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文档
宏观观察2024年第57期(总第569期):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背景、影响与建议*
中国银行· 2024-12-18 14:01
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金融稳定将成为我国货币政策重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将进一步加快[2][3] - 人民银行已在公开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工具创新,如国债借入、恢复国债现券买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这些创新对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稳定金融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2][3] 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 - 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央行票据交易等[4] - 逆回购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使用最频繁、调节资金量最多的公开市场业务工具[6] - 2024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进行了多项公开市场业务工具创新,如国债借入、恢复国债现券买卖、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等[16] 创新工具的背景与影响 - 创新工具的启用背景包括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稳定金融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提供了条件[17][18][28] - 2024年8-11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国债现券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合计达2万亿元[33] - 创新工具操作丰富了央行持有的债券资产规模,为央行提供了适时干预金融市场的资产储备[34] 政策预期与建议 - 2025年,人民银行将加大买断性逆回购、SFISF等创新性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操作,并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需要,灵活启用更多创新工具[40] - 人民银行可能增加创新性公开市场业务工具操作的信息披露程度,强化公开市场操作的预期引导[41] - 金融机构应关注创新性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影响,做好内部相关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创新性操作工具提供的各类机会[47][48][49]
宏观观察2024年第55期(总第567期):如何看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银行· 2024-12-16 17:27
货币政策背景与定调 - 2024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改变货币政策立场,也是历史上第二次出现“适度宽松”[6]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风险,预计将出台更大力度的刺激措施[6] - 市场普遍预期货币政策将采取更大力度、更大规模的支持性政策,以提振市场信心[7] 经济现状与挑战 - 2024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消费增长动力不足[10] - 2024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4%,较年初放缓0.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3%,对投资带来较大拖累[15] - 2024年1-10月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增长5.3%,但未来出口面临全球经济低迷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16] 货币政策措施 - 2024年人民银行降准两次共计1个百分点,释放超过2万亿元流动性,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6.6%[26] - 2024年1-10月新增社融27.06万亿元,同比少增4.1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15.69万亿元,同比少增4.32万亿元[32] - 2024年10月人民银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政策工具,首期操作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和3000亿元[38] 政策建议 - 合理把握降准降息节奏,提升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确保资金总量稳定增长[46] - 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使用,密切配合其他政策落地推进,确保资金流向重点领域[47] - 做好政策工具储备工作,有效应对超预期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49]
宏观观察2024年第56期(总第568期):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与解读*——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推动2025年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银行· 2024-12-16 16:33
伦敦经济月刊(2013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 18 日 研究院 2024 年 12 月 16 日 2024 年第 56 期(总第 568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将推动 | | Ω | | | 中银研究产品系列 | 2025 年经济稳定增长 | | ● | | | 《经济金融展望季报》 | | | ● | | 《中银调研》 | | | | | | | | ——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 ● | | 《宏观观察》 | | | | ● | | | 《银行业观察》 | 学习与解读 * | | ● | | | 《国际金融评论》 | | | ● | | | ...
区域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长三角)2024年第4期(总第4期)
中国银行· 2024-11-28 20:52
核心观点 - 2024年,长三角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城乡差距、财政收入、上市银行发展质效等指标表现好于全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但需求端和不同行业发展分化较大,社融增速下降明显。 - 展望2025年,"稳"依旧是长三角经济的总基调,预计长三角服务业将保持较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力、加速发展,基建投资持续发力,消费活跃度回升,"进"的动力稳步加强,区域经济增速将保持在5.5%左右。三省一市要全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政策落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解决制约本地区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在高质量、一体化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商业银行要强化区域一体化资源共享与产品服务创新,持续提高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支撑力和业务竞争能力。[3] 2024年长三角经济金融形势回顾 总体格局 - 长三角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对全国贡献度提升。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3.2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4%,增速比全国(4.8%)高0.6个百分点。分省市看,苏浙皖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9.8万亿元、6.3万亿元、3.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5.4%和5.4%,增速高于全国;上海地区生产总值3.4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低于全国。[9][10] 供给端 工业 - 工业总体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速。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比全国(5.8%)高1.4个百分点。分省市看,苏浙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分别达7.9%、7.8%、8.8%;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比全国低4.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前三季度,苏浙皖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9%、10.3%、16.2%,增速比全国(7.5%)高1.4、2.8、8.7个百分点。[18] 服务业 - 服务业生产稳步回升,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增长较快。前三季度,长三角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7.7%,比全国(55.9%)高1.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比全国(4.7%)高0.5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沪苏浙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分别达5.8%、5.6%、4.8%;安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增速较快。前三季度,沪苏浙交运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6%、6.9%、8.5%,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6.8%);沪苏浙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9%、5.5%、5.5%,增速也均高于全国水平(5.2%)。[22] 需求端 消费 - 消费增速略低于全国,上海消费降幅扩大。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万亿元,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7%,占比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增长3.1%,增速比全国(3.3%)低0.2个百分点。分省市看,前三季度,苏浙皖消费增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5%、4.2%、4.3%,分别比全国高1.2、0.9、1.0个百分点。上海消费延续疲弱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4%,降幅比1-8月扩大0.1个百分点。[27] 投资 - 投资有所分化,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长强劲。前三季度,沪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增势,同比分别增长6.7%、4.2%,均高于全国水平(3.4%);浙江和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较慢,同比分别增长3.3%、2.4%,分别比全国低0.1、1.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强劲,交通运输业投资增速较快。前三季度,沪苏皖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9%、9.6%、14.9%,分别比全国(9.2%)高1.7、0.4、5.7个百分点;浙江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1%,低于全国水平。此外,沪浙皖交运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速均超15.0%,分别比全国(7.7%)高7.8、13.1、8.8个百分点。[36][39] 进出口 - 进出口增速略低于全国,对美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前三季度,长三角进出口总额达11.8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6.7%,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1%,比全国(5.3%)低0.2个百分点。分省市看,苏浙皖进出口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7.7%、6.7%、6.3%,高于全国水平;上海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03%,比全国低5.27个百分点。对全国贸易顺差贡献度上升。前三季度,长三角实现贸易顺差2.8万亿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56.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40] 房地产市场 - 供需两端均有所改善,总体表现好于全国。从供给端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小于全国。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2.6万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6个百分点,降幅比全国(-10.1%)小4.2个百分点。分省市看,前三季度,上海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7.8%,比全国(-10.1%)高17.9个百分点;苏浙皖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分别下降9.0%、5.3%和16.3%。苏浙降幅小于全国,安徽降幅大于全国。从需求端看,商品房销售好于全国。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4个百分点,降幅比全国(-17.1%)小2.2个百分点。9月,随着各地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长三角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增长68.5%,增幅比全国(50.0%)大18.5个百分点。分省市看,前三季度,沪苏浙皖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5.9%、8.3%、20.6%和23.9%。其中,沪苏降幅小于全国,浙皖降幅大于全国。[63][67][70][72] 收入端 政府 -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全国,财政支出增速低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万亿元,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5.2%,比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3%,增速比全国(-2.2%)高2.5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沪苏浙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0.4%、1.0%、-0.4%、0.3%,均高于全国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低于全国。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万亿元,同比下降1.0%,同期全国为增长2.0%。202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持续放缓。分省市看,沪苏浙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速分别为-1.3%、-1.1%、-1.1%、-0.6%,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73][77][78][81] 企业 - 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高于全国,但营收利润率低于全国。前三季度,长三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1万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28.4%,比上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增速比全国(2.1%)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4万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25.9%,比上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0%,降幅比全国(-3.5%)小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8%,比全国(5.3%)低0.5个百分点。分省市看,安徽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最高,上海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最低。前三季度,苏浙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3%、4.9%、6.6%,增速高于全国;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负增长(-3.8%)。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2.2%),而沪苏浙均为负增长(-5.7%、-2.6%、-1.0%)。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高于全国;苏浙皖三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4.7%、4.9%、4.3%,分别比全国低0.6、0.4和1.0个百分点。[86][87][88][89][90][93][94][95][96][97] - 服务业企业营收增势良好。1-8月,长三角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比全国(7.7%)高2.2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沪苏浙皖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3%、8.8%、8.8%、10.7%,分别比全国高3.6、1.1、1.1、3.0个百分点。[105][106][109] 居民 - 多数省份收入领先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沪苏浙收入领先全国,但增速不及全国。前三季度,沪苏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6万元、4.2万元、5.2万元,均高于全国(3.1万元);安徽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低于全国。前三季度,安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水平(5.2%);沪苏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5.0%、4.8%,均低于全国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浙江城乡收入差距最小。前三季度,沪苏浙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为1.87、2.07、1.75、2.21,均低于全国水平(2.46)。2018年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缩小态势。分省市看,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安徽差距最大,上海和江苏的城乡收入差距介于浙皖两省之间。[115][116][118][120] 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 利用外资降幅小于全国,对外投资呈现回升态势。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呈现下滑态势,但降幅小于全国。2023年,长三角实际利用外资716.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43.9%,比2022年提升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6%,降幅比全国(-13.7%)小8.1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沪苏浙皖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速分别为0.5%、-16.9%、4.7%、-4.2%,江苏是长三角利用外资规模下降的主要拖累。2024年1-8月,沪浙皖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22.5%、29.5%、24.5%,降幅分别比全国(-32.7%)小10.2、3.2、8.2个百分点,浙江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降幅最大。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回升态势。2023年,长三角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368.4亿美元,约占全国非金融类直接对外投资流量的20.8%,占比较2022年上升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22年回升24.1个百分点,比全国(8.7%)高1.9个百分点。分省市看,2023年,苏浙皖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4.8%、2.3%、50.8%;上海同比下降7.4%,降幅较2022年有所收窄。[122][123][124][127][128][129][130][131][132] 价格 - CPI有所分化,多数省份PPI降幅大于全国。CPI有所分化。前三季度,上海CPI同比保持不变,比全国(0.3%)低0.3个百分点。苏浙皖CPI同比分别上涨0.5%、0.3%、0.6%,浙江涨幅与全国持平,江苏、安徽涨幅分别比全国大0.2、0.3个百分点。多数省份PPI降幅大于全国。前三季度,沪苏浙皖PPI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同比分别下降1.15%、2.6%、2.2%、2.9%。其中上海降幅小于全国(2.0%),苏浙皖三省降幅分别比全国大0.6、0.2、0.9个百分点。[133][135][136][137] 金融 存贷款 - 本外币存款增速低于全国,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存款增速低于全国。9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79.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5.9%,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增幅为6.0%,比全国(7.1%)低1.1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沪苏浙皖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8%、4.3%、2.8%、10.0%。其中,上海、安徽分别比全国高2.7、2.9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分别比全国低2.8、4.3个百分点。贷款增速高于全国。9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贷款余额70.0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7.2%,比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4%,比全国(7.6%)高2.8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沪苏浙皖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2%、12.4%、9.9%、11.3%,均高于全国水平。[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社会融资规模 -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大幅下降,直接融资是主要拖累因素。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6.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25.4%,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3.3%(少增近2万亿元)。从构成看,间接融资占全国比重提升,但直接融资占全国比重下降明显。间接融资增量5.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33.6%,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融资增量同比下降19.9%,降幅比全国小2.4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增量1.0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0.9%,比上年同期降低9.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3.3%,降幅比全国大51.6个百分点。分省市看,沪苏浙皖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分别为0.9、2.4、2.2、1.0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9%、-26.3%、-35.2%、-18.0%。其中,上海人民币贷款增量同比增长18.4%,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增量同比分别下降201.6%、85.1%。江苏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增量同比分别下降13.4%、94.7%、78.5%。浙江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增量同比分别下降24.6%、78.9%、75.5%。安徽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增量同比分别下降20.6%、82.2%、80.1%。[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 不良贷款率 - 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较上半年略有上升。三季度末,沪苏浙皖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1%、0.74%、0.70%、0.99%,除上海外,均较二季度末略有上升,但仍低于全国水平(1.56%),分别比全国低0.55、0.82、0.86、0.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5年年报(总第61期)
中国银行· 2024-11-28 1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全球银行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盈利增长面临挑战,规模扩张持续分化,风险形势依然严峻,资本充足状况相对稳定 [1] - 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金融主力军作用,在规模稳健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夯实盈利增长和资本基础,保障经营向优向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银行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盈利增长面临挑战,规模扩张持续分化,风险形势依然严峻,资本充足状况相对稳定 [1] - 2025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金融主力军作用,在规模稳健扩张的同时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夯实盈利增长和资本基础,保障经营向优向好 [1] - 未来政策环境将对银行业经营发展带来变化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全球银行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一)全球银行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 -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银行业务拓展面临挑战 [5] - 欧美地区金融服务需求不足,银行规模增长面临挑战,新兴经济体银行业务拓展或存在机遇 [6] - 欧美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承压 [8] - 金融监管持续趋严,引导银行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11] - 金融科技发展迅猛,推动银行服务提质增效 [17] (二)全球银行业经营呈现新特点 - 盈利增长不确定性增加 [21] - 规模扩张持续分化 [30] - 风险形势依然严峻 [35] - 资本充足状况相对稳定 [42] 二、中国银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揽子政策保障银行业经营环境向好 - 宏观经济稳中有进,银行业高质量支持经济发展 [47] - 财政货币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为银行业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创造适宜环境 [50] - 金融监管全覆盖布局织网,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 [56] - 金融行业整体经营稳健 [66] (二)新政策环境下,中国银行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 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复苏,资产规模稳健提升 [68] - 政策支持盈利能力逐步企稳 [77] - 政策支持盈利能力逐步企稳 [78]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5年年报(总第61期)
中国银行· 2024-11-28 16:23
全球经济展望 - 2025年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提高,可能呈现总需求、总供给同步回落的特征[1] - 全球通胀回落速度趋缓,部分经济体面临通胀反弹风险[6] - 全球FDI流入将延续低增速,跨境证券投资流向将发生调整[6] - 美元指数保持相对强势,全球公共债务水平趋于上升[6] - 全球股市整体趋势向好,国际油价持续承压[6] 2024年全球经济回顾 - 全球经济增速低位运行,通胀压力明显缓解[1] - 国际贸易回暖,财政政策延续正常化步伐,欧美货币政策步入降息周期[1] - 全球直接投资回暖,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汇率波动性显著上升[1] - 主权债务风险累积,股市震荡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中枢下移[1] 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 - 全球居民消费增速可能逐步回落,企业投资和贸易增长面临挑战[15] - 全球工业产出将小幅下降,服务业扩张速度放缓[17] - 预计2025年全球实际GDP增速为2.6%,较2024年下降0.1个百分点[18] 全球通胀展望 - 2025年全球通胀下行速度趋缓,部分经济体面临通胀反弹风险[20] - 预计2025年全球CPI增速在3.2%左右,较2024年下降1.1个百分点[25] 全球贸易展望 - 保护主义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最大风险[6] - 预计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在2.6%左右[31] 全球财政政策展望 - 2025年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整体将延续正常化态势[36] - 全球大选年后政权更迭调整带来的影响将逐步显现[36] 全球货币政策展望 - 美联储降息步伐面临不确定性,欧盟经济疲弱或将支撑其连续降息[38] - 日本货币政策将保持渐进式加息路径[40] 美国经济展望 - 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大概率继续下行,通胀率可能攀升至2.5%左右[57] - 关税成本将导致居民消费成本提高,私人消费增速可能快速回落[51] - 美国贸易逆差将继续扩大[52] - 关税政策及其引致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路径变化将限制美国企业投资[54] - 美国财政支出扩张速度可能放缓[55] 欧洲经济展望 - 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有望提升至1.3%,调和CPI增速2.1%[72] - 德国经济有望重回增长轨迹,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速0.9%,CPI增速2.0%[75] - 英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政策发力推动经济增长[76]
宏观观察2024年第53期(总第564期):美国大选结果对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影响和应对建议*
中国银行· 2024-11-25 16:25
美国对华芯片产业政策 - 美国自奥巴马政府以来对华实施各类制裁,已成为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3] - 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主要通过技术出口限制和投资限制,实行对华芯片等科技领域的封锁和打压[3] - 2022年8月9日,拜登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旨在重建美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对华芯片遏制力度和针对性进一步强化[3] 《芯片法案》内容及效果 - 《芯片法案》包括直接拨款约527亿美元用于芯片制造、研发以及劳动力发展,设定半导体行业投资税收减免额度为25%,授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追加超过2000亿美元的科学与技术研发资金,设置“护栏条款”禁止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导体企业未来10年在中国等“被关注国家”扩大或新增先进制程的半导体产业投资[9] - 《芯片法案》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美国本土芯片产能扩张加快,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两倍,累计增长203%,美国在全球晶圆厂产能中的份额有望从10%上升至14%[14] - 《芯片法案》实际政策效果远不及美国政府预期,主要芯片企业在美国当地厂房扩建工程延误问题频繁,产业工人供给难以满足未来急剧扩张的产能需求,劳动力等运营成本高企将使制造企业失去竞争优势[24] 特朗普新任期对华芯片产业潜在影响 - 特朗普新任期可能继续推动与中国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脱钩断链”,甚至强化现有制裁措施并扩大制裁范围[39] - 《芯片法案》大概率不会废除,但可能面临调整,特朗普政府可能延缓芯片厂商获得补贴,以尽量缩减成本,并补充各类限制措施,加强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42] - 关税“大棒”可能再次挥舞,但主要作为拉拢其他国家高端芯片企业在美设厂的筹码[44] - 对芯片联盟的态度和决策可能是特朗普新任期针对芯片领域最大的不确定性,可能通过更多政治、经济等手段拉拢盟友强行站边,制裁领域可能扩展到全球半导体供应链[50] 中国芯片产业应对策略 - 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夯实芯片领域自立自强根基,梳理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推动关键产业整体技术的进步[57] - 有针对性疏通产业链各环节堵点,保障全产业链安全稳定,针对芯片设备环节,对“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分别施策,在先进制程方面把握后摩尔时代的追赶机遇,在成熟制程方面创新成熟芯片应用领域[59] - 培育企业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企业应避免盲目的“造芯运动”,充分发挥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实施主体作用[62] - 对外弱化芯片联盟的影响,打开美国“芯片围堵”缺口,充分评估各类外部压力的应对措施,针对参与制裁中国芯片产业的国家提前采取各类反制政策,积极争取与其他芯片联盟国间产业合作,寻找瓦解“芯片联盟”的突破口[63]
宏观观察2024年第51期(总第562期):房地产政策效果评估及市场前景展望*
中国银行· 2024-11-04 16:31
政策落地优化 - 加快疏通货币化安置政策落地堵点,提高居民获得补偿款再次进入楼市的比例[52] - 平衡专项债收储资金成本效益问题,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52] - 全面清理和降低住房买卖相关税费,尽快取消普宅非普宅划分标准[53] - 尽快出台白名单扩围政策协调机制,推动政策落地[53] 增量政策储备 - 尽快全面放开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加大对无房工薪家庭、多子女家庭等的购房补贴力度[54] - 提高房贷在个人所得税中的抵扣比例,对多孩家庭实行更高的抵扣比例[54] - 在必要时考虑从保项目转向保主体,构建兜底性房企救助机制[55,56]
宏观观察2024年第49期(总第560期):新形势下房市重构与融资模式创新*
中国银行· 2024-10-30 15:33
房地产模式重构与金融支持 - 从"住房短缺"向"结构优化"转型,满足改善性需求和新市民住房需求[4][5] - 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新模式,培育专业租赁住房市场[6][7] - 建立人地挂钩的土地供应新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8][9] - 推动房企从"三高"模式向"持有+服务"模式转型[10] 房地产金融创新 - 形成有效支持城市更新的金融支持新模式[13] - 加大对养老地产、新市民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14][15] - 形成金融支持租赁性住房新模式[16] - 更加重视REIT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创新性房地产金融工具[17][18][19] 政策建议 - 更加重视激发需求,助力房地产行业平稳转型[20] - 构建可持续保障性住房金融体系[21] - 提高城市更新等政府类项目吸引力,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22] - 创新REITs工具,促进房地产企业投融资模式转型[23] - 构建房地产风险长效机制[24]
宏观观察2024年第47期(总第558期):以科技金融为主要抓手,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银行· 2024-10-27 13:01
政策支持 - 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为科技金融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4][5] - 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为科技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支持[4] - 国务院等部门出台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业务提供新机遇[6][10] 银行组织架构 - 大型银行纷纷成立科技金融专门组织机构,构建"总部+区域科创中心+科技支行"的专业化体系[11][13] - 截至2024年1月,我国已设立1000家以上科技特色支行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11] 产品创新 - 银行针对科技企业特点开发"专精特新"等定制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12] - 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动产质押等"软资产"融资的支持力度[32] 股权投资 - 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参与股权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预计新增800亿元[10] - 银行加强投贷联动,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股权投资支持[33] - 银行理财资金对科技企业股权投资占比有待进一步提升[28][33] 生态合作 - 银行注重与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龙头等机构合作,打造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生态圈[36] - 加强与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战略规划、资金管理等全方位综合服务[33] 能力建设 - 银行提升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层级,强化对科技企业的直接对接[35] - 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35] - 建立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门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35] [4][5][6][10][11][12][13][28][32][3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