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模型名称:可转债的赎回概率调整定价模型(CCBA)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转债价格与CCBA模型定价的偏离度,作为期权估值类择时指标[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定价偏离度:定价偏离度 = 转债价格 / CCBA模型定价 - 1 - 公式:$ \text{定价偏离度} = \frac{\text{转债价格}}{\text{CCBA模型定价}} - 1 $[7] - 模型评价:该模型能够反映转债市场的期权估值水平,当定价偏离度极低时,预期未来转债估值与正股同时反弹[7] 模型名称:低估动量偏债增强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在低估值策略中加入正股动量因子,以降低策略的尾部风险并增加策略弹性[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使用CCB out定价偏离度作为低估值因子 - 使用正股过去1、3、6个月涨跌幅作为正股动量因子 - 在偏债转债中选择得到最高的30只转债进行配置[3][19] - 模型评价:该策略相对于偏债转债基准增强效果稳定,能够实现较高的超额收益和绝对收益[3][19] 模型名称:波动率倒数加权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波动率倒数加权的方式构建月度调仓策略,以实现收益稳定且风险更低的绝对收益策略[2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使用偏债增强策略与7-10年期国债 - 通过波动率倒数加权的方式进行月度调仓[22] - 模型评价:该策略表现稳定,可以实现较高的年化收益,同时将年化波动与回撤控制在较低水平[22] 模型的回测效果 可转债的赎回概率调整定价模型(CCBA) - 未来半年中证转债预期收益:-1.25%[10] 低估动量偏债增强策略 - 2018年:区间收益1.6%,年化波动6.4%,最大回撤7.0%,区间超额收益4.3%,信息比率1.61[22] - 2019年:区间收益26.8%,年化波动8.8%,最大回撤7.8%,区间超额收益6.3%,信息比率1.93[22] - 2020年:区间收益15.7%,年化波动9.7%,最大回撤6.6%,区间超额收益10.8%,信息比率2.67[22] - 2021年:区间收益39.7%,年化波动8.5%,最大回撤6.3%,区间超额收益10.1%,信息比率3.03[22] - 2022年:区间收益7.2%,年化波动8.5%,最大回撤6.4%,区间超额收益8.5%,信息比率2.84[22] - 2023年:区间收益8.2%,年化波动4.5%,最大回撤3.3%,区间超额收益5.7%,信息比率2.49[22] - 2024年:区间收益16.2%,年化波动13.8%,最大回撤12.9%,区间超额收益10.2%,信息比率2.06[22] - 全样本年化:区间收益16.3%,年化波动8.9%,最大回撤12.9%,区间超额收益8.2%,信息比率2.39[22] 波动率倒数加权策略 - 2018年:区间收益6.9%,年化波动2.2%,最大回撤1.7%[24] - 2019年:区间收益10.2%,年化波动2.5%,最大回撤2.1%[24] - 2020年:区间收益6.8%,年化波动3.4%,最大回撤2.8%[24] - 2021年:区间收益13.3%,年化波动2.6%,最大回撤1.9%[24] - 2022年:区间收益4.0%,年化波动2.6%,最大回撤2.0%[24] - 2023年:区间收益6.0%,年化波动1.7%,最大回撤1.4%[24] - 2024年:区间收益7.8%,年化波动3.5%,最大回撤2.4%[24] - 全样本年化:区间收益8.0%,年化波动2.7%,最大回撤2.8%[2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因子名称:CCB out定价偏离度 - 因子的构建思路:考虑退市风险下的定价偏离度,用于构建低估值策略[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定价偏离度:定价偏离度 = 转债价格 / CCB out模型定价 - 1 - 公式:$ \text{定价偏离度} = \frac{\text{转债价格}}{\text{CCB out模型定价}} - 1 $[3] -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反映转债的低估值水平,适用于低估值策略的构建[3] 因子名称:正股动量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使用正股过去1、3、6个月的涨跌幅作为动量因子,用于增强策略的构建[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正股过去1、3、6个月的涨跌幅 - 将动量因子与低估值因子结合,选择动量因子得分最高的转债进行配置[3] - 因子评价:该因子能够增加策略的弹性,降低尾部风险[3] 因子的回测效果 CCB out定价偏离度因子 - 2018年:区间收益7.6%,年化波动12.1%,最大回撤10.4%,区间超额收益12.3%,信息比率2.58[35] - 2019年:区间收益44.7%,年化波动15.9%,最大回撤12.6%,区间超额收益14.3%,信息比率2.21[35] - 2020年:区间收益34.8%,年化波动17.1%,最大回撤8.9%,区间超额收益19.9%,信息比率3.17[35] - 2021年:区间收益46.4%,年化波动12.7%,最大回撤9.3%,区间超额收益10.1%,信息比率1.72[35] - 2022年:区间收益1.7%,年化波动10.8%,最大回撤9.3%,区间超额收益12.7%,信息比率2.24[35] - 2023年:区间收益7.5%,年化波动5.3%,最大回撤4.1%,区间超额收益6.3%,信息比率1.53[35] - 2024年:区间收益13.2%,年化波动18.2%,最大回撤15.6%,区间超额收益10.9%,信息比率1.33[35] - 全样本年化:区间收益21.6%,年化波动13.7%,最大回撤15.6%,区间超额收益12.6%,信息比率2.11[35] 正股动量因子 - 2018年:区间收益1.6%,年化波动12.1%,最大回撤10.3%,区间超额收益6.0%,信息比率1.27[38] - 2019年:区间收益52.6%,年化波动17.2%,最大回撤11.9%,区间超额收益20.6%,信息比率2.66[38] - 2020年:区间收益40.9%,年化波动18.5%,最大回撤10.6%,区间超额收益25.3%,信息比率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