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都市绿色交通运行特征研究报告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后疫情时代城市生活复苏,出行总量增长至1939万人次 [36] - 2023年成都"12+2"区域范围内出行总量(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小汽车(含出租/网约车)、共享单车)达1939万人次/日,较2022年上升约8.4% [36] 跨区出行量超680万人次,出行比例逐渐回升 [38] - 2023年跨区出行量超680万人次/日,跨区出行联系更为紧密 [38] - 2021年至2023年跨区出行总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23年较2022年增长15% [38]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比例回升至53% [42][43] - 2023年"12+2"范围内公共交通占机动化比例达53%,较2022年上升2个百分点 [42] - "5+1"范围内公共交通水平占机动化比例高于"12+2"区域 [43] 轨道交通客流稳定增长至597万乘次,出行效率持续提升 [61][62] - 2023年轨道交通日均出行总量达597万乘次,较2019年客流提升超50% [61] - 2023年轨道站点800米建成区覆盖率提升至33%,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62] 疫情结束后公交客流回升至309万乘次,为3年来最高 [64][65][66] - 2023年常规公交日均客流为309万乘次,较2022年增长近16% [64] - 老年人公交出行人数及其出行量均有大幅增长 [65][66] 共享单车在疫情期间功能发挥显著 [67][68] - 2023年共享单车骑行日均总量达244.3万人次,骑行接驳占比达53% [67][68] - 共享电单车在外围组团主要服务于轨道、公交接驳以及短途代步 [68] 私家车出行量持续提升,道路拥堵略有加剧 [72][73] - 2023年小汽车日均出行总量达1189.9万人次,其中私家车出行量增幅显著 [72] - 2023年道路拥堵指数为近三年来最高值 [73] 消费出行总量大幅上涨,消费空间多元化 [91][92] - 2023年成都"12+2"范围内日均消费出行总量约781.5万人次/天,较2022年上涨18.5% [91] - 消费空间类型更加多样化,包含城市街巷、城市公园、田园综合体等 [91] 公园出行总量大幅上涨,公园业态多样性持续提升 [109][110] - 2023年成都"12+2"范围内日均公园出行总量约257.2万人次/天,较2022年上涨17.5% [109] - 2023年公园业态混合度较2022年上升7个百分点 [109] 公交可达性略有提升,但部分公园仍不足 [119][120][121] - 2023年城市公园"45分钟公共交通可达面积"占"12+2城区整体面积"比例由48.6%上升至50.2% [119] - 绿色交通出行占比上涨约4.8个百分点 [120] - 部分公园公交可达性仍较低 [1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日出行特征 - 出行总量大幅增长,跨区出行联系更紧密 [36][38] -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有所回升 [42][43] 出行方式特征 - 轨道交通客流稳定增长,公交客流回升 [61][62][64][65][66] - 共享单车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67][68] - 私家车出行量持续增长,道路拥堵加剧 [72][73] 场景特征 - 消费出行总量大幅增长,消费空间多元化 [91][92] - 公园出行总量大增,公园业态多样性提升 [109][110] - 公园公交可达性略有改善,但仍存在不足 [11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