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策略 - 坚持"临床急需、仿创结合"的策略,巩固仿制药研发优势,持续推进多品种研发战略,加快创新药研究布局[1] - 持续打造三体一位核心竞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营销投入,加强营销统一管理提高整体效率,全面推动营销模式及策略优化[1] - 提升公司工程建设管理能力,重点抓好募投项目建设,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提升人力、审计、采购、质量等方面管理能力[1] 产能提升 - 持续优化采购、生产管理,进一步完善产供销联动机制,通过统筹生产及委托生产,提高产能,保障了集采产品及核心产品供应[2] - 通过加强原、辅、包供应商沟通及增加供应商,保障了持续稳定供应[2] - 通过实施产能优化、工艺标准化、设备 TPM、精细化等管理方式,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2] - 公司将持续依托募投项目扩大产能匹配快速增长的产品需求,预计 26 年达产,项目整体设计产能 100 亿片,募投项目一期是 60 亿片[2] 财务指标 - 毛利率和销售费用率走势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公司管理团队的努力等诸多因素,具有不确定性[2] 创新药发展 - 公司研发以重大疾病和慢性病领域临床需求为导向,创新药方面聚焦核酸领域,推进公司的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2] 医疗器械优势 -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以加湿吸氧装置为主,在细分市场形成一定竞争优势,建立了医疗器械氧疗技术平台,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2] 公司整体优势 - 成本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确保成本可控及供应稳定[2] - 研发方面,公司研发实力较强,在研储备丰富,持续增强在已有优势的产品及治疗领域的投入,加强技术与产品的积累[2] - 销售方面,公司搭建了较为全面的销售网络,组建了专业、高效的销售队伍进行市场深耕,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销售团队[2] 仿制药优势 - 公司坚持"首仿+快仿"的多品种战略,打造多样化的产品线,研发实力较强,在研储备丰富[2][7] - 自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实施以来,公司共有 11 个品种中标国家带量采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