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深度研究:疆煤聚焦“就地转化”,外运补充内陆供给
国泰君安·2024-11-10 2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从中长期来看,伴随中东部煤炭主产区面临产能枯竭减产风险,新疆煤炭的战略发展地位将更为突出,推荐新疆有煤矿产能及煤化工项目布局的企业,如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平煤股份,受益标的晋控煤业集团[3] - 在当前稳态价格假设下,疆煤外运不具备超前运输的经济性,疆煤外运是内陆市场供给的补充,展望“十五五”,疆煤将仍以“就地转化”为主[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投资建议 - 新疆做为我国能源战略纵深基地,正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炭行业而言,新疆近年来产量增幅及产能核增均据全国前列,未来行业的增量空间也将主要集中于新疆[10] - 推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平煤股份等企业,受益标的为晋控煤业[9] 2. 新疆立足我国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疆煤外运”通四海 2.1. 新疆是我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疆正成为全国能源战略核心基地,其在国家能源供应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新疆煤炭资源预测储量高达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近年来原煤产量快速上升,2018 - 2023年,原煤产量由2.13亿吨提升至4.57亿吨,年复合增速为16.5%[16] - 新疆的原油基础储量约占全国的17%,产量从2018年的1.15亿吨增长到2023年的3.27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25%,天然气基础储量占全国的20%,产量从2018年的321.85亿立方米增长到2023年的417.27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在新能源领域同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16][17] 2.2. 全国煤矿核准新增汇集西北,新疆产能增速居首 2.2.1. 核准产能向新疆等西北地区集中 - 202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共核准产能12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项目51个,相应核定产能达18920万吨/年,除1例位于贵州外,其余全部位于晋陕蒙新陇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其中新疆地区的煤炭核准项目数量达28个(约7910万吨/年),占2020年以来核准产能的42%,是我国煤炭开发力度最大的地区[20] - 疆煤年产量从2018年的1.9亿吨增长到2023年的4.57亿吨,年复合增长率达19.2%,是分省煤炭产量增速最快的,占全国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2023年占比达到9.8%[19] 2.2.2. 新疆全区形成四大煤炭基地,外运主要集中在吐哈基地 - 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区共有生产煤矿74处、合计产能4.2亿吨,准东、吐哈、伊犁和库拜等重点矿区产能分别为15980万吨、11258万吨、2590万吨和2230万吨,占全区产能超91%,这四大基地占新疆煤炭预测总储量的64%,其中新疆外运煤炭主要集中在吐哈基地(哈密地区)[21] 2.3. 近年来疆煤外运量大幅增长,保障全国能源需求 2.3.1. 当前外运通道以铁路为主,公路做补充 - 新疆煤炭外运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补充,铁路通道呈现“一主两翼”格局,现有合计货物运输能力1.02亿吨/年,其中煤炭运输能力4000万吨/年,“一主”是指兰新铁路,“两翼”主要是指“北翼”和“南翼”[26] - 兰新铁路的辅助通道为梧桐水 - 武威铁路,主要承担新疆与部分甘肃河西及宁夏地区的煤炭交流,公路运输通道主要包括四条国道主干线公路[28] 2.3.2. 近年来外调量大幅提升,辐射范围持续扩张 - 2017年之前,新疆煤炭年调出量基本保持在1000 - 1500万吨,近几年外调量实现大幅增长,新疆铁路原煤调出量从2017年的994.7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603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35%,2023年,煤炭外运量11128万吨,同比增长28.2%[29] - 疆煤辐射范围持续扩张,运距拉长,经铁路主要发往甘肃、宁夏、青海地区(2022年占比82%),随着多条疆煤外运通道、公铁联运的开辟,疆煤外运辐射至川渝(2022年占比11%)、云贵(2022年占比4%)和“两湖一江”地区,2023年首次实现“疆煤入海”,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至闽浙桂等地区[30] 3. 经济性竞争力分析:当前稳态价格假设下,疆煤外运不具备超前运输的经济性 3.1. 疆煤开采成本低,外运经济性对煤价高度敏感 - 疆煤开采成本低,价格走势相对独立,完全成本在60 - 180元/吨之间,四大主产区中,新疆地区的坑口价格是最低的,当前5500K煤的价格在400元/吨左右,而山西、陕西、内蒙5500K的坑口价都是在650元/吨以上[33] - 煤的外运经济性受到煤价波动的显著影响,2023年5月后,随着煤价的快速下行,疆煤的外运量出现了缩量,新疆煤炭月产量也有所下降[34] 3.2. 当前稳态价格假设下,疆煤不具备远输至华中及东部港口经济性 3.2.1. 疆煤(哈密)外运相对晋陕蒙煤炭的经济竞争力分析 - 通过构筑“煤价差-运价差”的竞争力模型分析疆煤针对不同地区煤炭的经济性边际变化,结果显示当调入地为甘肃地区时,疆煤(哈密)相较于晋陕蒙地区具备优势,调入地为川渝地区时,疆煤(哈密)在煤价超过850元/吨,煤价差超过250元/吨情况下具备优势,运输到华中、宁夏地区疆煤(哈密)基本不具备优势,运输到秦港地区完全不具备优势[42] 3.2.2. 疆煤(准东)外运相对晋陕蒙煤炭的经济竞争力分析 - 当调入地为甘肃地区时,疆煤(准东)相较于晋、蒙地区具备优势,相较于陕西不具备明显优势,调入地为川渝地区时,疆煤(准东)在煤价超过1100元/吨,煤价差超过400元/吨情况下具备优势,运输到华中、宁夏、秦港地区疆煤(准东)完全不具备优势[44] 4. 展望“十五五”,疆煤将仍以“就地转化”为主 4.1. 政策导向,新疆就地转化为主,外运为辅 - 新疆自治区政府对于开发煤炭资源的主导政策强调“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煤炭资源以“就地转化为主,疆煤外运为辅”,2023年,疆煤外运占全区煤炭产量比重为25%,疆内煤炭消费占比为75%[52] 4.2. 预计未来五年新疆产量达到7亿吨以上,需求与产量匹配均衡 - 新疆2023年全省原煤产量4.57亿吨,疆煤外运约1.1亿吨,剩余均用作疆内“就地转化”,疆内应用以煤电、煤化工为主,2023年疆煤火电消费量约为1.57亿吨,煤化工项目约形成2000万吨/年煤炭需求[53][54] 4.3. 运力方面考量,疆煤外运运量上限在2.5 - 3亿吨 - 历史疆煤外运量不足新疆总产量30%,到2030年整个疆煤外运上限空间预计在2.5 - 3亿吨,到2030年,预计新疆煤炭整体供需格局依然较为平衡稳定,产量预计达到7亿吨以上,需求侧拆分疆煤外运需求(2.5亿吨/年)+疆电需求(2亿吨/年)+煤化工项目(2.25亿吨/年)+其他应用(0.5亿吨/年)[51] 4.4. 疆煤外运是对全国其他区域供给补充,并不会冲击现有市场 - 中长期看,伴随中东部煤炭主产区产能逐步出现衰竭,疆煤外运将成为中期的煤炭市场供给的重要补充,而不会成为市场担忧的冲击所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