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收入及其他收入为5.86亿港元,较2021年的16.43亿港元下降了64.3%[7]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9.84亿港元,较2021年的2.62亿港元增长了1037.4%[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9港元,较2021年的0.1港元增长了990%[7]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股东权益为26.77亿港元,较2021年的1.76亿港元增长了1425%[7]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246.62亿港元,较2021年的116.5亿港元增长了111.6%[7] - 2022年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27,343,920,000股[7]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0.98港元,较2021年的2.49港元下降了60.6%[7] - 2022年公司收入及其他收入为-5.86亿港元,较2021年的1.64亿港元下降了456.5%[8] - 2022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29.84亿港元,较2021年的2.62亿港元下降了1249.8%[8] - 2022年流动资产为153.13亿港元,较2021年的209.17亿港元下降了26.8%[8] - 公司在2022年度亏损为2,983.8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盈利312.4百万港元大幅下降[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证券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108.3百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69.0百万港元或38.9%[19] - 港股、非港股、债券和其他产品在2022年的佣金明细分别为76.4百万港元、17.2百万港元、8.6百万港元和6.1百万港元[20] - 保证金客户账户数目增至9,661个,保证金贷款利息收入为102.4百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73.9百万港元或41.9%[22] - 企业融资及承销服务的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59.4百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67.8百万港元或53.3%[27] - 公司在2022年共有90只新股在联交所上市,首次公开发售集资总额为1,046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68.4%[26]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于2022年12月31日为24,177.8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26.3%[30] - 资产管理及顾问服务费收入减少5.6百万港元或11.1%,为44.4百万港元[30] - 自营交易亏损为466.1百万港元,主要因向一名客户支付保证收益[30] - 公司股权投资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升级等领域[32] - 公司信贷业务主要包括槓桿融资、结构性产品、资产抵押贷款、可转换债券等,向13位客户提供贷款[33] - 公司向五大客户授出的贷款总额为16.17亿港元,占总贷款额的66.9%[33] - 公司提供的贷款主要包括短期及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年利率介乎4.693%至10.0%,长期贷款年利率介乎5.5%至8.784%[34] - 公司有担保抵押品中88.1%为证券形式,11.9%为房地产形式[36]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约为2,983.8百万港元,而2021年为利润312.4百万港元[39]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营业支出及融资成本为2,433.6百万港元,其中佣金及經紀支出为31.6百万港元,融资成本为478.3百万港元,员工成本为370.7百万港元,折舊为116.6百万港元,其他经营支出为241.2百万港元,减值撥備變動为1,195.2百万港元[40]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减值撥备合共1,645.4百万港元,主要包括贷款及墊款减值430.6百万港元和債务投资减值677.4百万港元[42] - 公司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评估贷款减值和債务减值,考虑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43] - 贷款及墊款及債务投资根据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为第一、二及三階段,第三階段借款人所欠未償還本金总额为1,084.7百万港元[46] - 公司已採取收債程序以盡量減少減值損失,包括密切監察還款進度和向債務人發出提示函件等[48]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之现金及银行結餘为1,790.5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1.0倍[49] - 公司借款总额为18,315.7百万港元,槓桿比率为684.3%[5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提供全方位资产管理产品,包括公募及私募股权基金、全权管理账户及投资顾问服务,向个人投资者及机构客户提供综合投资解决方案及优质服务[28] - 公司在上海、重庆、江苏、浙江、湖北、山东及河北等多地设立十余只交银科创股权投资系列基金,专注投资于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物医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优质企业[29]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证券经纪、保证金融资、企业融资及承销、投资及贷款、资产管理及顾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