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核心观点 - 财政部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在这一化债背景下,建筑、环保、城投、AMC、房地产等行业存在投资机会[1]。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 截至2024年9月,地方债务规模接近45万亿,债务压力增加主要来自规模上升,虽整体风险可控,但有逐年上升趋势,各省市债务规模和偿还压力有差异,如广东、山东债务规模存量高,大连、天津债务偿还压力大,同时全国城投债存续余额约16万亿,江苏、浙江、山东存量规模和到期偿还压力较大[1][7][11][18]。 - 近3年存量地方债平均利率逐渐下降,截至2024年9月,平均发行利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1][9]。 历史上地方债务置换节奏 - 2015 - 2018年发行12.2万亿置换债券,节约利息1.7万亿元,2018年末平均利率比2014年末降低约6.5个百分点[1][21]。 - 2019 - 2021年以建制县隐债化解试点开始,特殊再融资债接力置换债,2020 - 2022年共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1.1万亿[1]。 - 2021年底开始第三轮化债,特殊再融资债助力一线城市全域无隐债试点[1]。 - 2023年10月开始第四轮地方政府化债,2023年10月 - 2024年10月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超1.7万亿,2024年年内已发行3400亿元,相对于全年1.2万亿置换额度仍有发力空间[1][28]。 化债对行业配置的影响 - 建筑、环保行业应收账款占营收或总资产比例较高,在政府化债背景下可能受益于应收账款情况改善,迎来低估值修复,报告还列出了建筑、环保行业应收账款票据及合同资产/总资产TOP50的个股[1][30][33][34][35]。 - 城投平台一方面可通过财政化债缓解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信用等级提升有利于再融资和转型,报告统计了前十大股东中城投持股比例TOP50的个股[1][36]。 - AMC业务模式以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为核心,化债背景下承接端不良资产量有望增长,若经济修复向好,资产质量有望提升,报告统计了三类相关概念公司[1]。 - 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有望再次启动,有利于改善房企土地储备质量,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报告统计了房地产上市公司存货规模以及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