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眼镜应用与硬件机遇梳理
AIRPO·2024-11-19 15:41

一、涉及行业 AI智能眼镜行业[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应用端发展 1. 功能分类与应用场景 - 功能分为改善交互和增强图像处理两类。在改善交互方面提升了语音交互准确性等;增强图像处理方面可实现对现实世界理解互动。已在教育、娱乐、生活等场景落地,如百度AI眼镜与网易有道合作外语教学等[1][2]。 2. AI搜索情况 - AI搜索是渗透率最高的AI应用,10月份国内浏览量前10名网站大部分与AI搜索或智能助手相关,全球浏览量和月活跃用户数前20名中有70%以上相关。未来有望成为AI眼镜最广泛应用场景之一,因眼镜图像和语音输入更便捷[3][4]。 3. 昆仑万维布局 - 昆仑万维的天宫AI搜索持续迭代大模型和用户交互界面,11月7日版本更新增加内容社区并探索广告流量变现,在大模型端持续投入值得关注[5]。 4. 短期应用场景 - 短期内应用集中在工具属性和语音文字交互,如实时翻译等。看好高级教育、AI电商和体育场景,推荐关注力神体育世纪天虹等公司。娱乐方面,AI情感陪伴在手机端重要且AI眼镜有更沉浸体验[8]。 (二)硬件端发展 1. 终端硬件产品及供应链 - Meta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自去年9月底推出,到今年6月销量超100万台,今年预计近200万台。大陆地区工业体系成熟可满足零部件需求,电子行业供应链受益[6]。 2. 限制因素与发展方向 - 限制因素为重量(较普通眼镜重一倍左右,控制在50克以下)、续航(约4 - 5小时)、成像精度(多为文字和简单图标)。技术进步有望改善,未来发展方向为中重度娱乐内容如影视游戏[7]。 3. 硬件发展趋势 - AI智能眼镜主要通过语音与手势交互,不同于AR类眼镜。如Meta与雷朋合作产品放弃光学显示模组,佩戴更轻便舒适且满足基本功能需求[9]。 4. 天然优势 - 是方便快捷的语音交互载体(最佳收音位置)、直接视觉感知渠道(摄像头与人眼视角同步)、可长时间佩戴(与普通眼镜重量相似时)、可拓展性强(未来叠加显示模块可成AI加AR眼镜)[10]。 5. 主要玩家特点 - 互联网厂商(Meta、百度等)有语音交互等互联网基因,软件服务有优势但硬件需提升;传统AR/VR厂商(雷鸟等)硬件研发有先发优势,有技术沉淀和发烧友用户积累但需扩大市场规模[11]。 6. AR设备市场情况 - 去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同比下滑10.7%约760万台,AR设备同比增长63%达50万台左右,国内AR设备增速超150%。AR设备更接近大众消费品但发展瓶颈在硬件性能、成本和应用生态,目前以不带显示功能的AI语音交互类眼镜为主[12]。 7. 手机厂商布局 - 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已组建团队研究,优势在于摄像和音频等硬件功能有积累、手机与眼镜协同优化体验、供应链议价能力强、销售渠道成熟,近期将有相关产品发布[15]。 8. 新兴小品牌和白牌厂商 - 开始利用大陆成熟供应链生产智能眼镜,类似TWS耳机爆发前夜情况[16]。 9. 核心零部件及成本 - 以莱卡AI智能眼镜为例,主芯片(高通产品)价格约61美元(玛塔可50 - 55美元获取),占成本最高,存储器约13.5美元,摄像头(索尼1200万像素超广角)约10亿美元,麦克风约5 - 6美元,电池约2美元,其他复用手机供应链[17]。 10. 未来发展趋势及企业 - 硬件端产业链大陆已准备充足,SOC芯片成本占比超35%,降低其成本是普及必经之路。衡山科技等在相关研发,建议关注歌尔股份等ODM环节企业、漫步者品牌企业、博士眼镜渠道企业[18]。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智能眼镜作为年出货量约15亿的大型消费品,比手机出货量还高,在AI赋能下有广阔升级空间,看好未来叠加显示模块后的智能化升级潜力,发展为全能型智能设备[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