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与特点 1) 1960年-1970年,新加坡政府成立住房和发展委员会(HDB),通过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项目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并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居民购置组屋。[18][21] 2) 1971年-1995年,新加坡政府逐步推动组屋转售市场,增加了组屋交易流动性,并构建了"廉租房-刚需组屋-改善型组屋-高端组屋-私人住宅"的阶梯式住房供应体系。[25][26] 3) 1995年至今,新加坡政府的住房政策重心由满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转向提升住房品质,推出多项升级计划改造老旧组屋,并持续优化高端、改善型住房供给。[32][35]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基础性制度 1) 住房制度:以组屋为主的阶梯式住房供应体系,以居民收入水平挂钩的住房定价机制和公平的住房配售制度。[42][43][44] 2) 土地政策:《土地征用法》保障政府获地成本及体量,政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47][48][50] 3) 金融政策:中央公积金制度为居民购房和政府修建组屋均提供了资金支持。[52][53][56][58] 4) 财税制度:交易保有并重,实施累进制差异化税率,鼓励自住、抑制投机。[61][62][6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与特点 新加坡政府自1960年代起将"居者有其屋"作为基本国策,成立HDB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并通过"居者有其屋"计划等政策鼓励居民购置组屋。随后,新加坡政府逐步推动组屋转售市场,构建了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了不同阶层居民的住房需求。进入1995年以来,新加坡政府的住房政策重心转向提升住房品质,推出多项升级计划改造老旧组屋,并持续优化高端、改善型住房供给。[17][18][21][25][26][32][35] 新加坡房地产市场基础性制度 新加坡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1)以组屋为主的阶梯式住房供应体系,以居民收入水平挂钩的住房定价机制和公平的住房配售制度;2)《土地征用法》保障政府获地成本及体量,政府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率;3)中央公积金制度为居民购房和政府修建组屋提供资金支持;4)交易保有并重的财税制度,实施累进制差异化税率,鼓励自住、抑制投机。[42][43][44][47][48][50][52][53][56][58][6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