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研究:A股行业估值跃迁的“真相”与“错觉”
民生证券·2024-08-31 11:26

历史上A股资产的估值跃迁 - 2010年电子、医药和农林牧渔的PB估值历史分位数突破80% [1] - 2014-2015年TMT、轻工制造和国防军工行业出现典型的估值跃迁 [2] - 2020-2021年大消费板块和电子行业出现估值跃迁 [3] 估值跃迁背后的基本面线索 - 2010年电子、医药和农林牧渔的估值跃迁源于强劲的产业趋势预期 [6][7][21][22] - 2014-2015年TMT行情背后是移动互联网产业浪潮和并购重组政策松绑 [27][28][29] - 2020-2021年大消费和电子行业的估值跃迁源于债务扩张和公共卫生事件冲击 [36][39][40] 估值跃迁过程中的估值变化特征 - 2010年电子行业内部出现高低轮动,医药和农林牧渔则呈现"等级森严"特征 [43][44][45][46] - 2014-2015年不同行业内部呈现不同的估值分化形式 [52][53][54][55] - 2020-2021年大多数行业出现"缩圈"式的估值扩张 [58][59][60][61][62][63][64] 估值跃迁过程中的交易特征与投资者行为 - 每轮估值跃迁都会出现日均换手率和成交额占比"双高"的特征 [69][70][71][72] - 主动偏股基金的持仓和交易行为是估值跃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74][75][76][77][78][79] - 个人投资者和两融常常在估值跃迁顶部阶段大量参与,险资则倾向于提前撤离 [83][84][85][86] 当下的红利资产实现估值跃迁了吗? - 红利资产整体可能不存在明显的估值跃迁 [104][105][106][107] - 红利内部细分行业中,水电可能最接近估值跃迁特征,但投资者行为和持仓尚未到最后阶段 [113][114][115][116][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 - 红利核心个股中也仅有少数达到了估值跃迁的标准,但整体表现远不及2019-2021年的茅指数 [130][131][132][13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