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Solar(FSLR)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FSLRFirst Solar(FSLR)2023-04-28 08:2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8.11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增加2.62亿美元,主要由于市场需求强劲导致销量增加、开始销售新一代7系列组件以及组件平均售价上升 [50] - 毛利率为38%,较第一季度的20%大幅提升,主要由于组件平均售价上升、销售运费成本下降以及获得更多通过通胀减免法案(IRA)获得的税收抵免 [51][52][53] - 第二季度运营收入为1.69亿美元,包括7200万美元的折旧、摊销和递延费用、2900万美元的爬坡成本、2300万美元的启动费用、2800万美元的遗留系统业务相关影响以及800万美元的股份支付费用 [59] - 第二季度每股摊薄收益为1.59美元,较第一季度的0.40美元大幅增加 [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第二季度生产了2.4吉瓦的6系列组件,平均瓦特数为468瓦,最高瓦特数为475瓦,制造良率为98% [15] - 公司在第三季度俄亥俄工厂生产了425兆瓦的7系列组件,第一半年总产量为595兆瓦,最高瓦特数达到540瓦,创下19.3%的生产效率纪录 [16] - 公司在第二季度销售了215兆瓦的7系列组件,已经在阿肯色州、亚利桑那州和密西西比州部署 [16] - 公司在第二季度完成了首批双面组件的小批量生产,预计将于第四季度开始商业化生产 [17][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美国市场继续获得强劲订单,第二季度净订单为8.9吉瓦,平均售价为0.293美元/瓦,如果包括运费成本,平均售价将超过0.30美元/瓦 [14] - 公司在印度市场的订单目前有1.9吉瓦处于条件待满足状态,相比其他市场交货周期较短 [43] - 公司关注欧洲市场的政策发展,担心由于多晶硅价格下跌导致的非理性低价竞争可能影响欧洲重建本土制造业的意愿 [32][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宣布将在美国投资最多11亿美元建设第五座制造工厂,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这将使公司在美国的制造能力增加到约14吉瓦,全球达到25吉瓦 [11][12] - 公司收购欧洲薄膜钙钛矿和CIGS技术领导者Evolar,预计将加速公司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开发,包括高效率叠层电池 [18][19] - 公司认为其独特的CdTe半导体技术、垂直一体化制造工艺、靠近需求的制造布局以及对负责任太阳能的承诺,使其成为大型开发商的首选合作伙伴 [13] - 公司积极参与美国政府关于通胀减免法案的指引制定,确保客户能够获得国内制造奖励 [26][27][28] - 公司关注欧洲重建本土制造业的政策,认为单纯的制造设备补贴不足以持续支持国内制造商 [3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CEO表示,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了稳健的商业、运营和财务基础,并将继续保持强劲的订单和平均售价势头 [10] - 公司认为,由于市场基本面良好、贸易和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强劲的客户需求,继续在美国扩大制造业务是合理的 [11] - 公司预计,到2026年,其在美国的制造能力将达到约14吉瓦,全球达到25吉瓦,实现2016年11月确立的增长目标 [12] - 公司表示,将继续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并通过5年期10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提供财务灵活性,以支持公司的增长 [6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Philip Shen 提问 公司最近的订单情况如何?未来订单趋势如何?公司是否有额外的2024年和2025年产能可供销售? [80][81] Mark Widmar 回答 公司将利用印度工厂的产能支持部分2024年和2025年的美国市场需求。同时,公司俄亥俄州7系列工厂的产能爬坡也为2024年创造了一些额外供给。公司将继续保持强劲的订单势头,有望全年实现35-40吉瓦的订单。[82][83][84][85][86][87] 问题2 Brian Lee 提问 公司如何看待国内含量规则?客户反馈如何?公司是否有进一步的定价空间? [92][93] Mark Widmar 回答 公司7系列组件将100%符合国内含量要求,公司将为客户提供所需的成本明细信息。公司相信7系列组件将明显优于其他在美国制造的组件。公司已经通过合同修改获得了部分定价提升空间。[94][95][96][97][98] 问题3 Joseph Osha 提问 公司在钙钛矿和CIGS技术方面的进展如何?何时可能应用于商业产品?公司未来扩产的节奏如何? [101][102][103][104][105][106] Mark Widmar 回答 公司收购Evolar后,在钙钛矿和CIGS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未来可能推出基于这些技术的高效叠层电池产品。但实现商业化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障碍,时间点还难以确定。公司未来扩产的节奏预计维持在2年左右。[102][10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