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钛白粉全球龙头,资源与技术带来强比较优势。公司钛白粉总产能为全球龙一,包含85万吨/年硫酸法以及66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公司氯化法技术领先,随着环保政策趋严,拥有低成本、成熟大型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的企业拥有先发优势。[1][2][3][5] 2) 国内钛白粉产能新增供应边际收窄,海外产能持续出清,行业格局有望持续向好。国内供给端规划产能较多,但实际落地产能有限。2024年钛白粉拟在建装置产能已边际收窄,同时预计有部分落后产能将被淘汰。海外方面,泛能拓、科慕、石原等企业纷纷宣布关停或将关停部分工厂。[2][3][4][5][50] 3) 海绵钛新产能投放,下游拓展量价齐升。公司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拥有大型熔盐氯化和大型沸腾氯化技术,可适应不同品质的富钛料;拥有U型炉和I型炉两种海绵钛冶炼技术,可产出不同质量要求的海绵钛。公司高端化的发展策略以及下游军工、航天等高精尖行业的拓展将助力公司产品价值的提升和需求的放量。[4][6][7][64][67] 4) 布局新能源材料,静待行业格局好转。公司目前拥有年产10万吨磷酸铁、5万吨磷酸铁锂、2.5万吨石墨负极的产能,已进入多家头部下游客户供应链。新能源材料竞争加剧,行业产能过剩,因此公司后续将暂缓新能源材料产能投入。[2][72][73]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1. 业务概览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制造及产业深度整合的大型多元企业集团,产品包含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锂电正负极材料等。公司通过并购不断壮大,每一次的跨越式发展都和并购离不开关系。[9][10] 公司已具备钛白粉151万吨/年、海绵钛8万吨/年的产能,均位于全球第一。同时上游及其他产品产能稳步扩张,包括矿产资源、钛白粉、海绵钛、钒等。[11][12][13] 2. 股权结构 新一届管理团队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许冉女士直接持有公司总股本的20.95%,同时与王霞女士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代为行使公司总股本的5.3%股份所对应的身份性权利,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16] 3. 财务分析 公司并购龙蟒后业绩增长迅速,2016-2023年营收复合增速达30.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32.8%。分板块来看,公司业务逐步多元化,钛白粉业务占比在逐年降低。公司费用率控制良好,研发投入不断加大。[18][19][20][21][22][23][24][25] 4. 钛矿供给 全球钛矿供给偏紧,中国是钛资源主要增量国家。公司持续布局上游资源,目前拥有龙蟒红格铁矿、庙子沟铁矿及徐家沟铁矿的采矿权,资源保有量超3亿吨,可供公司约20年的使用,公司上游矿产自给率不断提升,保证了原材料安全。[27][28][29][30][31][32][34][35][36] 5. 钛白粉行业 钛白粉行业一超多强,龙佰是绝对龙头。国内供给端规划产能较多,但实际落地产能有限,2024年拟在建装置产能已边际收窄。海外方面,泛能拓、科慕、石原等企业纷纷宣布关停或将关停部分工厂,行业格局有望持续向好。[40][41][43][44][45][46][47][48][49][50] 公司钛白粉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并购与资源优势驱动产能快速增长。公司拥有低成本、成熟大型氯化法钛白粉技术,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拥有先发优势。公司产品品牌影响力大,质量优秀,有一定溢价能力。[52][53][54][55][56][57][58] 6. 海绵钛业务 公司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拥有大型熔盐氯化和大型沸腾氯化技术,可适应不同品质的富钛料,并拥有U型炉和I型炉两种海绵钛冶炼技术,可产出不同质量要求的海绵钛。公司高端化的发展策略以及下游军工、航天等高精尖行业的拓展将助力公司产品价值的提升和需求的放量。[39][40][41][42][64][67] 公司子公司云南国钛拟申报上市,将扩大资金实力、拓宽融资渠道,在继续巩固和发展海绵钛业务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将产业布局向直接关联的下游延伸。[68] 7. 新能源材料 公司通过"钛锂耦合"实现副产品充分利用,并收购河南中炭新材料进入石墨负极行业。但由于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公司后续将暂缓新能源材料产能投入,静待行业格局好转。[69][70][7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