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产业链转移观察
中国银行·2024-04-25 19:20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 -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背景是国内产能过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1] - 中国制造业正逐渐向高价值位置过渡,具有明显的竞争力[3] -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动因主要包括人口变化、产能过剩和贸易政策[4] 龙头企业出海 - 龙头企业在出海方面主要包括营销和生产两个方面,选择布局在亚洲和欧美地区[6] 外商直接投资 -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出现了回撤,尤其是新外资的状况恶化[9] - 中国香港是离岸投资中心,主要的FDI来源国包括新加坡、韩国、日本、荷兰、德国[10] - 亚洲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不同趋势,新加坡持续增长,日韩低位震荡,中国台湾持续下滑[11] - 欧洲整体对外投资呈下降趋势,德国、荷兰、英国是欧洲主要投资国家[11] 外资投资行业结构 - 制造业在FDI行业结构中占比逐渐下降,其他行业如租赁、商务服务、科研等占比逐渐上升[13] - 房地产行业外资投资热情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目前约占5%[14] - 高技术行业如科研、信息技术等外向直接投资规模明显提升,反映产业转型趋势[1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 中国的ODI总量近年来呈波动态势,受宏观经济状况影响[15] - 民间资本的ODI占比逐渐下降,中央企业的向外投资趋势相对较强[15] - 对东南亚的ODI投资比重近年持续攀升,特别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16] - 欧洲的ODI投资规模呈现先涨后升的趋势,对欧洲主要投资国家包括俄罗斯、英国、德国、瑞典等[17] 全球贸易 - 中国出口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出口增速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提升,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20] - 发达经济体是中国出口的主要来源,新兴经济体如东盟、印度等出口份额逐渐提升[20] - 美国出口份额连年回落,欧洲老牌科发展经济体出口份额持续下滑,亚洲经济体出口份额持续上升[25] - 中国出口商品中,机电机械、车辆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增速明显提升,传统劳动力产品增速下降[26] - 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主要规模较大的出口商品排名前列[27] 中美贸易关系 - 中国在美国进口商品中的份额持续下降,从2009年的21.6%下降至2019年的13.9%[29] - 中国的劳动力型产品出口份额下降,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部分被欧洲国家替代[28] - 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占比下降,转移到邻国和亚洲新兴经济体,如墨西哥、越南、印度等[30] -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进口中份额下降,被欧洲和东南亚国家替代[31] -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趋势显示中美货物贸易脱钩将继续进行[32] 中国外资情况 - 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在收缩,外资回撤步伐加快,但中资出海趋势尚未形成[33] -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加深,对新兴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关系逐渐加深[34] - 美国与中国的脱钩趋势明显,行业层面外商直接投资呈现从单一到中央化的趋势[34] 中国制造业转移 - 中国制造业产业转移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产业向东南亚和欧洲转移[35] - 中国优势产业如光伏、新能源车等正逐渐向海外转移[36] -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将带来海外业务收入和利润增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