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视角看此次人大常委会与24Q3货政报告:大规模化债减负腾挪财政空间,稳增长增量财政政策可期
东方证券·2024-11-10 19:21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12万亿化债计划落地,结构包括新增6万亿地方债务限额置换隐债(24 - 26年每年2万亿元)、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化债(累计可置换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按原合同偿还,这对银行有诸多影响,如改善资产质量预期、银行息差受损但节奏趋于温和、受化债影响较深的区域性银行有望迎来资产扩张机会等[2][6] - 货币政策宽松基调延续,银行资产、负债定价行为有望更为理性,预计后续仍有降息空间,且银行在监管引导下资产、负债定价会更理性,如房贷利率下限上调、存款利率下调不及政策预期有望改善等[2] - 应合理看待M2增速的变化,其受居民、非银机构等资产配置行为扰动可能失真,后续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或将调整,且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或将逐步淡化[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化债计划结构 - 12万亿化债计划包含三部分:一是新增6万亿地方债务限额置换隐债(24 - 26年每年2万亿元)二是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化债(累计可置换4万亿元)三是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按原合同偿还[2][6] 化债对银行的影响 - 能够显著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预期,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意味着银行约3.2%的资产基本不存在信用成本大幅抬升的可能性[2][7] - 银行息差受损不可避免但节奏趋于温和,根据发布会提及的“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以及化债节奏,测算对息差的累计负向影响约15bp(24 - 28年分别为4.5bp、4.2bp、3.9bp、1bp和1bp)[2][9] - 受化债影响较深的区域性银行有望迎来更好的资产扩张机会,化债与发展可能并行,此前化债压力较大的区域性银行资产扩张有望提速[2] 货币政策相关 - 货币政策宽松基调延续,货政报告新增“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预计后续仍有一定降息空间[2] - 银行资产、负债定价行为有望更为理性,专栏3强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引导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保持合理的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如房贷利率下限上调、存款利率下调不及政策预期有望改善等[2] M2相关 - M2本身代表潜在购买力但受多种因素扰动数据可能失真,今年以来M2增速波动受居民、非银机构等资产配置行为影响较大[2][11] - 后续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或将调整,M1统计口径可能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等,M2统计可能也将结合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且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或将逐步淡化[2][11] 投资建议 - 近期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地方化债有望提速且规模不低,部分有化债逻辑的区域性银行有望受益[14] - 现阶段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基本面稳定,有望受益于化债逻辑的区域性中小行(如渝农商行买入、重庆银行未评级)二是高股息国有大行(如农业银行未评级、交通银行未评级)三是顺周期品种(如江苏银行买入、常熟银行未评级、宁波银行买入、杭州银行买入、南京银行买入、成都银行买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