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5] 核心观点 - 考虑到2023年EPS产品和亚太区收入增长强劲,结合2023年新签订单结构,认为公司持续享有较好的增长潜力[4] - 常熟工厂将于2025年1月落成,将增加公司承接亚太区业务的能力;墨西哥技术中心将于2026年落成,有望带来一定的研发费用节约。此外,公司正在开展重组行动以提升北美区和欧中非南美区盈利水平[4]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表现 - 11月15日收盘价为3.11元,52周股价波动在2.29 - 5.46元之间,总股本2510百万股,流通A股0百万股,B股/H股2510百万股[2] - 恒生指数对比,1M绝对涨幅 -13.2,相对涨幅 -9.6;2M绝对涨幅5.1,相对涨幅 -8.2;3M绝对涨幅 -14.7,相对涨幅 -32.3[4] 经营亮点 - 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概况有四大经营亮点:赢得北美主要皮卡车项目的换代业务;持续获得来自中国整车制造商新订单;首次赢得来自欧洲及中国整车制造商面向中国市场联合开发项目的EPS业务;第三季度订单强劲,重申全年指引[5] - 2024年第三季度订单达到20亿美元,全年订单有望达到60亿美元。订单分产品结构来看,EPS占比56%;分能源类型来看,电动车业务占比35%;分区域来看,北美地区占比57%,亚太地区34%[5] - 2024年三季度共18个全新项目投产,其中12个项目来自电动车业务、12个项目来自亚太区;投产项目的车型包括雪铁龙C3/eC3、凯迪拉克凯雷德IQ等[6]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45/50/60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37/3.15亿美元,EPS分别为0.04/0.09/0.13美元[4]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4年13 - 16 x 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07 - 5.01港元(按1港元≈0.13美元汇率换算)[4]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分别为3846、4213、4525、5004、5960,(+/-)YoY(%)分别为14%、10%、7%、11%、19%;净利润(百万美元)分别为58、37、101、237、315,(+/-)YoY(%)分别为 -51%、 -37%、174%、136%、33%;每股净利润(美元)分别为0.02、0.01、0.04、0.09、0.13;每股净资产(美元)分别为0.77、0.78、0.82、0.91、1.04[8] - 2023 - 2026年现金流量表(百万美元)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04、286、405、477;净利润分别为37、101、237、315;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8、18、12、17;折旧摊销分别为247、188、190、191;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分别为112、 -21、 -34、 -46;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99、 -222、 -201、 -201;资本支出分别为 -312、 -200、 -200、 -200;其他投资分别为13、 -22、 -1、 -1;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38、 -28、 -20、 -4;借款增加分别为 -16、 -20、 -20、 -4;普通股增加分别为0、0、0、0;已付股利分别为 -12、 -8、0、0;其他分别为 -11、0、0、0;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66、27、174、262[14] - 2023 - 2026年资产负债表(百万美元)中,流动资产分别为1548、1691、1998、2541;现金分别为312、338、513、774;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为803、880、973、1159;存货分别为299、337、363、429;其他分别为134、136、150、179;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857、1878、1888、1897;固定资产分别为1000、1090、1171、1244;无形资产分别为784、706、635、571;资产总计分别为3405、3569、3886、4438;流动负债分别为1089、1179、1272、1506;短期借款分别为14、9、4、4;应付账款及票据分别为833、898、967、1144;其他分别为242、272、300、358;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05、278、263、259;长期债务分别为35、20、5、1;负债合计分别为1394、1457、1535、1765;普通股股本分别为32、32、32、32;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964、2047、2274、2580;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47、65、77、94;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2011、2112、2352、2673;负债和股东权益分别为3405、3569、3886、44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