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快评】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点评:化债的三点增量信息
华创证券·2024-11-05 14:23

化债主体和方式 - 化债主体仍是地方政府,中央不会通过增发国债/特别国债直接兜底,而是沿用此前路线[8] - 相比2015-2018年存在"边化债边新增"的乱象,本轮化债或更强化政府债务纪律[10] - 本次会议增加了每年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要求,加强了监督[10] 化债规模和用途 - 预计未来3年化债规模约9万亿元,包括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和每年1万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14][15] - 本次议案明确了一次性增加债务限额的对象是"存量隐性债务",未提及清理拖欠企业账款[13] - 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可能更依赖于地方合理发展权下的经济良性循环和资本流动[13] 研究团队介绍 - 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长期从事国内外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等研究[17] - 宏观研究团队成员包括高级分析师陆银波、文若愚、高拓、殷雯卿,分析师付春生等[18-22] - 团队成员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水晶球等多个资本市场分析师奖项[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