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思科技(68878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688788科思科技(688788)2023-05-27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请股东大会审议[8] 应收账款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91,673.52万元,应收票据6,052.66万元;账龄一年以上金额为69,854.32万元,占比71.48%[5] - 公司第一大客户中国兵器A单位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9,227.55万元[5] - 公司管理层未就上述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提供充分的支持性资料,注册会计师无法对相关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5] - 公司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尽快回收应收款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消除上述事项的影响[5] -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账龄迁徙率明显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下降的风险[5] - 公司将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应收账款风险,以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切实维护公司和投资者利益[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3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20%[16]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0.20%[16]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4.3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81%[16]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8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9%[16]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8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0.20%[17]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8%,较上年同期减少12.80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7.20%,较上年同期增加54.81个百分点[1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最终客户采购计划影响,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部分产品订单交付同比下降所致[17]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下降主要是营业收入下降62.20%以及按会计准则计提较大减值损失综合所致[17]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减少主要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及支付的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17] 研发投入 - 公司2022年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1项,获得3项,新增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1项,获得14项[1]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2.0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7.20%,较上年增加54.81个百分点[2][3] - 公司正在研发的主要项目包括国产化指控信息处理设备、**多单元信息处理设备、地面雷达通用信息处理设备等,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4][5][6] - 公司正在研发的其他项目包括火控系统、存储备份终端、****显示终端等,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7][8][9] - 公司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宽带自组网终端等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10][11] - 公司正在研发的小型化信息处理设备、高精度时钟同步设备、AI加速信息处理设备等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12][13][14] - 公司正在研发的智能显控设备,具有多点触控、地图显示等功能,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15] 技术创新 - 公司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在信息处理及无线通信领域积累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核心技术[1] - 公司持续深入推进研发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大在下一代指挥硬件设备及支撑软件、智能装备、智能云、虚拟现实、芯片及智能无线通信等领域的科研投入力度[20][21][26] - 公司注重优秀研发人才团队建设,截至报告期末拥有研发人员32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2.22%[21] - 公司全资子公司收购江苏智屯达车载系统有限公司97%股权,助力公司电子信息装备产业上下游相关业务的发展[21] - 公司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包括新一代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宽带自组网终端等多个研发项目[2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存储备份终端、多单元信息处理设备、显控信息处理设备等多个项目获得中标[24] - 公司在智能云平台、智能无线通信等智能化系统领域深耕,开展智能装备等前沿技术和装备领域自主可控技术的研发[24] - 公司积极参与下一代指挥硬件设备、智能化装备、芯片及无线通信相关产品等领域,加强产品市场推广应用[24] 公司概况 - 公司具有完整的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的研制生产资质,符合供应商的资质要求[2] - 公司在已经批量生产的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其他信息处理终端等领域具有先发优势[3] - 公司建立和实施了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性能优越、易操作、稳定性高、环境适应性好[4] - 公司具有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内部决策高效性等管理优势[5] - 受最终客户采购计划影响,公司主要产品订单及交付同比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6]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导致业绩下滑[7] - 公司面临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人才流失