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器械黄金时代标杆,高端影像设备走向全球 -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3月,是国内领先、全球少数掌握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放射治疗产品及生命科学仪器核心技术的医疗科技企业 [12] - 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致力于攻克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等大型医疗装备领域的核心技术,已经构建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 [12][13] - 公司产品线覆盖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和放射治疗产品,实现了诊疗一体化布局,与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厂商基本一致 [13] 国内工程师红利赋能研发生产,竞争力比肩国际巨头 - 联影自设立以来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达17%,搭建了一支由多位顶尖科学家及行业管理与研发经验丰富人员领衔的全球化视野研发团队 [24][25] - 联影产品迭代速度快于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在CT、MR等领域从低端快速渗透到中高端,并伴随着推出相应设备,使得联影在影像领域各个层次能够快速追赶对手,并获得市场份额 [27][28][29] - 联影MR、CT等代表性产品在临床性能上不输国际巨头,部分参数已超越外资,通过优化球管和高压发生器性能,实现提高小病灶检出能力、降低运动伪影、提升心血管图像分辨能力等 [30][31] 产品性价比优势,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化 - 联影CT及MR等系列产品性价比高于西门子、GE、飞利浦等国际竞争者 [32][33] - 联影设备产量逐步爬升,从2019年的1622台增长至2023年的3682台,规模化效应带来的固定成本摊薄及人工效率提高使得成本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33][34] - 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联影整体毛利率呈现增长趋势,2021-2023年毛利率分别为49.71%、48.87%和48.99%,已全面超越国际巨头 [34][35][36] 供应链安全可控,核心部件国产化进程加速 - 联影已实现MR全部核心部件、MI部分核心材料及部件、CT部分核心部件、XR部分核心部件、RT部分核心部件的自研或自产,并正在推进其他核心部件的研发进程 [40][41][43] - 针对部分仍需外购的核心零部件,联影采取分散化采购策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并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 [43][44][46] 国内政策推动,影像设备及放疗市场有望扩容 - 2023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目录,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PET/MR由甲类调整为乙类,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出管理品目 [48][49] - "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占总规划数的44%,其中PET/MR调整为乙类设备且规划数141台,较"十三五"大幅提升83% [49][50] - 根据测算,中国医院影像设备及放疗设备存量替换空间有望达到799亿元 [51][52][53]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联影全球化加速启程 - 根据灼识咨询预测,2030年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可达634亿美元,联影出海空间广阔 [56][57][58] - 公司从多方面着手积极开拓境外业务,包括差异化产品开发、品牌推广、本地团队建设、渠道拓展等,已通过14家境外子公司搭建了境外团队 [62][63][64] - 公司采取高端先行、高低端同步突破的全球化策略,在美洲、欧洲、亚洲等主要市场取得良好进展,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64][67][68][69][70] 全明星管理团队掌舵,全球化加速启程 - 公司高管团队大多来自GE医疗、西门子医疗等国际巨头,具备资深研发管理经验,核心技术人员也均有深厚的行业经验 [59][60] - 公司采取"区域中心+二级子公司"的多层次海外组织架构,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加快全球化进程 [64][65][6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2.68元、3.22元、3.87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9亿元、26.56亿元、31.90亿元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公司在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45-50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20.60-134.00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