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8.38亿元,同比增长23.13%[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16亿元,同比增长14.85%[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83亿元,同比下降20.42%[1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77.1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9%[1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2,073.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8%[15]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11.64亿元[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8] - 公司注册地址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汇路1号综合大楼A区4楼"变更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同汇路1号综合大楼A区4楼"[12]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http://www.sse.com.cn[1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散杂货、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务等[22] -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港口类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22] - 公司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的中部,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各大洋,后贯长江流域等[22] 行业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属港口行业整体呈现进出口增速回升、航运市场供需矛盾改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等特点[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5.63亿吨,同比增长4.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2亿标准箱,同比增长8.5%[21] 财务指标 -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中,基本每股收益0.3624元,同比增长14.8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6746%,同比增加0.3504个百分点[16]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107元,同比增长2.68%[16]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包括资产处置收益4.54亿元、政府补助1.88亿元等[18] - 公司取得子公司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6.83亿元[20] - 公司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0.56亿元[20] 港口业务 - 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四年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上半年达到2550.8万标准箱[23] - 公司通过管理、资本和技术输出,大力推进"南联北融西拓",持续优化高效、便捷、经济、韧性、绿色的集疏运体系[23] - 公司坚持融入大局谋发展,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级,上海港作为双循环战略链接桥头堡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作用持续突显[23] 发展战略 - 公司锚定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目标,以"智慧、绿色、科技、效率"港口为发展方向,立足"1+3"战略体系,不断谋求"新科技、新区域、新业态"新突破[25] - 公司持续巩固科技创新领先地位,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全面成熟运营,罗泾港区改造一期是公司自主建设的首座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混行的全自动化码头[25] - 公司不断深化"1+3"战略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着力在科技、区域、业态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25] - 公司积极对标全球码头运营商,不断提升服务效率、质量和经营绩效,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25] 经营管理 - 公司召开物流片区会议,进一步形成重点区域、重点大客户的竞争合力,优化长三角区域管理[26] - 公司召开长江港航企业专题会,优化支线联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管理,大力推进陆改水[26] - 公司海铁联运继续向纵深延伸,完成箱量42.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9.5%,水水中转完成1584.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3%[26] - 公司持续强化与船公司的合作,国际中转业务持续增长,沿海捎带业务实现突破[1] - 罗泾一期项目如期完工,并于六月通过竣工验收投入正式运营;小洋北项目取得一个个节点性进展[1] - 公司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和精细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港口数字化水平[1] - 下属子公司锦江航运不断加大东南亚市场开拓力度,开设泰越快航等航线[1] - 公司持续提升 LNG 加注量,完成我国首单集装箱船舶绿色甲醇加注[1] - 公司承担的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分别取得阶段性成果[1] 经营数据 - 公司母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93亿吨,同比增长6.2%[1] - 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55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5%[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38亿元,同比增长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