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通过VIEs及其子公司贡献的收入分别占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总收入的95.8%、92.9%和92.5%[3] - 2023年公司的第三方收入为181,926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4.7%[2] - 2023年公司的净利润为535百万人民币,其中归属于DiDi Global Inc.的净利润为494百万人民币[2] - 公司的主要VIEs及其子公司在2023年的总成本和费用中占据了23,513百万人民币,占总成本和费用的11.9%[2] - 公司在2022年的第三方成本和费用为198,121百万人民币,占总成本和费用的99.6%[2] - 2023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总资产为1438.2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4.1%[1] - 2023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总负债为307.8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29.3%[1] - 2023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净现金流入外部交易活动为7.64亿元人民币[1] - 2022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总资产为1312.1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6.4%[2] - 2022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总负债为217.8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减少了35.8%[2] - 2022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净现金流入外部交易活动为-9.55亿元人民币[2] - 2021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总资产为114.5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15.2%[3] - 2021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总负债为35.19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6.3%[3] - 2021年12月31日,滴滴全球公司的净现金流入外部交易活动为1.15亿元人民币[3] 业务风险 - 我们的业务和行业面临吸引和留住消费者的风险,如果无法吸引或留住消费者,将对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 - 我们的业务受到不断修订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监管,新政策的解释和实施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和未来前景产生不利影响[1] - 新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措施和法规可能对我们的业务施加进一步的合规要求,导致我们为合规而产生新的费用,或者在未能遵守这些法规要求时,使我们面临新的法律风险[5] - 我们接收、传输和存储平台上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其他数据,受到各种法律和法规的监管,这可能会对我们的服务提供产生巨大成本,或者要求我们对运营进行重大变更[5] - 公司过去曾发生安全事故,如交通事故或司机/乘客犯罪行为,可能影响公司声誉和业务[1] - 公司在过去曾受到负面媒体报道影响,可能导致品牌和声誉受损[2]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未来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3] - 公司面临激烈竞争,可能无法有效竞争[4] - 公司需要不断推出和管理被司机和消费者认可为有价值的新服务、产品或技术,以吸引和留住用户[5] - 公司可能面临来自司机、消费者、员工、商业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政府机构等各方的法律诉讼,包括与事故或其他事件有关的索赔[2] - 公司被指控在2021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募股的注册声明和招股书中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和遗漏,目前正面临多起证券集体诉讼[2] - 公司在中国经历了网络安全审查,暂停了26款应用在中国的注册,并在2023年1月16日获得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批准恢复注册[2] - 公司可能因未能有效管理增长或实施业务战略而受到重大不利影响[4] 公司运营风险 - 公司文化对成功至关重要,但随着公司规模扩大,保持文化可能面临挑战[1] - 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但竞争激烈[3] - 公司需要额外资金支持业务增长,但融资可能面临困难[1] - 公司需管理与新服务、产品和先进技术相关的供应链风险[2] - 公司依赖的互联网、移动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业务至关重要[3] - 公司依赖第三方维护开放市场来分发移动应用和提供软件,但第三方干扰可能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 - 公司的平台互操作性对业务至关重要,但失去互操作性可能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2] - 成本上涨可能对公司的运营结果产生不利影响[2] - 计算机恶意软件、病毒、垃圾邮件和网络钓鱼攻击可能损害公司声誉、业务和运营结果[2] - 公司平台是一个高度技术化的系统,存在未被发现的错误可能会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 - 公司使用第三方开源软件可能会影响其提供服务和产品,并使其面临可能的诉讼[4] - 公司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允许消费者使用现金支付乘车和送餐费用,这可能会带来监管、运营和安全方面的问题[5] 法律和监管风险 - 公司的业务受到与支付和金融服务相关的广泛政府监管和监督的影响[6] - 公司在一些主要城市产生了大部分交易,如果这些城市的运营受到负面影响,将对财务业绩和未来前景产生不利影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