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01658) - 2023 Q3 - 季度业绩
01658邮储银行(01658)2023-10-27 16:30

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达到2,603.72亿人民币[7] - 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5%,达到756.55亿人民币[8] - 客户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1.23%,达到8.02万亿人民币[9] - 存贷比较上年末提高2.73个百分点,达到59.44%[1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提高0.10个百分点,达到9.46%[12] - 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8.87%,达到15.32万亿人民币[13] - 客户存款较上年末增长6.12%,达到13.49万亿人民币[13] - 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达到0.8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是发放贷款支付的现金增加以及吸收存款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23] - 本行資產總額達15.3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87%[37] - 客戶貸款總額突破8萬億元,達8.0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23%[37] - 客戶存款達13.4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12%[37] - 前三季度客戶貸款增加8,100.63億元,同比多增1,122.93億元,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37] - 前三季度個人貸款增加3,570.17億元,同比多增954.33億元[37] - 前三季度付息負債的平均付息率1.57%,同比下降7BPS[37] - 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756.55億元,同比增長2.45%[37] - 營業收入2,603.72億元,同比增長1.24%[37] - 淨利息收益率2.05%,在國有大行中繼續保持優秀水平[37] - 不良貸款率0.81%,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37] - 實現營業收入2,603.72億元,同比增加31.79億元,增長1.24%[51] - 實現淨利潤757.66億元,同比增加18.31億元,增長2.48%[51] - 利息淨收入2,118.47億元,同比增加64.06億元,增長3.12%[52] -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237.15億元,同比增加0.76億元,增長0.32%[53] - 客戶貸款總額80,204.9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100.63億元,增長11.23%[56] - 客戶存款134,931.2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786.37億元,增長6.12%[57] - 不良貸款率0.81%,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59] -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46%,較上年末上升0.10個百分點[60] - 一級資本充足率11.19%,較上年末下降0.10個百分點[60] - 資本充足率13.83%,較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60] - 營業支出同比下降156,379百萬元人民幣,降幅8.4%[85] - 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21,149百萬元人民幣,降幅32.7%[85] - 稅前利潤為82,840百萬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80] - 淨利潤為75,766百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80] - 客戶貸款及墊款餘額為7,785,973百萬元人民幣,較年初增加11.6%[94] - 吸收存款餘額為13,493,122百萬元人民幣,較年初增加6.1%[96]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務工具餘額為489,840百萬元人民幣,較年初增加17.7%[94] -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餘額為4,004,655百萬元人民幣,較年初增加9.1%[94] - 資產總額為15,315,359百萬元人民幣,較年初增加8.9%[95] - 負債總額為14,399,885百萬元人民幣,較年初增加8.7%[97] -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46%[121] - 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19%[121] - 資本充足率為13.83%[121] - 槓桿率為5.61%[123] - 流動性覆蓋率為222.59%[125] - 調整後的表內外資產餘額為16,195,471百萬元[127] - 銀行發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為5,094,260百萬元[132] 股東情況 - 前十大股東中,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最高,達62.78%[27] 業務發展 - 持續推進三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爭當鄉村振興主力軍[41] - 不斷升級小微金融「線上+遠程+線下」立體化服務體系,推動小微金融服務轉型[42] - 大力推進主動授信,以模式創新打造信貸業務新的增長點[43] - 堅持以AUM為綱,加快推進財富管理銀行建設[44] - 以同業生態圈建設為抓手,推動資金資管業務轉型發展[45] - 構建公司金融差異化發展優勢[46] - 持續強化郵銀協同合力[46] - 以「看未來」塑造逆周期競爭力[46] - 加速實施集約化運營轉型[49] - 深入推進科技助推能力建設[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