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及风险管理 - 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业务,受国际船舶市场周期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2] - 公司通过扩展船海工程业务品类增加订单,积极谋求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提升管理能力[2] - 公司受汇率波动影响,汇率风险主要集中于以美元、欧元计价的出口船舶订单[2] - 公司将持续控制风险,采取外汇套期保值和适时结汇等措施,降低汇率风险[3] - 公司面临客户违约风险,将强化船东资信调查、加强合同履约管理,保证在手订单交付[3] - 公司实行订单式生产,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会导致产品成本增长,将通过管理提升、成本管控降低影响[3] - 公司持续加强在船海工程、防务装备、能源三大业务板块的研发力度、营销力度,提升管理能力、运营能力[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360.64亿元,同比增长32.13%[10]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10.16亿元,同比下降26.62%[10]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45亿元,较上年下降62.07%[10]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588元,同比下降26.59%[10] - 公司2023年资产总额达到433.66亿元,较上年增长13.49%[10]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3.11亿元,同比增长8.87%[10] 公司业务板块及发展方向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船海工程建造和防务装备业务[25] - 公司防务装备业务主要包括防险救生装备、特种船艇、水下安防及智能船舶配套等产品[27] - 公司能源业务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积极探索甲醇、氨、氢、电池等新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19] - 公司船海工程板块将持续加大高端、绿色、智能、新型船舶研制力度,提升高附加值、系列船产品占比,通过绿色低碳船型、智能化方向实现突破发展,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140] - 公司防务装备板块将以服务近海防务作业船艇需求及防救装备需求为核心,重点发展国家战略所需要的水域应急救援装备、特种船艇和水下安防系统等类别产品[140] - 公司新能源板块将加强内部协同,资源共享,实现三大平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加大电动力及储能等在船舶及海洋工程方向的研发和应用,重点拓展内河、湖泊及近海小型电动及智能船舶领域应用[142] 公司治理及人才管理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完全分开,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154] - 公司已建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和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直接挂钩[6] - 公司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共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