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先进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公司具备优秀且稳定的经营管理与核心技术团队,拥有领先的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以及优质的供应链资源 [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23亿元,同比增长3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8亿元,同比增长1,680.93% [6] 产能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底,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已投产产能为49.5万吨/年;高镍三元材料领域公司已投产产能为6.3万吨/年 [7] - 公司未来将根据经营战略、经营计划及市场需求有序推进在建产能建设,加大海外市场的产能布局 [7] 盈利能力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4.97%,其中二季度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8] - 公司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精益降本,提升经营质量 [8] 新材料研发 - 硅负极领域,公司硅碳负极材料已开发第五代产品,比容量达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 [9] - 钠电池领域,公司发布了比容量可达350mAh/g和首次充放电效率达90%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探钠350"、比容量可达145mAh/g和压实密度大于3.4g/cc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贝钠-O3B" [9][10] - 其他新型电池材料领域,公司发布了燃料电池催化层碳材料"探氢BMC"和新型扩散层碳材料"探氢BGD"等新型材料 [10] 客户结构 - 公司覆盖了以松下、三星SDI、LGES、SK on等为核心的国际主流客户群体和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客户群体 [12] 海外布局 - 公司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顺利推进 [13] - 未来公司将结合行业发展、海外客户需求、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等因素,审慎研究规划,加大海外市场的产能布局 [13] 石墨化自给率 - 目前公司石墨化自给率不高,随着公司含石墨化的在建项目陆续投产,今明年公司石墨化自给率会逐步上升 [14] - 提升石墨化自给率有利于保证公司供应链的稳定性及产品质量 [14] 硅基负极 - 现有硅基负极产能5000吨/年,硅碳及硅氧产能比例各占一半 [15]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立足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先进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通过收购、重组、整合、合作等方式,实现公司在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的强强联合和协同发展,打造产业生态链 [16] - 加快建设海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全球化经营 [16] - 加大技术储备,确保行业地位和领先优势,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全球领先企业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