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及行业 A股市场[1][2][3][4][5][6]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占比情况 - 机构资金在A股市场仍处弱势地位,所有机构资金持有的A股市值约为16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市值为26万亿元,机构占比仅为22%,低于个人投资者的36%。一般法人持有市值上升至31万亿元,A股流通市值为74万亿元。虽然机构占比从2020年的18.7%上升到2024年的22.2%,但相对于个人投资者从50%下降到36%,机构占比仍低[1][2]。 (二)公募基金情况 - 公募基金整体持有A股总市值规模达6.2万亿元,其中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各占一半。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被动管理规模首次超过主动管理,分别为3.2万亿和3万亿,2021年底被动与主动比例为2:8,近三年被动产品规模增长迅速。在被动指数型基金中,ETF持股规模达3万亿左右,今年ETF规模同比增速翻倍,由国资机构、场外联接基金和险资等增量资金推动[3]。 (三)其他机构投资者情况 - 私募基金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持股市值约为3.5万亿,占整个A股4.8%,私募规模顶点在2021年底,因去年新规和今年量化规模缩减整体规模有所下降,2022年底量化策略私募基金约1.3万亿,占私募总规模26%。外资(北向资金)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持股市值约为2.7万亿,占整体比例3.7%,受国际政治和国内基本面因素影响外资流出明显。内资险资持有市值约2.1万亿,占整体比例2.8%,信托(0.8%)、理财(0.6%)、年金、社保、券商资管等单一类别均未超过1万亿,对市场影响较小[4]。 (四)个人投资者和一般法人情况 - 个人投资者目前持有26万亿元,较2020年的40万亿元减少,原因是主动公募产品增量爆发及散户搬家趋势。一般法人因IPO扩张,从20年的31%上升至40%以上水平[5]。 (五)市场风格转变原因 - 从存量结构和增量资金看,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资金处于弱势状态。剔除公募基金中的被动管理部分(3万亿)及外资部分(近3万亿),内资偏主动的体量约10万亿元,个人体量是其2.5倍,所以公募基金难以跑赢整体市场表现[6]。 三、其他重要内容 - 量化策略私募基金截至2022年底约1.3万亿,占私募总规模26%,这一数据体现了当时量化策略私募基金在私募中的规模占比情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