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威:公司深度报告: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龙头,产品技术性能优异

奥迪威:国内精密智能超声波传感器龙头,研发驱动产品升级 深耕传感器与执行器领域二十余年,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12] - 公司持续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升级,成为国内车载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国际主流品牌智能水表和气表厂商的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核心供应商,国际主流品牌安防报警系统厂商的报警发声器主流供应商。[1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感知层的传感器和执行层的执行器两大类,按构成集成度可分为元器件与模组两大类。[14][15] 传感器带动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33][34][3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亿/+23.6%、归母净利润0.77亿/+45.3%,毛利率水平维持在30%以上且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拥有专利数量286件/+11.3%,其中发明专利数量57件/+29.5%。 股权相对分散,产业资金积极入股 [39][40] - 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占总股本比例45.1%,且除前三大股东外,其余股东持股均低于5%,股权相对分散。 - 前十大股东中包括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先生、比亚迪、德赛西威等产业资金。 股权激励绑定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利益,增强团队凝聚力 [42] - 2023年公司以6.25元/股的价格向130名员工首次授予270万股限制性股票,2024年向38名员工授予60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 - 正常情况下,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4/2025年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率不低于10%/20%/35%。[43] 传感器是"万物互联之眼",国内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智能传感器下游应用广阔,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46][47][50][51][52][53][54][55][56][57] - 传感器历经"结构型-固体型-智能型"的技术迭代,智能传感器是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级的关键核心与先导基础。 - 据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468.9亿美元/+12%,国内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336.2亿/+15.7%,国内智能传感器渗透率约34.4%,存在较大抬升空间。 - 国内传感器行业起步较晚,高端传感器进口比例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比例达90%,国产化缺口巨大,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行泊一体化提振车载超声波传感器需求,近程感知与机器人高度契合 [64][65][66][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6][89][90][91][92][93][97][98] - 超声波传感器可用于非接触式检测,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自动泊车辅助系统、代客泊车系统、盲区检测系统等。 - 目前国内主流车企单车配备8-12只超声波传感器,预计到2025年全球单车配备12只超声波传感器方案的占比将达55.4%。 - 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需要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近程感知,与超声波传感器相关度更高的服务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增长较快。 公司产能有序扩张,产品技术性能优异 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扩产一倍,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00][101][102][103] - 公司2027年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线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达产后,每年超声波传感器将新增产能6,160万只,较2021年直接翻番。 - 2027年多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达产后,每年压触传感器与压触执行器将分别新增产能2亿只与1.2亿只。 - 2023年公司传感器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5.6%的高位。 公司产品技术性能可与外资"掰手腕",品牌持续积累 [110][112][115][118] - 公司产品在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与外资企业保持差异化竞争,品牌持续积累。 - 公司首创芯片级雾化模组,实现"专用芯片+雾化换能器件"的产品升级,支持二次开发。 - 公司压电触觉反馈微执行器在薄厚程度、位移、加速度等参数上表现更为优异。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134][135]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5.81/7.13/8.54亿,归母净利润0.93/1.15/1.39亿,EPS0.66/0.82/0.99元。 估值分析 [136][137][139][140] - 相对估值法下,公司每股合理估值区间为13.94-16.40元。 - 绝对估值法(FCFF)下,公司每股合理估值区间为12.85-17.50元。 投资建议 [141] - 综合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公司最终每股合理估值区间为13.94-16.40元,首次覆盖,给予奥迪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42] 1. 国内外传感器与执行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2. 下游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需求修复缓慢的风险; 3. 传感器与执行器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4. 新一代AK2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压电触觉反馈微执行器等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5. 传感器与执行器行业技术变革加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