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冷剂行业发展及供给格局推演 - 制冷剂发展近百年,从引入氟氯化碳到认识到氟氯化碳的释放对环境的危害之间相隔了近半个纪[1][2] - 《蒙特利尔议定书》明确了臭氧层消耗物质的管控措施及缔约方责任,促使制冷剂升级换代成效显著[1][2] - 《<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开启了气候变化应对与臭氧层保护的政策协同,旨在扩大议定书的范围,以包括对氢氟碳化物(HFCs)的控制[1][2] - 全球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及我国均已颁布了淘汰HFCs的相关法规或方案,主要经济体通常会执行比削减时间表更加严格的淘汰进程[19] 中国:HCFCs加速削减,HFCs进入配额管控阶段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履约工作,已先后实现了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和甲基溴五大类ODS受控用途的全面淘汰[24] - 中国正在开展HCFCs加速淘汰行动,2025年HCFCs生产和使用量将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25][26] - 2024年,中国HFCs生产基线值为18.53亿tCO2,使用基线值为9.05亿tCO2,进口配额总量为0.1亿tCO2[37][39] - 2024年,中国三代制冷剂的生产/内用配额分别为74.56/34.00万吨,2025年新增R32、R245fa、R41、R236ea等配额[38][40] 海外:部分发达经济体执行更严格淘汰进程 - 美国颁布了《美国创新和制造业法案》(AIM法案),要求在15年内在国家层面逐步减少HFC制冷剂[69][70] - 欧盟颁布了F-Gas法规,引入配额制度来控制HFCs的供应量,并于2024年2月通过新的F-Gas法案[87][88] - 印度将于2028年开始冻结HFCs的生产及消费,并在随后的29年中逐步减少[101][103] - 日本已颁布4部与HFCs的管理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重点集中于含HFCs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排放控制[106][107] 四代制冷剂:欧美推广应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 - 四代制冷剂(HFOs或自然工质)受到欧美市场大力推广使用,如R1234yf等的全球技术专利被欧美公司控制与垄断[112] - R1234yf的主要优点是环保性好、兼容性强、应用相对成熟,但存在可燃性略高、毒性问题、降解问题等缺点[115] - 目前,R1234yf已得到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许多汽车制造商的认可,在欧美新车中广泛应用[116][117] 投资建议 - 在全球制冷需求稳步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制冷剂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趋于集中,供需关系显著优化[129] - 建议关注在产业链整合、基础设施完善、规模优势和技术工艺方面表现突出的氟化工行业龙头企业,如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金石资源等[129] 风险提示 - 政策变动风险:部分经济体未来可能出台更严格的法规,限制或禁止部分高GWP的制冷剂[130] - 市场风险:制冷剂厂家间的竞争、下游需求波动等可能导致制冷剂价格短期波动[131] - 技术进步风险:新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132] - 环境法规风险: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可能增加企业运营成本[133] - 供应链稳定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供应中断可能影响制冷剂生产[134] - 国际贸易风险: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限制制冷剂的国际市场准入[135] - 化工安全生产风险:制冷剂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