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核心逻辑 - 运营商是产业链最高价值量,主要企业为中国卫通等 [1] - 相控阵终端及天线是星上产业链最高价值量及增量市场,相关企业有雷科防务、雷电微力、梅安森、苏州博海等 [1] - 整星平台是星上产业链第二价值量,相关企业有中国卫星、长光卫星等 [1] - 基带是卫星上数据处理的核心模块,相关企业有华为、中兴通讯、信科移动、梅安森子公司知与行等 [1] - 星间链路基于激光的星间通讯,拥有类似技术储备的企业有长光华芯等 [1] - 星上路由器用于数据交换,相关企业有火通信等 [1] - 核心网将用户访问需求分配到不同卫星网络,主要企业有华为、信科移动等 [1] 卫星类型及不同企业的布局 - 按功能分为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等,部分卫星可兼具多种功能 [4] - 按大小分为大卫星、小卫星、微小卫星,小卫星成本更低、功能相对单一 [4] - 华为采用在手机端添加特殊芯片的方式实现卫星通话,需要新手机出现 [5] - SpaceX的方式不需要在手机端添加硬件,但需要发射对应的卫星 [5][6] - 国内手机厂商短期大概率采用华为模式,中长期可能更倾向于SpaceX模式 [7][8] 国内卫星资源及发射计划 - 中国目前卫星资源不充足,华为只能找到大通卫星作为连接 [9] - 国内代表性的低轨卫星计划有G60星链和GW星座,正在申报频率 [11][12][13] - 三大运营商、银河航天等企业也有相关卫星发射计划 [13] 卫星制造环节的重要零部件 - 价值量最高的是S、C频段的相控阵,单个需要500万元 [17] - 其次是整星平台,可类比电脑机箱 [17] - KA和KU频段的相控阵天线也很重要 [17] - 星间链路、星上路由器等也是关键部件 [17][18] - 除S、C频段相控阵外,其他部件技术相对成熟,但上星经验不足 [19][20][21] 手机直连卫星的硬件需求 - 需要增加更多卫星覆盖,提高S、C频段天线信号强度 [22] - 需要采用相控阵天线,如梅安森子公司重庆知与行的产品 [23][24] 卫星整机和研发领域的企业 - 传统军工院所如中国卫星、长光卫星等国有企业 [26] - 民用航天和民营企业如银河航天、哈工大卫星、时空道宇等 [26] - 民用低轨卫星星链计划还处于论证和实验阶段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