - 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依赖国内供应链体系[35] 产业外迁的驱动因素 - 中国在低端制造环节的成本优势向新兴经济体转移[38,39,40,41] - 主动为国内产业升级腾挪空间[43] - 中国在营商环境上的相对优势有所缩小[44] - 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全球产业链布局[46,47] 产业外迁的风险与应对 - 短期内对出口整体影响有限,但需警惕产业"空心化"风险[48,49,50,51,52] - 可能引发宏观经济波动和就业压力上升[55,57,59,60,61] -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企业出海、打造新的比较优势等[62,63,64]
【粤开宏观】当前宏观政策面临的两大“叙事陷阱”
粤开证券· 2024-09-02 13:22
宏观政策面临的挑战 -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看实际GDP增速,导致当前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背离,削弱了政策稳增长的紧迫性[5] - 宏观政策容易受到诸如"大水漫灌"等污名化指责,限制了政策稳增长的力度[15] 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 供需形势变化,通胀从"易涨难跌"转为"易跌难涨"[19] - 政策效果边际减弱,同样的刺激力度,在过去属于强刺激,如今可能只相当于弱刺激[21] 重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 高度重视物价指标,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名义GDP增速[25] - 财政政策应更多盯住支出增速目标,而非赤字率目标,真正做到逆周期调节[26] - 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应该是对称的,应对物价低迷与抗击通胀同等重要[28] 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31] - 货币政策应承担起稳定物价的职责[33] - 尽快稳定房地产、股市等资产价格,改善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提振市场信心[33] - 推动收入分配、财政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长期问题[35]
【粤开宏观】中国式现代化的财税改革逻辑
粤开证券· 2024-08-28 21:34
宏观税负稳定 - 要稳定宏观税负水平,不能持续下降[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2] - 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61] - 要完善预算管理,将政府所有收入纳入预算[60] 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调整 - 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适度上收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64][65][66][72][79] - 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68][69][85] 财税体制改革服务国家战略 - 财税体制改革要为国家重大战略落地提供制度支持和财力保证[72][73] - 要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和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73] 构建现代财税制度 - 要将政府所有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强化财政资源统筹和公平性[74] - 要完善预算制度,统一预算分配权[74]
【粤开宏观】注册制改革的评估与建议
粤开证券· 2024-08-27 11:49
注册制改革成效与不足 - 资本市场透明度显著提高[16] - 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所提高,支持中小型科创企业的能力显著提高[17] - 法治环境有所优化,投资者保护水平显著提高[18] - 关键制度如发行定价、交易制度等获得系统性重塑[19] - 新股发行速度与退市速度不匹配,退市进展偏慢[20] - 长期资金入市比例仍较低,缺乏丰富的衍生工具[21] - 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仍待加大[22,23] - 部分交易机制逐渐"老化",不利于与国际接轨[24,25,26] 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议 - 明确上市绿色通道机制,加快建立科创板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28,31,32] - 理顺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的关系,加大地方股权交易平台的建设力度[33,34] - 研究推出符合中国市场特色的做市商激励制度和T+0交易制度[36,37,38,39,40,41,42] - 完善"吹哨人"制度,提升奖励并加强对"吹哨人"的保护[44,46,47,48] - 增强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的协调性,完善鼓励支持长期资本入市的税收政策[4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