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估值”当循资管新规初衷
证券时报网·2024-11-28 08:42
■边看边说 ◎记者 魏倩 最近,银行理财试水自建估值模型,颇受争议。 有人认为,自建估值是件"好事",可以减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也有人认为,在 行业规则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自建模型,容易形成灰色地带,被用来变相调节产品收益,违背了监管部门 推动净值化转型、打破刚兑的初衷。 为何理财产品估值问题屡屡成为行业焦点?"自建估值"有没有可行性? 估值本身是一种价格发现,比如一笔债券、一笔非标资产用什么价格交易或者买入,这就需要先进行估 值。通常来说,资管产品普遍采用的估值方式是摊余成本法、市值法。其中,市值法就是"随行就市", 是净值型产品采用的估值法,如公募基金,由客户承担投资风险,投资实际收益是多少就是多少;而摊 余成本法,最大的优势是稳定收益,银行理财公司通常采用这种估值法。这种估值法下,就存在理财产 品无法真实反映风险的情况——即便收益本身是亏损,也能得到银行的"补偿"。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实现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一改过去的摊余成本法开始采 用市值法。不过,问题在于——理财产品实现了净值化,理财客户追求确定性收益的观念并未完全扭 转。为了维持相对稳健的收益,银行理财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