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4年第2季度(总第58期)
中国银行· 2024-04-01 00:00
经济展望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预计二季度增长5.1%左右[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3] - 2024年中国经济金融主要指标预测:GDP增长率为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5.5%[88] 消费趋势 - 消费增速加快,服务消费持续好于商品消费[5] - 二季度,中国服务消费有望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消费贡献度不断走高[9] - 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预计将激发新增汽车、家电需求,拉动GDP增长约0.16-0.5个百分点[9] 制造业投资 - 制造业投资内生动力持续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和民间制造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4] - 2024年将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17] - 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有望拉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左右[18] 外贸与投资 - 2024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2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7%[31] - 东盟地区对全球制造业投资的吸引力增大,2023年绿地项目公告数量增长37%[31] - 中国出口目的地结构变化明显,新兴市场在中国出口比重提升[31] 房地产市场 - 2024年1-2月,一线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0.5%和29.3%[42] - 2024年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5.9%,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3.8%[44] - 2024年以来,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4.1%、29.7%和20.2%[50] 融资与金融政策 - 202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新增累计8.06万亿元,同比少增1.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9298亿元[64] - 企业债券净融资6592亿元,同比多增129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958亿元,同比少增3320亿元[64] - 2024年二季度,融资总量将稳步增长,货币信贷将保持较快增长,对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资金支持将保持在较高水平[65] 股市与债券市场 - A股经历深度探底后小幅回升,市值下降11.1%,但日成交量和金额创新高[83] - 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2876%,比去年末下降27个BPs[75] - 期限利差小幅上升,信用利差稳中有降,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较快[77]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4年第2季度(总第58期)
中国银行· 2024-04-01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步伐依然缓慢,银行业规避风险意愿上升,规模扩张持续放缓;息差提振效应不再,盈利能力下滑;部分行业风险凸显,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加。[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银行业助力金融A强国建设,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自身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稳定提升,资产质量持续向好。[1] -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金融强国应有之义,本次报告将围绕科技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产业金融支持长三角以及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全球银行业支持产业体系建设的趋势等专题进行研究。[1] 报告内容总结 全球银行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1. 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持续存在[2][3][4][5] - 全球经济增长步伐仍然缓慢,银行业经营承压 - 全球基准利率依然维持高位,银行业风险回升 - 强监管防风险,保障银行体系稳定发展 - 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涌现,赋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2. 全球银行业经营呈现新特点[22][23][24][34] - 规模增速持续放缓 - 盈利规模有所回落 - 资产劣变风险增加 - 资本状况相对稳定 中国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1. 经济回升向好,银行业经营环境持续优化[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 - 宏观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银行业加大支持力度 - 财政货币政策把握时度效,推动银行业切实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 -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全面有效保障银行业发展 2. 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金融力量[59][60][61][62][63][64][65][66][67][68][69][70] -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驱动资产负债规模增长 - 净息差降幅收窄,非息业务面临结构性机遇,共同助力营收增长 - 资产质量基本稳定,但部分领域存在一定风险 - 合理计提拨备,强化成本费用控制,助力盈利常态化增长 - 规模增长加大资本消耗,但利润巩固内源资本补充,叠加多元化外源资本补充,资本充足情况良好 专题研究 科技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发展[74][75][76][77][78][79][80][81][82] 1.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 中国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3. 相关政策建议 创新产业金融模式,支持长三角产业发展[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 1. 长三角千亿级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 长三角千亿级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 银行服务千亿级产业的策略建议 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与银行发展[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 1. 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2. 银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问题 3. 政策建议 全球银行业支持产业体系建设的趋势[109][110][111][112][113][114] 1. 积极支持产业体系智能化转型,助力高科技企业成长 2. 积极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宏观观察2024年第20期(总第531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五:如何理解拓展我国中间品贸易新增长点?*
中国银行· 2024-03-19 00:00
业绩总结 - 我国中间品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中间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7.3%[13] - 中间品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不断上升,2013年达到58.8%,近年虽有下降但仍在53%以上[11] - 出口中间品占比持续提升,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大国[7] - 新三样中间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出口型经济体增长较快[15] 用户数据 - 到2025年,全球数据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11万亿美元[9] 未来展望 -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自贸协定网络已包括28个国家和地区,对其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38%[1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优化海外仓布局[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我国中间品出口主要目的地为德国、越南、墨西哥,占比持续增加,而美国、日本占比呈下降趋势[14]
宏观观察2024年第18期(总第529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 2024-03-19 00: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指示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4][5][6][7]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2003-2022年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年均增速为26.4%,2017-2022年年均增速仍高达8.4%[9] - 2015-2019年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6.5%,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2.5%-3%的区间[10] - 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年,可增加17%[11] 中国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 - 2012-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升至41.5%[19] - 2023年,我国全年网上零售额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7] - 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4.8%[17] 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发展 -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5.8%和37.9%[18] - 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同比增长76%,中国约占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的六成[19] 公司发展建议 - 公司建议夯实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制度性基础,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劳动者队伍,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劳动资料[20] - 建立跨界合作的生态联合体,推广“大企业共建、中小企业共享”的平台生态赋能模式,打造全流程全方位智能制造与服务体系[21] - 利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产业引导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数字技术领域攻关,加快发展具有战略优势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业,形成特色数字产业集群[21] -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统筹提供投行、资管、保险、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21]
宏观观察2024年第19期(总第530期):从洋浦开发区发展看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思考*
中国银行· 2024-03-19 00:00
中国外资吸引力 -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吸引外资企业进入,形成双赢、互补的经贸关系[3] - 中国利用外资形成支柱产业,推动就业增长、劳动收入提升与城镇化发展[4] - 激发外资“鲶鱼效应”,增添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4] 海南自贸港建设 - 洋浦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样板,拥有全国突破力度最大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4] - 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效果受市场波动影响,对外资吸引力有限[7] - 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透明度和预期确定性有待提高[7] - 海南自贸港要素禀赋存在短板,难以适应高水平开放要求[7] - 海南自贸港建设需借鉴国内外经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园区[9] - 海南自贸港需加快形成主导产业链,提升政府管理体制和人才队伍建设[10] - 海南自贸港要以康养产业为新赛道,发展银发经济,提供重要指导[11] - 海南自贸港要在制度型开放上体现独特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12] - 海南自贸港要以宜居宜业宜游为出发点,打造美丽海岛形象,吸引国际投资者和高端人才[12] - 海南需要提高无季节性对人流的吸引力,加强边境管理与服务管理水平[13] - 海南要借鉴新加坡等地好的做法,推动人居环境的设计规划和文旅产业高水平经营管理[14]
宏观观察2024年第17期(总第528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三:超长期特别国债成为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抓手*
中国银行· 2024-03-12 00:00
财政支出 - 2024年财政支出力度将明显增强,广义财政赤字率为7.2%左右,财政赤字、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合计8.96万亿元,超过2023年的财政支出[4] - 预计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拉动2024年GDP增长0.68个百分点,合计增量资金将拉动约1.6个百分点的GDP增长[12] - 预计2024年财政政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主要投向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领域[11] 政府债务率 - 中央政府整体负债率为21%左右,处于国际较低水平,采取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是较好的政策选择[6] - 云南、甘肃、广西、天津、吉林等地政府债务率、城投债务率和广义债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7] - 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政府债务率、城投债务率和广义债务率相对较低[7] 超长期特别国债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出市场预期[4] - 本轮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投资建设,与过去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更加相似[9] - 超长期特别国债能够通过延长债务期限缓解地方债务压力,平衡经济提振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10]
宏观观察2024年第16期(总第527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二: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激发多大投资潜能?*
中国银行· 2024-03-11 00:00
产业投资 - 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拉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5个百分点,带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左右[1] - 从1998年以来的制造业投资周期来看,我国经历了三轮较为完整的工业投资周期[2] - 当前我国制造业投资处于本轮周期的下行阶段,尚未进入全面补库存阶段[3] - 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更加注重从“存量”中挖掘投资增长点,有利于为开启新一轮周期铺垫基础[3] - 设备更新改造能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一定支撑,2022年改建投资增长9%,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个百分点左右[4] 市场需求 - 本轮设备更新改造将增加市场对于工业产成品的需求,推动物价水平逐步回升,改善居民和企业预期[4] - 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推动内需回暖、提振市场预期的重要着力点,有助于扩大投资、稳定增长[4] 技术升级 - 设备更新改造也是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途径,要求鼓励先进、淘汰落后[4] - 本轮设备更新改造的重点在于以提高技术水平为牵引,提高先进产能比重,优化工业部门生产供给[5] - 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由1.7上升至1.9,第二产业数字化生产力仍有提升空间[5] - 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5] 节能环保 - 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5%,能耗降低节奏较2017-2021年明显放缓[6] - 设备更新将降低产能设备能耗、减少排放作为重点方向,推动企业开展更新改造[7] - 《能效新规》将设备用能定为准入、节能和先进三级水平,基本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7] 资金需求 - 预计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将带来约9500亿元左右资金需求[10] - 高校设备更新改造将释放约2000亿元左右的高校设备更新需求[11]
宏观观察2024年第15期(总第526期):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一: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潜力有多大?*
中国银行· 2024-03-11 0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2.5%[3] - 2023年全年,我国商品零售额增速仅为5.8%,远低于服务零售额增速20%[4] -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5] - 2009年至2011年,我国中央财政累计补贴320亿元,年均约150亿元,有效促进了居民消费升级[6] - 2011年,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量和回收量突破3000万台,销售额超1100亿元,占当年家电总销售额比重约20%[6] 未来展望 - 本轮“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每年激发新增汽车、家电需求分别为6293亿、4202亿或2109亿元,分别将拉动GDP增长约0.5、0.33或0.16个百分点[8] - 2024年小家电市场规模增速为5.3%[11] - 新能源汽车、新型家电需求分别将拉动GDP增长约0.22、0.11或0.04个百分点[1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我国汽车、家电市场正在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增加了政策实施难度[11] 其他新策略 - 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完善补贴方案、能耗标准等配套措施,建议配合“新能源汽车下乡”“新型家电下乡”等进一步扩大政策效果[20] - 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创新研发,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绿色化智能化的置换需求[20]
宏观观察2024年第13期(总第524期):消费投资良性循环:逻辑、潜力与路径*
中国银行· 2024-02-23 00:00
消费转型升级 - 中国正处于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具备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潜力[1] - 中国应适应消费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加大对具有消费潜能的领域的投资[1] - 中国需多措并举,从稳定预期、优化环境、创新政府投资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以提振消费意愿[1] - 中国应加大农村地区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激发其在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潜力[1] - 中国需进一步释放居民在汽车、住房、绿色消费等领域的消费潜能[1] 消费数据 - 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到82.5%[6] - 2023年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1万亿元,约合6.66万亿美元,占美国的79.9%[6] - 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2.38万亿元,增长15.6%[8] - 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8] 消费市场 - 2024年中国咖啡市场份额第一品牌为瑞幸咖啡,超过星巴克[11] - 2022年中国出口至RCEP成员国的化妆品总额达15.1亿美元,同比增长53.8%[11] - 农村地区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均高于城市地区,2023年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达到83.8%[11] - 农村地区耐用消费品市场未饱和,2022年农村居民家用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拥有量较低[12] 老龄化趋势 - 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消费需求巨大[13] - 截至2023年,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万个,床位820.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不足40张[13] - 2016年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文旅消费年均增速达23%,2021年超7000亿元[14] 居民消费 - 2023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49,居民“存多贷少”现象持续,消费意愿不强[14] - 2023年居民部门债务余额为78.25亿元,占GDP比重为62.1%,人均负债55507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42.1%[15] - 2023年住房销售面积为9.48亿平方米,仅为高点时期的60.6%[16] - 2023年我国进口消费品达到1.95万亿元,是2010年的25倍,其中高品质消费供给不足,如营养品、母婴保健、化妆品等[16]
宏观观察2024年第12期(总第523期):中国经济“通缩”之辩*
中国银行· 2024-02-21 00:00
中国经济 - 讨论广泛,认为当前物价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下跌[1] - 出现困难,需求不足、市场信心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货币政策传导受阻[1] - 政府应及时反应,兼顾短期稳增长、扩内需,以及长期促改革、调结构[1] - 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稳定了物价水平[5] 金融政策 - 1998-2000年连续三年增发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分别为1000、600、500亿元[5] -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CPI连续9个月下跌,GDP增速也大幅下降[6] - 2009年中国M2增速高达27.68%,比2008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7] - 1933年美国整个社会的真实负债比1929年初大约上升了40%[8] - 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政府调节力度、实施金融改革措施和取消金本位制度[8] 日本经济 - 经历长期通缩、经济陷入“失去的30年”,主要原因在于资产价格暴跌和“工资-预期-物价”负循环[9] - 工资水平从1995年至2015年下降,雇员薪资总额从233.52万亿日元降至211.99万亿日元[10] - 截至2022年底,海外净资产高达418万亿日元,连续30年为全球最大债权国[10] - 货币乘数从19世纪末的10以上降至2023年的2以下[11] 2023年数据 - 全年CPI上涨0.2%[15] - 四季度CPI平均同比涨幅为-0.33%[17] - 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为20.45元/公斤,较年初下降了21.4%[17] - WTI原油期货收报71.6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报77.04美元/桶,分别较年初下降6.9%和6.2%[18] - 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8%,仍低于疫情前水平(2017-2029年均值在70%以上)[19] - 中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4.3%[19] 行业趋势 - 光伏产业近年来国内光伏产能扩张迅猛,产品价格快速下跌,上游硅料价格已跌超70%[20] - “M2-M1”剪刀差高达8.4个百分点,位于历史较高水平[20] - 物价下跌只是暂时的、结构性的,但确实面临需求不足、市场信心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等问题[21] 其他 - 2024年第12期总第523期[22] - 多措并举稳定市场预期,保持政策稳定性与一致性[22] - 通过启动新一轮一揽子改革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