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次“南北船”合并在行业属性、景气度、战略导向、上市公司竞争力和合并启动时的估值水平等4个方面,与2014年开始的“南北车”重组存在较高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表明“南北船”合并具有积极意义和潜力,值得关注相关企业[1][8][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从“南北车”重组看“南北船” - “南北车”合并历时8个月,多个利好公告催化股价同步上涨,涨幅远超大盘,“南北车”合并采用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的方式,期间发布多个公告催化股价上涨,从2014年10月27日停牌到合并期间股价高点,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A股股价涨幅远超沪深300指数[8] - 本次“南北船”重组在行业属性、景气度、战略导向、上市公司竞争力和合并启动时的估值水平等方面,与2014年“南北车”重组存在较高相似性,如行业都为长周期且景气度高、都是行业龙头全球竞争力强、都由国资委推动合并且契合国家战略、合并启动时估值低后续估值扩张潜力大等[11] 2.共同点1:长周期行业,行业景气度较高 2.1铁路装备和船舶行业均为长周期行业,周期上行时间长 - 我国铁路装备行业周期上行时间较长,2005 - 2014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都有显著增长,2015年合并后中国中车也保持增长,铁路装备周期长主要因为动车组等装备的使用生命周期和维保周期较长[12][13] - 造船也是长周期行业,约三十年一周期,核心驱动因素为经济增长和更新替换,全球造船业百年历史可划分为四次周期,具有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三周期叠加的特点[17] 2.2行业景气度较高,收入、订单高速增长 - 2014年“南北车”合并期间我国铁路装备行业景气度较高,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率提升铁路运输需求增长,铁道部引进技术后我国高速动车组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4 - 2014年我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动车组保有量、高铁营业里程增速都较高,2014年铁路投资在政策鼓励下保持高速增长,“南北车”海外新签订单也高增,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铁路装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加速[23][26][27] - 当前全球造船行业处于新一轮上行周期,全球新造船价格持续上行,船舶老龄化催化全球造船需求,2026年开始船舶将进入拆解高峰期,新造船订单领先船舶拆解时间4 - 6年左右,地缘冲突和航运业环保政策升级也刺激造船需求,全球造船产能底部出清,供需错配下全球新造船价格持续上涨[28][29][31][32][43] 3.共同点2:行业龙头公司,全球竞争力较强 - “南北车”2014年合并前全球竞争力较强,中国北车在2009 - 2013年全球轨交装备主要产品市场份额排名中电力机车、地铁车辆销售额全球第一,高速动车组、货车全球第二,中国南车动车组业务市场份额国内领先,2009 - 2013年全球电力机车销售收入全球份额仅次于中国北车位居第二[48][49] - “南北船”也是全球造船行业龙头全球竞争力较强,中国船舶主营业务包括军民船制造等多个板块,下属子公司各有所长,中国重工业务涵盖五大业务板块,从不同用途和领域区分有多种核心业务,1H24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全球新接民船订单份额合计达26.19%[53][54][58] 4.共同点3:国资委推动强强联合,重组提升综合竞争力 4.1国资委主导下合并,契合国家发展战略 - “南北车”实控人均为国资委,双方计划通过合并提升业务规模打造跨国经营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契合国资委推动央企强强联合提高竞争力的战略,“南北船”重组契合国资委推动央企重组以建设“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南北船”都是国内领先的造船企业,合并后有望减少同业竞争提升盈利能力[11] 4.2强强联合,重组后经营效率提升 - “南北车”合并后效果显著,2015年中国中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ROE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实现提升,“南北船”重组后也有望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行业龙头地位和盈利能力[11] 5.共同点4:合并启动时估值低,后续估值扩张潜力大 - 2014年“南北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6%,而2014年底发布“合并预案”时中国南车的PE - TTM仅为14倍估值较低,从发布合并预案到合并期间股价高点“南北车”股价涨幅较大且显著领先大盘,1 - 3Q24“南北船”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1%和415%,截至2024年11月1日中国船舶市值对应的PE为近10年来较低水平[11] 6、投资建议 - 在当前造船周期持续上行背景下,全球新造船价格稳步提升,“南北船”合并带来行业龙头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中国船舶和中国动力等国内造船企业龙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