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专题研究:2025年负债成本改善力度有望加大
国盛证券·2024-11-19 08:12

分组1 -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增持(维持)[4] - 报告的核心观点:2024年上半年银行负债成本重回改善区间,支撑息差降幅收窄,在多种因素影响下,2025年负债成本改善力度有望加大,或将推动部分银行息差实现企稳[2] 分组2 - 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贷款收益率分别环比下降18bps、27bps(半半年度降幅2020年以来最高),得益于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4bps、存款成本率环比下降7bps(半均2021H2以来首次下降),支撑息差仅环比下降14bps至1.56%,降幅低于去年同期的18bps[2] - 长期限存款累计下调幅度较大,三年期存款降幅或在100bp以上,存量存款成本改善空间较大,以三年期存款为例,在2022、2023、2024、2025年到期,预计到期后续存利率分别下降58bps、98bps、143bps、125bps[2] - 个股方面,部分此前定期存款成本相对较高、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越大的银行将更加受益,如重庆银行、交通银行、南京银行等存款成本下降的空间或较大[2] 分组3 -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元负债占比较高的银行受益或相对明显,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2] - 2024年9月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50个基点,美国货币政策开启宽松周期,国内大额美元存款利率整体呈现向下迁移的趋势[2] - 后续若美联储降息幅度进一步加大,有望缓解国内银行的负债成本压力[2] 分组4 - 2020年以来存款定期化趋势较明显,截至2024年6月末个人、对公定期存款占比均突破2014年的高点,今年上半年债市表现相对较好、以及三季度以来各项经济刺激政策频出,定期存款高增态势有所缓和,上半年个人定期存款占比仅环比提升0.9pc,定期化占比提升的趋势边际放缓;而对公定期存款占比环比提升1.6pc,较此前亦有所放缓[3] - 受上半年取消手工补息影响,对公活期存款“搬家”效应明显,对公定期存款占比受此影响呈现阶段性上升[3] 分组5 - 2022年9月六次挂牌利率下调至今,2 - 5年期长期限存款平均累计下调117bps左右(以国有大行例,其余银行基本类似),而3个月 - 1年期存款平均累计下调58bps左右,截止目前,1年期存款与3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利差已由过去的100bps缩小至如今的40bps[3] - 得益于长短期限存款利差收窄,以及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存款营销策略优化,预计部分银行定期存款期限结构有所改善,如邮储银行、齐鲁银行、沪农商行、常熟银行等[3] - 以披露相关数据的常熟银行例,其上半年定期存款中,三年及以上存款占比52.8%,较2022年末下降6.4pc[3] 分组6 - 2024上半年同业负债成本继续环比提升9bps至2.53%,自2021年至今已经连续提升56bps,同业负债在计息负债中的占比14.0%,较去年提升0.7pc[8] - 预计主要受今年上半年取消手工补息影响,存款“搬家”导致全国性银行对同业存款的需求有所增加[8] -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拟发布《关于加强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商业银行应以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目前1.5%)为定价基准,合理确定同业活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使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商业银行不得以显著高于政策利率的水平吸收同业资金,防止形成空转套利[8] 分组7 - 截至今年7月末,全部存量房贷加权平均利率约4.06%,今年前8个月新发放房贷平均利率3.61%,根据倡议,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后将降至约3.55%,调整后,利率较调整前的4.06%降幅约0.5个百分点[9] - 以2024年6月末为基准,上市银行按揭贷款在生息资产中的平均占比12.4%左右,对息差的负向影响约6bps,部分银行按揭贷款占比较低,受影响或相对较小,如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9] - 年内三次下调LPR利率,1年期、5年期分别累计下调35bps、60bps,预计因LPR调降导致贷款重定价对息差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明年一季度体现,全年来看,贷款重定价对息差的负向影响约23bps,部分银行贷款久期相对较短,受贷款重定价影响相对较小,如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齐鲁银行等[9] - 按照前述思路,存款到期重定价后,根据存款期限不同,存款成本下降的幅度也不同,长期限存款利率下调幅度相对更大,由于无法获取银行存款期限结构,采用银行存款剩余到期日进行近似测算,并假设存款在各年均匀到期,预计存款到期后对息差的正向影响约16bps,部分银行存款久期相对较长,存款到期后重定价效果更显著,如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等[9] - 综合来看,部分银行受益于贷款久期较短、长期限存款逐渐到期,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较小,同时负债端成本改善力度较大,若明年LPR没有进一步下调的假设下,息差或实现阶段性企稳,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