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医药行业"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创新 1) 2017年以来,国家食药监总局加入ICH同步国际标准,2018年港股18A开放未商业化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加上各地对创新药产业链的系列政策支持,中国创新产业逐渐升级。[2] 2) 2013年中国几乎没有创新药,2023年多家创新药及CXO市值已排名前列。[7] 器械出海 1) 依托于中国器械工程师红利、珠三角电子产业链优势、强大的本土市场等优势,设备、IVD等出海初见成效,并将有望持续较快增长。[2] 2) 2023年以来中国医疗器械出海水平在22年基础上整体维持稳定并进一步取得进展,迈瑞23年海外收入超135亿元(+15.8%)、联影医疗28年海外收入规模超过16亿元(+53.9%)。[28] 国企改革 1) 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开启,改革进入深水区,过去5年医药国企毛利率水平持续改善,大多数公司坚持高分红政策,医药国企有望迎来投资机会。[2] 2) 国企改革有效带动企业降本增效,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如太极集团销售净利率从2019年的-0.89%提升至2023年的5.46%,东阿阿胶净利率从2019年的-15.05%提升至2023年的24.43%。[40][41][42] 行业发展目录分别总结 行业发展历程 1) 2017-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最大主线机会来自于CXO、创新药、消费医疗三大行业。[4][7] 2) 过去10年,消费医疗、创新药与CXO、器械的拓品类和出海等细分领域均实现了快速发展。[7] 全球格局 1) 2024H1全球市值180亿美金以上药企中,日企5家,中国有恒瑞医药1家。[9] 2) 全球医疗器械巨头中,迈瑞医疗的规模、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均居于领先地位。[34][35] 创新 1) 2018年以来,行业研发及管理费用率提升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下降5个百分点。[12] 2) 大型上市药企和biotech公司的平均研发投入远高于中小型药企,呈现"哑铃型"分布。[16][17] 3) 单品公司盈利的关键在于销售和研发费用的控制,如贝达药业、舒泰神等公司上市当年或次年即实现盈利。[19][20] 4) 全球市值200亿美元以上的药企,要么靠销售规模,要么靠技术平台。[22] 器械出海 1) 国内工程师红利和制造业基础带来较强的人均创利能力,迈瑞等公司人均创收和ROE水平均领先国际巨头。[31][32] 2) 2023年以来中国医疗器械出海水平整体维持稳定并进一步取得进展,迈瑞、联影等公司海外收入增长明显。[28][29] 国企改革 1) 国企改革历经多个阶段,从经营管理改革到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38][39] 2) 国企改革有效提升了中药企业的营收规模和销售净利率,如太极集团、东阿阿胶等。[40][41][42] 3) 国企改革还推动了股权激励计划的落地,以及创新业务布局的提升,如华润医药、上海医药等。[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